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可能充斥著像地球上這樣有海洋和陸地的行星


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廣闊的宇宙,以期發現外來文明。但是要使行星具有生命,就必須存在液態水。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似乎無法計算,因為假設是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受到一顆含有大量水冰的小行星撞擊時偶然獲得了水。

現在,哥本哈根大學環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令人大開眼界的研究,證明行星形成過程中可能存在水。根據研究的計算,地球,金星和火星都是如此。

恆星與行星形成中心的安德斯·約翰森(Anders Johansen)教授說:「我們所有的數據顯示,水從一開始就是地球的一部分,由於水分子經常產生,它適用於所有可能出現在銀河系的行星。行星是否有液體水的存在,決定性的關鍵是行星與恆星的距離。

用電腦模擬,約翰森教授團隊計算行星形成的速度以及構成行星的基礎。研究顯示,正是毫米大小的冰和碳塵埃粒子(它們圍繞銀河系中的所有年輕恆星旋轉)是四十五億年前,在後來成為地球的行星盤積聚。

直到地球增長到目前質量的百分之一,地球才開始生長,它得到大量充滿冰和碳的小石塊。然後地球生長的速度越來越快,直到五百萬年後,它變得和現時地球的一樣大小。生長過程中,地球溫度急劇上升,導致石塊中的冰在到達地面途中蒸發,因此,地球表面70%由水覆蓋。

這種稱為「小石塊積聚」的理論是,行星由聚集在一起的小石塊石形成,然後行星變得越來越大。

約翰森教授解釋,水分子在我們銀河系中隨處可見,因此認為其它行星可能以和地球、火星和金星相同的方式形成。

銀河系中的所有行星都可能由相同的構造塊形成,意味著與地球具有相同水量和碳含量的行星,以及因此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普遍在我們銀河系中的其它恆星周圍溫度合適的適居帶出現。如果我們銀河系中的行星具有與地球相同的構造塊和相同的溫度條件,那麼也很有可能它們所擁有的水和陸地的數量與地球差不多。

根據研究建立的模型,所有行星都獲得相同量的水,顯示其它行星可能不僅擁有與地球相同數量的水和海洋,而且擁有與地球上相同數量的陸地和生命。

另一方面,如果隨機發現行星上有多少水,行星的外觀可能會大不相同。有些行星太乾燥而無法發展生命,而另一些則完全由水覆蓋。

約翰森教授說:「一個由水全面覆蓋的星球固然對海洋生物有益,但對於形成卓越的文明而言,它所提供的條件並不理想。」他的研究團隊期待下一代太空望遠鏡,成為觀測環繞類似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提供更好的機會。

新型望遠鏡功能強大,它們採用先進的光譜儀器,這意味著通過觀測出現那種類型的光譜,行星將環繞它的母恆星軌道遮擋,可以看到其中有多少水蒸氣光譜線。它可以告訴我們有關這顆星球上海洋數量的一些數據。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譯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2021年2月18日新聞公佈】研究全文刊登在2021年2月17日出版的《科學進展》期刊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