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長蛇座TW星在類地軌道上有行星形成

圍繞在長蛇座TW年輕恆星周圍的行星盤
年輕恆星週圍充滿塵埃與氣體的地帶是孕育行星的苗圃。由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辛·安德魯斯(Sean Andrews)領導的團隊,利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觀測距離地球約175光年的長蛇座TW星,獲得這顆新生類似太陽恆星週圍,有前所未有的行星形成圖像,該地帶的闊度與日地距離相仿。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新聞公佈】研究論文發表於3月31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通訊》

雲南天文台研製的全天信息採集系統在南極中山站投入運行

中國南極中山站的炫彩極光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研製的全天信息採集系統,在中國南極中山站安裝完畢並正式投入使用。該套系統具有耐低溫、自動除雪除霜等適應南極氣候的性能,完全實現無人值守運行。全天信息採集系統將首次對中山站的雲量、晴天數和天光背景進行觀測研究。目前,全天信息採集系統實時採集的南極中山站全天圖像已面向公眾開放。
  
理論和觀測研究表明,南極內陸存在著地球上觀測條件最好的天文台址資源。主要體現在: 1,南極地區夜期間可以開展不間斷觀測,對時域天文學有重要意義;2,大氣稀薄、乾燥、氣溫極低,適合進行紅外和太赫茲波段觀測;3,大氣湍流層極低,具備極好的視寧度條件。中國南極崑崙站位於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約七公里處。從2008年開始,我國天文學家已在崑崙站開展南極天文觀測。
  
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於1989年2月26日,位於沿海的拉斯曼丘陵地帶(東經76.37°,南緯69.37°),年均氣溫-11°C,最低氣溫-46°C。中山站承擔著中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的支撐和保障任務。為適應未來南極天文發展需求以及內陸考察發展趨勢,有必要在中山站籌劃建設南極天文運行保障和測試基地。全天信息採集系統為首批運行在中山站的夜天文觀測設備之一,將為南極天文中山站基地的規劃設計提供重要的實測依據。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開展新搜索探尋來自兩萬個恆星系統的訊號

畫家筆下在紅矮星適居帶假想出現有兩顆衛星的系外行星
地外文明研究所(SETI Institute)啟動了一項大範圍的搜索任務,排除故意擾亂的訊號,從而揭露地外文明的存在。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內,他們將密切關注兩萬顆紅矮星週圍,希翼找尋可疑訊號。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林景明節譯自地外文明研究所網頁】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繼續營運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

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
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昨日宣佈更新一項合作協議,資助3,500萬美元(港幣2.7億元,新台幣11.3億元,人民幣2.3億元)給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讓他們繼續營運設在南極阿蒙森-斯科特(Amundsen-Scott)站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協議今日生效,如果探測器運行成功及合作順利的話,基金會可能再延長五年的合作協議。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新聞公佈】

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的數千個探測器位於南極的冰層之下,分佈範圍超過一立方公里。 類似其前身南極緲子和微中子觀測陣列,它的組成包含帶有光電倍增管的球型數位光學模組,以及數據擷取面板。光學模組佈署在八十六條深度介於1,450米到2,450米深的觀測鍊上,觀測到的資料由則面板傳送位於陣列之上的計算中心。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設計作用來觀測能量約 1TeV的中微子,以用來研究宇宙中極高能量的天文物理現象。

【補充資料:維基百科】

科學家認為月球為維持地球磁場發揮重要作用

月球運動令地球可以維持磁場強度
地球的磁場永久保護我們免受來自太陽帶電粒子與有害輻射的侵襲。地球外核龐大數量的液態鐵合金快速運動產生的地球發電機造成有效的屏障。為了保持地球的磁場強度,經典模型認為地球的核心在過去的四十三億年冷卻到近攝氏三千度。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與法國布萊茲·帕斯卡大學(Unversite Blaise Pascal)的研究人員認為下降的溫度僅只有攝氏三百度,是因為月球一直彌補了這種差異,令地球發電機一直充滿活力。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網頁】研究論文發表於3月30日出版的《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

日本計劃在太空培養肝臟細胞源

送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上太空試驗的工作流程
日本研究人員計劃於2018年將初期肝臟組織肝芽送上國際太空站,希望利用太空微重力環境培育出能用於移植的肝臟組織。

橫濱市立大學研究人員已成功利用人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縮寫 iPS)培育出了初期肝臟組織肝芽,但由於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培育出的肝芽難以立體成型,很難得到大小可用於移植的肝臟組織。

研究人員把目光投向太空。他們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合作,計劃於2018年將0.2毫米大小的肝芽送上國際太空站,在日本希望號實驗艙中培養觀察。如果肝芽能在微重力環境下長大成型,可能將其運回地球並進行動物移植實驗。

研究人員希望利用太空微重力環境研發人工培育臟器的新技術,為將來在地面培育可用於移植的髒器提供參考。研究負責人谷口英樹教授表示,希望這項計劃成為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培育複雜臟器的第一步。

【圖:橫濱市立大學;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人類第一個環繞月球的飛行器月球十號發射五十週年

月球十號
五十年前1966年3月31日,蘇聯發射人類第一個環繞月球的飛行器月球十號(俄文:Луна10),同時也是人類第一個環繞其他天體的飛行器。月球十號攜帶的圓柱形月球衛星重254千克,直徑約75厘米,高1.5米。衛星裝備包括磁力計、伽馬射線頻譜儀、離子收集器壓電測量儀、紅外探測器、低能x射線質子測量設備等裝置。

【圖: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文:維基百科】

美國科學家計劃將真菌送上太空

送往國際太空站的小巢狀麴菌儲存箱
美國南加州大學3月28日宣佈,該校科學家將與美國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同行合作,把小巢狀麴菌(Aspergillus nidulans)這種真菌送到國際太空站,以便研發新藥。

該校在一份聲明中說,按計劃,4月8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的飛龍號貨運太空船將運送實驗用的小巢狀麴菌至國際太空站。在太空高輻射、微重力的環境下,一些真菌將產生次級代謝物。

次級代謝物不僅對真菌自身生長繁殖起到重要作用,還可以用於製藥。青黴素等抗生素就是次級代謝物,它在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繁殖過程中產生,能夠殺滅或抑制其他微生物。

【圖:南加州大學;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木星大紅斑顏色可能由宇宙射線造成

木星大氣層上的大紅斑
木星大氣中持續旋轉的特徵性標誌被貼切地稱作大紅斑。它大到足以將地球吞沒。最新研究顯示,大紅斑可能從硫化物中獲得了一些與其同名的顏色,而這些硫化物是在宇宙射線和紫外線輻射這顆行星雲層中的常見物質時產生的。

這種化合物:硫化銨通常是一種晶瑩剔透、沒有顏色的固體。在木星大氣層高處的常見條件下,它或者形成冰粒的核心,或者形成其它顆粒物上的結霜塗層。

新研究發現,當硫化銨被高能宇宙射線轟擊時,它會分解成若干種化學榴霰彈片,包括帶有負電荷的S3和S6離子。

研究人員表示,照射該物質的紫外線可能產生了相同的分解產物。他們對在實驗室中轟擊獲得的物質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這種混合物能強烈地吸收藍色、紫色以及近紫外線波長的光線(300至500納米),留下的則是相對較高比例的來自被反射光線中可見光譜中心和紅端處的波長。

由於研究在實驗室中進行,其測量的吸收光譜無法同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儀器觀測到的結果進行精確匹配,因此不排除諸如甲烷等其他大氣成分吸收光線導致了大紅斑現有顏色的可能性。研究人員表示,其他常見木星氣體的測試可能有助於更好地重現天文學家實際觀測到的波長分佈。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國際太陽系研究》雜誌

新疆天文台在國際變星聯測中取得進展

金牛座GI星光度變化曲線
新疆天文台通過與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合作,參與研究恆星形成理論和年輕恆星的年齡測定工作。在2016年1月21日至25日,新疆天文台光學天文與技術應用研究室科技人員利用南山觀測站一米光學望遠鏡,針對主觀測目標金牛座兩個特色天體金牛座GI星和金牛座GK星進行觀測研究,獲取重要觀測數據,從而證實金牛座GI星的周期性光變以及短時間內的光度變化模式,這對課題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發現主觀測源均存在超過0.5星等的亮度變化。通過與智利的泰國南半球望遠鏡(Thailand Southern Telescope at Cerro Tololo)和台灣鹿林天文台一米望遠鏡合作觀測,令到新疆天文台觀測數據更好地描繪了這兩顆星的光變特徵。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