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香港天文學會]第二十四屆基礎天文班開始接受報名
喜歡星空 卻對滿天星斗非常陌生嗎? 想學習天文知識 但希望有課堂實習又有生動的講解? 很鍾情天文攝影 但想認識更多星體背後的運行和由來? 或是有志學習觀星導賞,為朋友介紹星空甚至成為本會觀星導賞義工呢? 現在機會來了!香
[香港天文學會](直播連結)系外行星系統和太陽系小行星的發現與觀測研究分享會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香港天文學會多年來一直持續是項研究工作,利用三方的望遠鏡取得了不少成果。現邀請項目的負責人顧盛宏教授及其團隊訪港交流,並舉辦網上及實體分享會。若各位對此感興趣,記
學會全力支持
天文新聞
天文學家在四重星系中發現新的行星質量天體
天文學家在HIP 81208四重星系中發現新的行星質量Cb天體,這次發現意味著HIP 81208是一個獨特且引人入勝的系統,擁有兩顆恆星,並且每一顆都有兩個較小的天體繞其運轉,換句話說,是一種層級式的四重星系統。新發現的Cb天體的質量恰好位於行星和褐矮星之間的邊界。它是一顆褐矮星,未能成功形成恆星的天體,質量和溫度不足以將氫融合成氦。
巨大的Cb天體發現是由巴黎天文台天體物理學家安托·舒梅士(Antoine Chomez)博士帶領的天文學家團隊,重新分析了安裝在甚大望遠鏡(Very …
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出年輕恆星雙極噴流的超精細結構
韋伯太空望遠鏡憑藉著強大的性能,不斷地提供視覺效果與科學價值兼具的觀測結果。今次韋伯太空望遠鏡展示出由一顆年輕恆星兩極噴出的超音速雙極噴流精細圖照。若將噴流本身含入周遭的其它構造,此天體統稱為赫比格-哈羅天體(Herbig-Haro object) 211 (簡稱 HH 211)。HH 211位於距地球約一千光年,遍佈恆星形成區的英仙座巨大分子雲中。
原始恆星形成時,會不斷地因重力吸引、聚積周遭的星際塵埃而逐漸增大。但同時也會藉由雙極噴流的產生,將物質直接以超音速拋出,並射入周遭濃密的星際物質,形…
美國太空總署昨日發佈不明異常現象獨立研究小組報告
美國太空總署昨日(9月14日)發佈一份期待已久的關於地球天空中不明飛行物體的研究結果。他們審查有關不明異常現象(Unidentified Anomalous Phenomena,簡稱 UAP)的證據,該現像已取代官方過往用語中的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一詞。這個主題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公眾,但卻受到主流科學所迴避。
由16名研究人員組成的獨立團隊於5月分享了他們的初步觀察結果,發現目前所有的數據和目擊者報告,並不足以得出確切的結論,同時呼籲更系統地收集高質量數據…
韋伯太空望遠鏡在適居帶系外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二氧化碳和甲烷
天文學家使用韋伯太空望遠鏡在適居帶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氣中發現二氧化碳和甲烷,這個探測結果與在含有豐富氫的大氣層下,可能有海洋覆蓋的系外行星特徵一致。
K2-18是一顆紅矮星,也稱為EPIC 201912552,位於獅子座,距離我們約111光年,擁有兩顆超級地球系外行星:K2-18b和K2-18c。K2-18c 的質量約為地球的7.5倍,每9天繞行母恆星一圈,但可能因為溫度太高,而無法進入適居帶;K2-18b的半徑為地球的2.2倍,質量約為地球的8倍,每33天繞行母恆星一圈,距離母恆星約0.1…
天文現象及活動
節目《天際無垠》.4:印尼 (重播)
The Borderless Sky: Hunting the Solar Eclipse in Indonesia
本集跟「影子獵人」加諾梅沙一起到印尼,他跟拍檔柏絲高黛美要拍攝令人驚歎的日全食照片。為尋找合適地點,二人到了最偏僻之處,並來往不同島嶼。他們更與好學的當地人交往,讓他們明白夜空之美。
時間:2023.09.25(一) 04:30~05:30
頻道:TVB 財經體育資訊台 CH085
語言:
●英語
●粵語,中文字幕
【此屬轉載訊息,以主事單位發佈為準】
《天際無垠…
《LISA時代以眾訊媒之觀測檢驗廣義相對論》研討會
Seminar:- Testing the General Relativity with Multi-Messenger Observations in the Era of 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LISA)
時間:2023.09.25(一) 16:30~17:15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 科學館北座 G25室
講者:Kaye LI Jia-Le 李佳乐 (UCL 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
語言:英語
免費…
《天芳夜潭- 地球磁層的軟X射線成像》講座
1001 Space Nights
太陽風~磁層耦合和磁層空間的動力學過程是空間天氣變化的基本驅動要素,是瞭解地球空間環境特點的關鍵環節。迄今為止,大量衛星計劃提供了寶貴的就地探測數據,使得我們可以深入瞭解地球空間等離子體和電磁場的基本特性。然而僅依賴於有限點上的觀測還不足以使我們掌握太陽風擾動這一驅動源所帶來的地球空間全球效應,而這恰是深入瞭解太陽如何影響並控制地球等離子體環境和空間天氣的關鍵環節。
要在系統尺度上研究全球效應,成像探測是一種重要途徑。近年來人們認識到,在太陽風重離子和地球大氣…
2023年10月號 天文版
●十月天象
●研究顯示火星礦物多樣性遠少於地球
●時鐘在天文學上的發展
●九月太陽活動
●西村彗星
●靚麗的西村彗星
●三個星系與一顆彗星
●韋伯的首張深場影像
日期:2023.09.25(一)
出版:澳門 華僑報 副刊 天文
免費線上版,重溫期內可供詳閱
此活動由華僑報主辦。http://www.jornalvakio.com/news/view/id/56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