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參與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工作正式啟動


昨日( 8月31日),中國參與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re Array,簡稱 SKA)工作啟動大會召開。 會議通報中國參與各項工作推進情況,會上並發佈《中國SKA白皮書》,介紹中國參與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的發展理念和實踐。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是由大量小單元天線構成綿延至上千公里的綜合孔徑陣列,集大視場、高靈敏度、高分辨率、寬頻率範圍等卓越性能於一身,其科學研究目標包括第一代天體如何形成、星系形成與演化、暗能量性質、宇宙磁場、引力本質、生命分子與地外文明等。

上述任何一個問題的突破,都將是自然科學的重大變革。 其革命性設計也意味著難以想像的超大信息量和數據量,顛覆了射電天文學的傳統研究手段,給射電天文學創新研究帶來全新理念。

2021年初,平方公里陣列天文台成立並開始正式運行,其總部設在英國,望遠鏡台址位於澳大利亞和南非。 2021年7月,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天文台啟動望遠鏡建設工作,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正式步入建設階段。

2019年3月,科技部代表中國政府在意大利羅馬簽署《成立平方公里陣列天文台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加入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第一階段,與澳大利亞、意大利、荷蘭、葡萄牙、南非、英國等國家共同成為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天文台國際組織的創始成員國。根據《公約》,自2021年6月26日起中國正式成為平方公里陣列天文台成員國,中國參與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進入全新階段。

自2013年起,中國與十餘個國家的優勢科研單位組建國際工作包聯盟,共同參與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建設準備階段設計研發工作。

基於國際上對於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未來科學研究方向的佈局,結合國內射電天文領域研究基礎,國內逐步確立了中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2+1科學目標,選定利用中性氫探測宇宙黎明和再電離、通過脈衝星探測重力波及精確檢驗廣義相對論為重點方向,其他優勢領域為特色方向,並於2020年啟動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專項首批研發項目。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第一階段的首要科學目標是揭示宇宙中誕生的第一批發光天體,以及脈衝星搜尋和重力理論檢驗。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將帶來革命性的科學發現,顛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但如今,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科學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把觀測數據轉化為科學發現。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資訊由林景明提供】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