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天文台確定活動星系核的演化模式

活動星系核的演化特性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袁尊理、王建成等人利用貝葉斯方法(Bayesian method),可靠計算了活動星系核的射電光度函數,證實活動星系核具有密度和光度的混合演化模式,其中密度演化在紅移為1左右達到峰值,隨後緩慢下降,而光度演化則持續到較高的紅移(3 - 5),隨後下降。正是在密度演化和光度演化的共同作用下,活動星系核表現出光度依賴的密度演化特性,即低光度源的演化在紅移為1左右趨於平緩甚至停止演化,而 ​​高光度源的強演化一直持續到紅移3左右。

活動星系核是活動星系中心一個明亮而又緻密的區域,它的輻射幾乎涵蓋整個電磁波段,從低能的射電波段一直到高能的伽馬射線波段。由於射電波段輻射不會受到塵埃吸收的影響,射電光度函數成為研究活動星系核演化的有效工具。然而,活動星系核的射電觀測樣本的不完備和統計方法的局限,計算射電光度函數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袁尊理、王建成等完成的研究工作對揭示超大質量黑洞的密度分佈和吸積過程提供了重要依據。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網頁】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