天文新聞

中國天文學家在銀河系的近鄰衛星星系NGC55中發現X射線瞬變源

T1的瞬變源僅在2010年的圖像中顯示出來
我們的銀河系在宇宙中並不是孤獨的,有一些小星但系就像衛星一樣圍繞著它,也因此被稱作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在南半球,不需要藉助望遠鏡,就能輕易看見天空中的兩個雲狀的天體結構,它們就是銀河系衛星星系中的兩大代表位於16萬至20萬光年之外的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這些小星系是由什麼構成以及如何形成,是目前熱門的研究方向。

上海天文台天文學家研究員基於最靈敏的X射線望遠鏡獲得的數據,研究了銀河系的一個名為NGC 55的衛星星系,他們發現了15個X射線瞬變源候選體並研究了它們的本質。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將會刊登在《天體物理學報》

春人造衛星觀測站啟動對失效後的天宮一號進行精密激光測距跟蹤

2016年3月23日天宮一號觀測數據統計表
在太空軌道上工作1,630日的天宮一號在完成了與三艘神舟太空船交會對接和各項試驗任務後,由於已超過服役兩年半時間,它的功能於近日失效,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天宮一號在軌道上四年多來,完成了多項試驗任務,為中國太空站任務積累了寶貴經驗。

天宮一號是太空交會對接的太空站,設計壽命兩年 ​​。2013年6月神舟十號太空船返回後完成主要使命。根據預測,天宮一號的飛行軌道將在今後數月內逐步降低,地面跟蹤系統將持續進行天宮一號的跟蹤與監測。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及時響應了對天宮一號的跟蹤與監測需求,利用長春站太空碎片激光測距系統,在2016年3月23日成功獲得兩圈有效數據(含一圈地影數據),觀測弧段共計四分鐘,近四萬個有效數據點。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歐洲太空總署在南極研究長期太空旅行對人體能力退化的影響

法國與義大利聯合開設的南極康宏科學考察站
歐洲太空總署設計新的系統,研究長期太空旅行對人體生理與心理的影響,其中包括讓一位醫生在南極對旅行中對太空船操縱能力的退化問題進行一年研究的項目。

荷蘭的醫生佛洛里斯·範·登·伯格(Floris van den Berg)將在法國與意大利聯合的研究基地,康宏(Concordia)科學考察站生活十二個月。當地海拔超過三千二百米,氣溫常常低於攝氏零下七十六度,氧氣含量比海平面低三分之二。科考站與最近的人類居住地距離超過五百六十公里,被當地居民成為「白色火星」。這些環境特點類似於太空人在太空旅行中很長時間內將會面臨的孤獨、寒冷與缺氧。

任務開始後,伯格將對駐站人員進行一些特定測試,以幫助他更好地理解長期太空旅行所受到的精神與身體影響。他還將利用一個簡化模擬裝置,教導駐站人員駕駛「聯盟號」太空船。一半駐站人員每個月接受培訓,而另一半人員每三個月接受一次培訓。這一實驗的目的是研究駕駛太空船的能力如何退化:未來深空探索中,太空人將在太空船內停留更長時間,接觸儀錶盤的機會很少。而在到達目的地時,太空人必須記得如何操縱太空船登陸。

【圖、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美國太空總署開始裝配測試版太空發射系統火箭助推器段

在工廠內裝配及測試固體火箭助推器
美國太空總署地面系統開發與運營項目正在為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簡稱SLS)火箭的第一次發射進行人員、設備和地面支持系統的試驗性工作,其中包括對太空發射系統固體火箭助推器段測試版的裝配。

太空發射系統火箭將配備一對五段式的固體火箭助推器,每個長54米,直徑約3.7米,能夠提供1,633公噸推力。在發射過程中,一對固體火箭助推器將為太空發射系統火箭提供75%以上的推力。目前,美國太空總署工程師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及起重器操作員組成的團隊,正在測試與運營支持合同下準備針對探索任務的試驗性加工任務。美國太空總署將在位於甘迺迪太空中心的「攪拌、加工與衝擊廠房」製造固體火箭助推器的後裙(aft skirt)及兩個惰性段的測試版。這些測試版與裝配在太空發射系統火箭上發射的組件相似。後裙位於助推器底部,還包括一套控制噴嘴的系統。

「攪拌、加工與衝擊廠房」曾用於製造太空穿梭機的助推器段,新的試驗台和工作台經過升級和改進,目前適用於擁有更長噴嘴的新的助推器。技術人員移除了助推器外殼,對內部進行了模擬推進劑藥柱檢測。起重機操作人員使用廠房內的兩台起重機將助推器段垂直放在實驗台上,再將其尾部與助推器後裙配對並組裝。接下來,工程師通過起重機吊起整個尾部助推器組件進行檢查。該尾部組件將用於檢測改進後的地面支持設備是否與火箭助推器適配。安裝芯級轉換器的環及支柱後,組件將運送至火箭組裝廠房進行驗證。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甘迺迪太空中心」中國大陸譯作:肯尼迪航天中心

為卡西尼號最後一次任務做準備

土星環的詳細照片
美國太空總署卡西尼號最後一年的時間將執行「完場演奏」。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裡,它將重複、近距離地靠近土星環和土星,等到任務完成之後,2017年9月它會在土星大氣中燃燒退役的方式謝幕。

除了近距離測量土星的重力和磁場(根據這兩者的測量結果分析氣態巨行星的內部結構),卡西尼號還將直接對土星大氣進行採集様本和測量土星環的質量。它也會多次近距離地接近土星環,最近的距離只有地球直徑的幾倍。在這樣接近的距離下,卡西尼號可以獲得比之前任務高兩到三倍分辨率影像。

除了對主環的全景掃描,卡西尼將這個的有利位置作為一次機會,來拍攝土星環各個位置的詳細照片,在過去幾十年裡,土星的光環根據其不同的特點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美國太空總署研究員提斯凱爾諾(Tiscareno)將會對這些照片進行研究。其中一些圖像好像螺旋槳形特徵,是內含在土星環中的微型衛星造成的。卡西尼號科學家,包括提斯凱爾諾,在過去十年裡一直跟踪這個十幾個螺旋槳的軌道,它們軌道的變化顯示,這可能是它們跟神秘的輻狀條紋相互作用有關(沿著環的方向,土星探測器還觀察到一些輻狀條紋,就好像一個滾動的車​​輪上的輻條),這種相互作用的方式能夠為新生行星與圍繞它們的輻狀條紋的相互影響提供線索。卡西尼號最後「謝幕演出」過程中拍攝的,最接近的螺旋槳圖像能夠提供這種相互作用到底是什麼的詳細信息。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發射巨大能量激光將地球隱藏免受外星人威脅

太空人從太空看地球
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警告說,外星人和他們的朋友可能會比我們更聰明,當外星人一旦來臨,無人可以保證他們是敵是友,而且可能帶來一些人類無法抵擋的病毒。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有這種擔憂,現在兩位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大衛·基平(David Kipping)和亞歷士·提奇(Alex Teachy)認為,有智慧的外星生命如果確實存在,他們也會用我們採用掩星中凌日的原理,去尋找其它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於是,兩人採取逆向思考,提出用激光掩飾地球的方法,免受外星人威脅。

他們提出的方法是用大量的激光發射器,發出強光,令外星人無法(或者錯誤)量度到地球的存在,從而隱藏地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按照測算,要廣泛覆蓋整個可見光和其它光譜,激光發射器功率需要250兆瓦。

基平還表示,人類也可以利用激光,隱藏地球大氣層中的氧、臭氧、甲烷等物質,不讓外星人發現地球上的生命痕跡。這麼即使外星人發現地球,也會認為上面沒有生命存在,而失去探索的興趣。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大氣層幾乎是純氧的白矮星

左下角光點天狼星伴星是顆著名的白矮星
三位來自巴西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編號 SDSSJ124043.01+671034.68,獨特的白矮星,它的大氣層幾乎完全是氧氣。它是第一顆大氣層幾乎是純氧氣的恆星。因為編號太長,天文學家給它起了一個綽號叫Dox。

一直以來,天文學家認為白矮星是中、低質量恆星演化階段的最終產物,是由簡併態物質構成的小恆星。它們的密度極高,一顆質量與太陽相當的白矮星體積只有地球一般的大小,微弱的光度則來自過去儲存的熱能。它的大氣層是由輕元素如氫和氦構成,幾乎從來不是由一種元素構成。,挑戰了恆星的演變理論。

有關這顆白矮星大氣層的奇異化學成份結構,其中一種解釋是它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的一部分,表面的大氣中的輕元素在另一顆伴星的引力作用下,消散到太空之中。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科學》期刊

日本破曉號金星氣候衞星四月中旬正式進行金星觀測

圖中左下角暗點是金星上最大的阿佛洛狄忒陸地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破曉號(Akatsuki;又稱為 Venus Climate Orbiter,金星氣候衞星)在2015年12月成功進入金星軌道,將於4月中旬對金星進行正式觀測。現時衛星正在大約每十天環繞金星一周的橢圓軌道上飛行,經過幾個月的測試,各種儀器都運作正常,它的剩餘燃料可供觀測五年。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3月31日發佈了破曉號試驗觀測中期報告,在1月21日在距離金星四萬四千公里的軌道上,拍攝的圖片確認了靠近赤道,高四公里的阿佛洛狄忒陸地(Aphrodite Terra)。

破曉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行星探測計劃的第三顆衛星,也是日本第一顆金星探測衞星,同時還是世界第一個非地球的行星氣象衞星。計劃的主要目的在於探索金星大氣的「超自轉」現象。

【圖、文:節譯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新聞公佈】

俄羅斯進步號太空船已經離䦕國際太空站

進步號脫離國際太空站的情況
俄羅斯進步號貨運太空船已經在香港時間3月30日22時14分脫離國際太空站,並且將會在香港時間4月8日21時30分脫離軌道返回地球。

進步號M-29M太空船在2015年10月2日抵達國際太空站,不僅為國際太空站及駐站太空人帶來所需的設備和補給,還幫助國際太空站進行了五次軌道修正。太空船返回過程中將在大氣層中解體,墜落在太平洋無人的公共海域。

【圖: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開展新搜索探尋來自兩萬個恆星系統的訊號

畫家筆下在紅矮星適居帶假想出現有兩顆衛星的系外行星
地外文明研究所(SETI Institute)啟動了一項大範圍的搜索任務,排除故意擾亂的訊號,從而揭露地外文明的存在。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內,他們將密切關注兩萬顆紅矮星週圍,希翼找尋可疑訊號。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林景明節譯自地外文明研究所網頁】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