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的行星碎屑盤中發現行星預示地球未來的命運


天文學家在白矮星SDSS J122859.93+104032.9的行星碎屑盤中發現富含鐵和鎳的行星,認為這顆行星的前身其實是顆更大的行星,現在所看到的則是災難後留下來的行星核心碎片。

這顆白矮星距離地球為四百一十光年,質量約太陽的七成,在十五年前就已經發現它擁有三百萬公里寬的碎屑盤;這種環繞白矮星的碎屑盤鮮少發現,至今已知的不過十幾顆而已。在2017年4月20日至2018年5月2日期間,科學家使用位於非洲外海的拉帕爾瑪島(La Palma Island)上,口徑達10.4米的加那利大型望遠鏡(Gran Telescopio Canarias)的光譜儀,觀測這個由鐵、鎂、矽和氧等元素組成碎屑盤,並在部分波段中看到每隔一百二十三分鐘發生的遮蔽光線現象,天文學家認為造成遮蔽的天體至少一公里大,但不超過六百公里,相當於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大小。由於它距離母恆星僅五十萬公里,加上白矮星的重力強大,這顆微行星竟然能在恆星演化過程中倖免於難,表示微行星本身的密度非常高。研究人員表示:經由計算,這顆微行星的密度應該與地球的純鐵核心相當,才不會被白矮星撕碎,所以可能是更大行星所留下的核心碎片。由於五十億年後太陽核心的氫燒完,會膨脹成為紅巨星,接者吞噬水星、金星,甚至地球後再成為白矮星,或許這顆的行星預示的就是地球未來的命運。

【圖:華威大學;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