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沸水可能是形成火星條紋地貌的主要原因

模擬火星大氣壓力下水沸騰對火星沙土的影響
一隊由法國、英國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電腦建立模型和模擬火星演化條件,跟進一項2015年研究,有關液態水支援火星上生命發展的先決條件。

硏究發現由於火星大氣的氣壓很低,水不會以液態形式長期存在,水很容易達到沸點或者結冰。火星上的水和我們地球上的水因為不同的自然條件,故此對週邊自然環境影響的過程也不完全相同。

法國南特大學(Université de Nantes)瑪少·文(Marion Masse)的研究團隊,建立一個模擬火星大氣環境的實驗箱,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和研究,觀測火星表面,在火星不同條件下水和沈積物之間發生的互動作用。其中一項實驗是在一個沙堆頂部放了一塊冰,藉此觀察冰融化後產生的水如何通過沙向下滲流。在地球的類似條件下,水滴對山坡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但在火星低氣壓環境下,情況完全不同。研究人員發現,水會沸騰,令到沙粒出現噴射和堆積現象,過程會令到沙堆坍塌,產生的小溝渠和觀測到火星季節變化時沙丘出現的水溝相似。

【圖:南特大學;文: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期刊

料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研究和實驗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q7P4N7jJs

距離地球僅四十光年三顆系外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畫家筆下的系外行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比利時列日大學(Liège in Belgium)和其他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首次發現三顆系行星環繞一顆相當低溫的矮恆星,這顆原來編號 2MASS J23062928 – 0502285 的矮恆星(現時簡稱為 TRAPPIST-1)距離地球只大約只有四十光年。它的行星大小和表面溫度與地球和金星相似,令到它們成為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外尋找可能存在生命的最佳目標。

研究團隊利用位於智利歐洲南方天文台的拉西拉(La Silla)天文台「小望遠鏡用凌日法搜索微行星」(TRAnsiting Planets and PlanetesImals Small Telescope,簡稱 TRAPPIST),系統的六十釐米自動化望遠鏡,追踪六十顆矮恆星。由於這些矮恆星的體積不大、熱度不高,難以用光學望遠鏡觀察。

研究結果顯示,其中一顆稱為TRAPPIST-1的低溫矮恆星,距離地球約三十九光年,體積是太陽的八分之一,溫度比太陽低。

研究人員發現有至少三顆行星環繞TRAPPIST-1公轉,公轉期分別為1.5、2.4日和較遠的介乎4至73日。這三顆行星都處於有液態水的環境及適合生命發展的條件。

【圖、文:節譯自麻省理工學院新聞公佈;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自然》期刊

調查指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解體是軟件出錯引致

畫家筆下的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初步調查指出,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在升空幾個星期之後,衛星上用來在太空中調整衛星的方向的星體跟蹤定位器系統,在經過位於南美洲東海岸的南大西洋地磁異常區上空時,星體跟蹤定位器受到地球輻射帶變化,暴露在高能粒子中,產生問題,最終引發一連串的連鎖故障。

在3月26日,衛星的控制系統發現飛行姿態失控,軟件指令進行了錯誤的調整,令推進器向相反方向點火,導致衛星出現更嚴重的旋轉,令到旋轉速度越來越快,最終失控解體。

【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法國發射衛星驗證愛因斯坦等效原理

畫家筆下的顯微鏡衛星
4月26日歐洲太空總署在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利用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哨兵一號B衛星時,同時搭載了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一顆衛星名為「顯微鏡」的實驗衛星。衛星攜帶兩個圓柱形物體:一個用金屬鈦製造;另一個用鉑銠合金製造,用來直接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等效原理。

愛因斯坦在1911年的《關於引力對光傳播的影響》及1916年的《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中提出等效原理(equivalence principle),指觀測者不能在局部的區域內分辨出由加速度所產生的慣性力或由物體所產生的引力,而它是由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成正比例這一事實推演出來。

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表示:在太空中,衛星上這兩個物體不受地球的擾動影響,長期處於近乎完美持久的自由落體運動中,因此能夠精確地對它們的相對運動進行研究,如果愛因斯坦是正確的,那麼不管其組成如何,兩者的運動將會一樣。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兩者加速度不同,就推翻等效原理,任何違反愛因斯坦等效原理的情況均將開啟新的物理學領域。
  
【圖、文: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

美國太空總署大幅削減火星登陸技術工作所需資金

畫家構思的低密度超音速減速器
4月26日美國國家科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局和太空研究委員會聯席會上,美國太空總署副助理局長詹姆斯·路透(James Reuter)表示,低密度超音速減速器(Low Density Supersonic Decelerator)這個項目只能得到2016年初申報預算二千萬美元的一小部分。他指出,這此次削減是由於去年12月完成的2016財年度預算法案所要求。

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技術研究得到了六億八千六百五十萬美元,比2015年增加了九千萬美元。但是美國國會將認為修復低軌道(RESTORE-L)衛星服務,是新的太空技術,故此將它從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服務預算中,轉移到新太空技術項目,限制太空總署在這方面的支出在一億三千三百萬美元以內,這相當於全部太空技術預算的二成。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日本無奈放棄X射線天文衛星可能令日本這方面停滯十年

畫家筆下的X射線天文衛星「瞳」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決定停用發生故障的X射線天文衛星,由於日本沒有新的X射線天文衛星觀測計劃,令到這個日本一直主導的研究領域,難免産生十年以上的停滯。

日本在X射線天文衛星本身的初步控制上的失敗,令日本向海外推銷衛星、擴大太空産業太空技術失去信賴。

【圖、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中國成功研製四米口徑碳化矽反射鏡胚

表揚四米反射鏡材料研究團隊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成功研製出直徑4.03米的單體碳化矽(Silicon carbide)反射鏡胚,將應用於望遠鏡或衛星上,大大提高分辨率。

現代大型光學望遠鏡系統均採用反射式結構,最核心的部件是反射鏡,反射鏡的口徑越大,望遠鏡的分辨本領和聚光能力越強。一段時間內,中國在大口徑反射鏡材料研製上一直依賴進口。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從事光學級碳化矽陶瓷材料研究。經歷數百次實驗探索與工藝驗證,成功研製出四米口徑碳化矽鏡胚,可直接應用於可見光波段。隨著大口徑碳化矽反射鏡技術繼續發展,將在太空對地觀測、深空探測和天文觀測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圖: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碳化矽」中國大陸譯作:碳化硅

普京因新發射場延遲發射處分有關高官

普京在東方航天發射現場參觀
俄羅斯新建的東方航天發射場(Vostochny Cosmodrome)雖然在前日(4月28日)成功首次發射「聯盟2.1A」運載火箭。由於系統出現故障,令到發射活動比原定的計劃遲了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出現故障一事,對副總理德米特里·羅戈津(Dmitry Rogozin)作出警告,對俄羅斯航天集團總幹事伊戈爾·科馬羅夫 (Igor Komarov) 作出嚴重警告。此外,火箭設備供應商:自動設備科學生產聯合公司總經理沙利·莫夫(Salle Karimov)受到不稱職警告處分。

俄羅斯新建成的東方航天發射場,原定於27日開幕,首次發射火箭。東方航天發射場的啟用受到各界的關注,普京專程從莫斯科趕到現場參與慶典,就在發射前一分半鐘,技術人員突然宣佈火箭控制系統故障,結果普京命令延遲發射,以確保火箭搭載的三顆衛星能夠順利升空。

【圖、文:節譯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形成地球的碎片在幾十億年後回歸

畫家筆下的C/2014 S3泛星彗星
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女天文學家卡倫·米奇(Karen Meech)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編號C /2014 S3 的泛星彗星(Pan-STARRS)是與地球同期形成,而在太陽系的非常早期的階段,彈出原來位置的石塊。

觀測發現這顆泛星彗星是一塊古老的岩石,而不是一顆偏離軌道的小行星。它可能是太陽系在數十億年前,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形成時,從太陽系內部彈射到奧爾特雲(Oort Cloud)而能夠保存的原始岩石之一。

研究團隊觀測這顆異常的彗星,是因為它是一顆具有長週期彗星軌道,但是沒有彗尾巴的古怪彗星。當它靠近太陽時,竟然沒有任何彗星的特徵。在發現的幾星期內,天文學家利用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拍攝這顆光度非常暗淡的彗星光譜,經過仔細研究顯示,它是一顆典型的S型小行星。這種小行星其通常在太陽系內圍的小行星帶中發現,而非在外太陽系由冰塊形成的典型彗星。

看來這顆彗星很長時間停留在太陽系外圍冰凍的地區,令它保持原來形成的面貌。由於它缺乏水冰,當接近太陽時,呈現非常微弱的彗星水冰昇華活動特徵,在相同的距離,彗核活躍程度只是正常長週期彗星的一百萬分之一。

【圖、文:節譯自歐洲南方天文台網頁】

日本宣佈放棄X射線天文衛星

畫家筆下的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昨日宣佈,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嘗試,失去聯絡的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已經失控解體,決定放棄。

決定基於X射線天文衛星的兩塊太陽能板已經脫落,無法再為衛星提供電力來源。失去聯絡之後三次接收的訊號經過分析後,證實並非來自衛星。從其它觀測亦確定衛星解體,不能使用,因此決定放棄。

【圖、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新聞公佈;新聞資訊由劉柱光及林景明提示】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