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學家揭開II型超新星多樣性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張居甲副研究員及其團隊對於II型超新星多樣性起源進行研究。他們利用相互作用模型解釋II型超新星多樣性起源,是研究II型超新星爆發機制以及宇宙學應用的重要一環。

II型超新星是繼Ia型超新星之後又一優質的宇宙學測距工具,有望將超新星測距範圍擴展到更早期的宇宙,從而揭開宇宙演化的歷史。根據光變曲線輪廓,傳統上II型超新星分成光變曲線呈現出平台特徵的IIP型以及光變曲線在星等尺度上線性下降的IIL型。然而,這兩種II型超新星的起源尚存爭議。通常認為的富含氫殼層電離複合模型可以解釋IIP型超新星的光度平台以及光度斷崖式跌落,但不能很好地解釋IIL型超新星相對更高的光度,以及同樣可能出現的光度斷崖式跌落。

張居甲等人通過對超新星SN 2018zd監測,發現該超新星爆炸前有過劇烈的星風損失過程,從而在距離恆星中心二千個太陽半徑的的位置,形成總量約為0.18個太陽質量的衝激波以及拋射物質與星周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從而產生更高的光度。結合該超新星光譜和光度演化特徵,提出IIL型超新星來自早期具有強烈且短暫相互作用的IIP型超新星。由此可以解釋IIL型超新星更高的峰值光度,更快的光度下降率,以及和IIP相似的光度斷崖式跌落。

該工作認為II型超新星爆炸極早期普遍存在相互作用,其強弱以及持續時間的長短是導致II型超新星觀測多樣性的主要因素。進一步提出早期相互作用是造成II型超新星光度-速度關係彌散的主要來源,指出了提高II型超新星宇宙學測距精度的方向。

由於觀測不夠及時,以前往往沒有捕捉到爆炸初始時刻的關鍵信息,從而對II型超新星分類產生誤解。得益於麗江2.4米望遠鏡靈活、高效的時間分配策略,能夠在SN 2018zd發現後幾個小時內開展光譜和測光觀測,從而捕捉到早期關鍵信息。通過麗江2.4米望遠鏡優秀的暗場探測能力,獲得了該超新星長達456天的演化軌跡,結合全球聯測,揭開爆炸背後的秘密,解碼II型超新星多樣性起源。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網頁】 研究全文刊登在2020年9月1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