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激光冷卻氣體原子鐘實現預定科學目標


2016年9月25日,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運行軌道。由中國科學院牽頭負責的載人航天工程太空應用系統在天宮二號上開展了十四項高技術發展方向的太空科學與應用任務,其中包括世界首台太空運行的激光冷卻氣體原子鐘。在軌近兩年時間裡,冷原子鐘運行正常、狀態良好、性能穩定,完成了全部既定在軌測試任務,成功驗證了在太空環境下高性能冷原子鐘的運行機制與特性,同時實現了天穩7.2×10^-16的超高精度,將目前人類在太空的時間計量精度提高1至2個數量級,是基於冷原子的空間量子傳感器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太空超高精度時間頻率基準的重大需求以及未來太空基礎物理研究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繼續閱讀

追風者們尋找火星塵土飛揚的秘密


對於從環繞火星衞星收集數據觀察紅色星球的科學家來說,過去的一個月是一筆意外之財。火星發生了全球性的沙塵暴現像,一系列暴風雨造成的塵埃雲大到包圍著火星全球,這個現像每六到八年才會出現一次(約等於三到四個火星年)。但是科學家仍然不明白這些風暴為何或如何形成和發展。… 繼續閱讀

中國天文學家在雙星研究方面獲系列重要進展


雲南天文台雙星與變星研究團組錢聲幫研究員等人利用郭守敬望遠鏡的光譜巡天資料,對兩種不同類型的雙星(EA和EW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給出了一萬二千左右顆雙星的光譜型及恆星參數,首次顯示這兩類雙星的各種統計關係和演化聯繫,並給出了EW型相接雙星的新分類。… 繼續閱讀

小行星龍宮可能由天體碎片組成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新觀測顯示,小行星龍宮表面有大量巨大岩石,顯示龍宮可能是由宇宙中破碎天體聚集而成。

日本隼鳥二號探測器6月27日抵達龍宮上空二十公里處後,開始按計劃在這一預定觀測點進行拍照調查。最新獲取的圖像顯示,龍宮表面散佈著數百塊直徑超過八米的巨大岩石,其中最大的岩石直徑約一百三十米,而龍宮直徑僅約一公里。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龍宮由天體碎片聚集而成的一個證據。… 繼續閱讀

銀河系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終於找到了


密芝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科學家推斷,仙女座星系是我們最接近的大型星系鄰居,它在二十億年前切碎並蠶食了一個巨大的星系。即使它大部分切碎,這個巨大的星系留下了豐富的證據:一個幾乎看不見,大於仙女座星系本身的恆星光環,一個難以捉摸的恆星流和一個獨立的神秘M32星系。… 繼續閱讀

深圳批准投資十一億天琴計劃探測重力波


由中山大學牽頭建設的「天琴計劃」太空探測重力波的地面模擬裝置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獲深圳批准啟動。該裝置去年4月立項為教育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這是廣東省首個自主提出、自主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選址在中大深圳校區,建設總投資預算約為十一億元人民幣。… 繼續閱讀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