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測月雷達揭開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的面紗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李春來、蘇彥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在月球深空探測領域取得重大發現。該團隊利用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測月雷達,首次揭開月球背面登陸區域地下四十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球土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這一研究成果對於了解撞擊過程對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動規模與歷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極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 )盆地內的馮卡門(Von Kármán )隕石坑底部登陸。馮卡門隕石坑形成於前酒海紀,中心位置為44.45°S,176.3°E ,直徑約為一百八十六公里。坑內地形相對平坦,坑底被玄武岩填充,玄武岩表面相當一部分區域被周邊大型隕石坑的濺射物所覆蓋,並廣泛分佈著二次撞擊產生的隕石坑。

測月雷達好比是一台給月球做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T)的設備,它在2019年1月4日早上9時29分35秒開始工作。此次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領導的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是基於前兩個月晝期間500 MHz 的高頻通道雷達所探測的數據。和嫦娥三號相比,嫦娥四號測月雷達高頻通道的穿透深度是嫦娥三號的三倍多。研究團隊計算分析了月球淺層物質的特性參數,包括電磁波在月表下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介電常數、密度、損耗角正切和鈦鐵含量等。根據獲得的物性參數和雷達圖像,沿著月球車行走的一百零六米的路徑,在深度四十米的範圍內,識別出了三個不同次表層地層單元。第一單元為從月球表面到地下十二米的細粒土壤,內嵌有少量石塊,此月壤層形成於多個隕石坑互疊的濺射物之上,這些濺射物可能來自周邊的芬森(Finsen)和馮卡門L隕石坑等。第二單元從地下十二米到二十四米,這是雷達圖像上回波強度最大的區域,表明內部存在大量的石塊,甚至形成了碎石層和碎石堆,說明濺射物的沉積不僅僅是地毯式的鋪散,也會伴隨著物質之間的剪切、混合、挖掘以及二次撞擊隕石坑結構擾動等複雜的地質過程。第三單元從地下二十四米到四十米,雷達回波明暗交替變化,是不同時期、更古老的濺射物的沉積和風化產物。深度四十米以下雷達訊號微弱,高頻通道雷達訊號已無法推斷其物質特性。結合區域地質歷史,推測在嫦娥四號著陸點附近,完整的月海玄武岩覆蓋在月表以下大於四十米的深度。

這項研究工作通過嫦娥四號測月雷達的直接現場測量,獲得了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的第一張雷達圖像、月表下物質的特性參數,以及濺射物內部地層序列。人類首次揭開了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的神秘面紗,提高了我們對月球撞擊和火山活動歷史的理解,並為月球背面的地質演化研究帶來新的啟示。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2020年3月27日新聞公佈】研究全文刊登在2020年3月27日出版的《科學進步》期刊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