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可能來自於行星本身而不是彗星或小行星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水可能來自於行星形成時存在於太陽系內部的物質,而不是遙遠的彗星或小行星所提供,這意味著地球可能一直都是含水的。

來自法國南錫(Nancy)洛林大學(Université de Lorraine)的岩石地球化學研究中心(Recherches Petrographiques et Geochimiques)的研究人員,包括現在擔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博士後研究員的確定,一種名為頑火輝石球粒隕石(enstatite chondrite)中含有足夠的氫,至少可提供三倍於地球海洋中的含水量,甚至更多。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全部由太陽系內部的物質組成,本質上與最初構成地球的物質相同。

發現還顯示,地球的組成部分可能對地球的水資源起了重要的作用,勞雷特·皮亞尼(Laurette Piani)表示,在這顆岩石行星形成時,太陽系內部存在著含氫物質,雖然溫度太高,水無法凝結。

頑火輝石球粒隕石是罕見的,只佔收集到的已知隕石的2%左右。但它們具有與地球相似的氧、鈦和鈣同位素,氫、氮同位素也與地球相似。如果它們有效構成了地球的組成部分,這一結果意味著這些隕石向地球提供了足夠的水,便可用來解釋地球水的起源,這真是太神奇了!華盛頓大學藝術與科學物理學博士萊昂內爾·瓦徹(Lionel Vacher)指出,大氣中的氮(地球大氣中最豐富的成分)可能也來自頑火輝石球粒隕石。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2020年8月28日出版的《科學》期刊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