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太陽探測器得到的數據與二十年前的理論一致 2020-05-012020-04-30 美國太空總署在2018年8月12日發射派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升空,前往太陽近距離探測和觀察太陽的外日冕。分析持續得到的數據,開始為太陽的磁場活動建立更清晰的圖像,可以增強我們預測對地球出現危害的太陽事件能力。… 繼續閱讀
中國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選址青海省海西州冷湖賽甚騰山 2020-05-012020-04-30 中國大視場巡天望遠鏡正式落地青海省海西州冷湖賽甚騰山天文台址。 大視場巡天望遠鏡口徑2.5米,採用主焦光學設計,提供大視場、高精度和寬波段巡天能力。配備大陣列7.5億像素拼接CCD探測器,具備強大的巡天能力,能夠每三晚巡天整個北天球一遍。… 繼續閱讀
研究發現太陽不如類似的恆星活躍 2020-05-012020-04-30 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的研究人員發表一項研究結果,他們首次將太陽與其它數百個自轉週期相似的恆星進行比較,大多數恆星顯示出更強烈的變化,顯示太陽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異常安靜階段。… 繼續閱讀
SWAN彗星已達肉眼可見的光度 2020-04-302020-04-30 今年3月25日發現的SWAN彗星(C/2020 F8),近日已經有南半球的觀測者報告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目前的視星等約5.5等。… 繼續閱讀
天文這一班:星空連連看 2020-04-30 線上教育資源平台 天文這一班 時間:2020.04.30(四) 10:00~10:45 地點:(網上講授) ●ZoomID: 244-922-6161… 繼續閱讀
美籍台灣天體物理學家馬中珮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2020-05-022020-04-29 根據台灣中央社新聞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包括美籍台灣女天體物理學家馬中珮等九位校內教職員,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American… 繼續閱讀
計算宇宙如何形成 2020-05-012020-04-29 宇宙中有大量星系,但它們在太空之中的分佈並不均勻,那麼宇宙中如此多的結構是如何形成和變化的?研究人員使用智利卡內基研究所(Carnegie… 繼續閱讀
美國太空總署首架火星直升機命名為「獨創號」 2020-04-302020-04-29 美國太空總署今日宣佈,採用「獨創號」(Ingenuity)作為首架嘗試在另一個星球上進行動力飛行直升飛機的名字。 美國太空總署早前向公眾徵求名稱的比賽,結果由阿拉巴馬州諾斯波特(Northport)市的一名十七歲高中女生雲妮莎·魯巴尼(Vaneeza… 繼續閱讀
銀河系會拋出自己的恆星嗎? 2020-04-302020-04-29 近日新的電腦模擬顯示銀河系會剔除星際塵埃,但在過程中這些塵埃反而聚集在一起,在星系暈中形成新的恆星。 銀河系的結構大致可分為旋臂構成的盤面、銀心與外圍的銀暈,大多數恆星都位在盤面與銀心,形狀看起來像顆荷包蛋。不過,在銀河系周圍的球形區域內還有一小部分恆星圍繞著中心旋轉、構成銀暈。在銀暈中的多數恆星軌道離心率極高,相對銀河系中心徑向移動幅度也大。天文學家長期以來認為這些恆星大多數來自墜入銀河系的矮星系,這些矮星系過去受到銀河系的重力吸引,最後像拖肥糖(toffee,台灣譯做:太妃糖)一樣被拉伸成長長的恆星串。… 繼續閱讀
你的天文館與萬維望遠鏡:天文館與萬維望遠鏡 自轉篇 2020-04-29 線上教育資源平台 你的天文館與萬維望遠鏡(WWT) 時間:2020.04.29(三) 20:00~20:45 地點:(網上講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