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個巨型冰質圓盤


2006年以前,冥王星已在第九行星之列存在76年,當時我們雖然對於該行星所知甚少,但幾乎所有的天文學家都認為它的附近有許多跟冥王星相似的天體,由於米高·布朗(Michael E. Brown)在2005年時於冥王星的軌道外發現了一顆比冥王星還要大顆的鬩神星(Eris),最後導致冥王星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會行星定義中被降級成了矮行星,據說米高·布朗的女兒因此不能諒解她的父親,但是這一切並不代表行星就只剩八個,近年來,天文學家一直懷疑有一顆行星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被稱為「第九行星」。

這個理論是基於三十個海王星外天體(Trans-Neputunian objects,簡稱 TNO)奇特的軌道,它們的行為就像某種看不見的大型物體,影響著它們的運動,這種稱為「攝動」的現象在發現海王星及冥王星時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16年,米高·布朗與他的團隊提出了應該有一顆質量為十倍於地球的「第九行星理論」。但是直至今日,仍未發現這顆所謂的「第九行星」。

現在,劍橋大學和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的一組研究人員提出,這些現象可能是由質量總和為地球十倍的巨大圓盤所導致。劍橋大學博士學生印度那力·史費利仁(Antranik Sefilian)表示,第九行星的假設很吸引人,但假設該星存在,何以迄今為止仍未發現?他們想知道是否有另一種不那麼引人注目,也許更自然的原因導致了這些不尋常軌道。於是與其考慮第九行星,何不簡單地考慮構成海王星軌道外圓盤的小天體的引力,看看它們的作用?

透過建立模型,這項巨型圓盤的概念可以消除第九行星的解釋,而且,研究小組認為這比以往還更廣泛地模擬了太陽系中天體與這個假想圓盤之間的相互作用。現在,儘管這個理論可以解釋三十個TNO軌道,但他們承認,由於第九行星和這個圓盤都沒有被直接觀測到,所以隨著每一個新的TNO的發現,我們將收集到更多的證據,更有助於解釋,也或許,第九行星與這個圓盤同時存在也說不定。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 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文》期刊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