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構想人類登陸火星的情況和現今比較


由威利·萊(Willy Ley)及韋納·馮·布勞恩(Werner Von Braun)合著,1957年11月由英國倫敦悉域和積臣(Sidgwick & Jackson)出版社出版的《火星探索》The Exploration of Mars。

當年人類未有任何太空船發射上太空(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在1968年10月4日發射升空),作者用當時有關火星的知識寫。那個時候人們認為火星大氣層的密度是現在已知密度的10倍。因此,假設未來有一種有翼的飛行器,可以降落在火星上。

馮·布勞恩較早前曾經寫過一本名為《火星計劃》的書,於1953年首次出版,他在書中描述了由70人組成的10艘太空船遠征火星的技術細節。這些船在太空站的軌道上組裝,需要進行三次完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設計,經過950次來回飛行。

三年後撰寫《火星探索》時,該計劃已修訂為使用兩艘太空船和12位太空人。這將所需的推進劑減少到1953年計劃所需的推進劑的10%,但仍需要發射400次補給。三階段發射器也經過了重新設計,因此只有載人的第三階段才可以重複使用,由於高昂的回收和翻新費用,前兩個階段是可消耗的(這種情況今天仍然困擾著我們)。

在兩艘前往火星的太空船,其中一艘將是載有回程燃料,環繞火星運行,但不會降落。第二艘太空船是一艘包括登陸艙的客貨兩用太空船。從進入火星軌道到離開火星軌道返回地球,需要449天。九名機組人員降落到火星表面停留約400天。

完成環繞火星軌道後的首要任務是調查表面並選擇一個登陸地點,並使用探空火箭對大氣進行密度和成分測試。登陸艙上的兩台火星車從登陸點進行約160公里的勘探。

1964年在香港出生的美國火星研究所(Mars Institute)創辦人,行星科學家李天龍(Pascal Lee)博士按照目前已知的科技,重新將當年《火星探索》書中,由切斯利·博內斯特(Chesley Bonestell)繪畫的插圖更新,作為65年後人類未來可能探索火星的對比。

即使今天有了更好的技術,要追上馮·布勞恩當年的廣闊視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火星探索》原圖:切斯利·博內斯特(Chesley Bonestell);火星研究所對比圖:李天龍,文:香港天文學會】

65年前《火星探索》描述
火星大氣:認為是藍色,類似地球的大氣
火星地貌:陡峭的峽谷像浮雕,當時不知道火星上有隕石坑
太空船:火箭用有翼飛船降落,然後分離並豎立進行發射
基地:有排氣防風沙保護罩
太空衣:有氣閥、藍色、明顯和乾淨
加壓火星車:可容納4人,配有艙口,有設備和樣本品儲存室,車尾有拖吊/絞車設備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