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合併是否有利於恆星誕生


星系互相碰撞與合併已不是新聞,但這類合併是否有利於星系內部的恆星誕生,至今仍是個謎。天文學家認為部分星系的合併有助於內部的星際塵埃集中,有利於恆星大量誕生。不過對於其他星系而言,星際塵埃的過度集中反而可能觸動中心的大質量黑洞活動,黑洞所產生的噴流等現象將會把大量的氣體與塵埃吹散。

在六十億到一百億年前是星系碰撞合併最頻繁的時期,不過受限於現今的觀測技術,我們只能觀測銀河系附近的星系碰撞事件的細節。過去十多年來,大型天文台亮紅外線星系(Luminous infrared galaxies)巡天計畫(Great Observatories All-sky LIRG Survey,簡稱 GOALS)的科學家們便試圖利用銀河系附近的星系來研究星系合併的細節,作為研究宇宙早期歷史的媒介。這項計畫目前針對二百個附近的星系做研究,其中包含許多處於不同合併階段的星系。

GOALS的科學家正利用夏威夷凱克天文台研究一個合併星系案例,並搜索其中活躍星系核造成的衝擊波。但從目前的研究結果看來,並沒有觀察到星系核心產生衝擊波的跡象,表示星系合併、恆星爆炸性形成和黑洞活動之間的關係可能沒有科學家想得這麼簡單。

由於恆星誕生時會加熱附近的塵埃使其發出紅外光,因此對於觀測紅外線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來說是極佳的目標。GOALS將與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與哈勃等太空望遠鏡,以及凱克天文台(W. M. Keck Observatory)、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簡稱 ALMA)等大型天文台合作,藉此獲得更多星系合併細節以解答星系演化之謎。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