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美國計劃2033年登陸火衛一2039年登陸火星

登陸火衛一的構想
美國太空總署正在研製的重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簡稱 SLS)與獵戶座太空船成為未來載人深空飛行的主力。它們將在2033年把人類送上火衛一(Phobos),2039年送上火星。

在過去十年,美國太空總署一直致力於發展下一代載人航天工具,特別是在2011年太空穿梭機退役之後。最初在布殊(George Walker Bush)政府時期,美國太空總署發展人貨分離的戰神一號運載火箭(Ares I)與戰神五號運載火箭(Ares V),以此作為太空穿梭機與星座計劃的過渡。2010年4月的一次會議對原星座計劃做了全面修改,獵戶座太空船保留繼續研發,但是官方名字從最初的獵戶座乘員探索飛行器(Orion Crew Exploration Vehicle)變成了多功能載人太空船(Multi-Purpose Crew Vehicle),隨後又變成了獵戶座多功能載人飛船(Orion Multi-Purpose Crew Vehicle)。

2011年9月,在航天飛機退役後,美國太空總署公佈了新火箭的架構,並命名為太空發射系統。與戰神火箭人貨分離的發射方式不同,SLS將是人與貨物混合,也可以人與貨物分別發射的系統。自2011年開始,美國太空總署開始SLS火箭與獵戶座飛船的研發,並確定了21世紀最引人矚目的太空任務:在另一顆行星上實現載人登陸。自1964年水手四號抵達火星以來,人類使用無人探測器拜訪火星已超過五十年,但是機器終究代替不了人類,最終踏上這顆紅色星球的只能是人類自己。

今年7月美國太空總署舉辦的火星登陸擴展運動:SLS最新進度技術交流會的消息,不僅載人登陸火衛一與火星的目標日期已經敲定,SLS火箭支持這些任務所需的飛行速度與發射活動也已確定。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歐洲太空總署證實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由兩顆彗星相撞形成

兩顆彗星低轉速相撞產生彗星現在的形狀
歐洲太空總署羅塞塔計劃生育科學家證實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67/P Comet Churymov-Gerasimenko)是在太陽系早期由兩顆彗星在低轉速相撞產生了獨特的橡皮鴨子(rubber duck)的形狀。

科學家通過使用羅塞塔號太空船由2014年8月6日至2015年3月17日期間,以高分辨率拍攝彗核的地層物質分佈的圖像,明確顯示這顆彗星現時的形狀是由兩顆完全成熟,但是單獨形成的彗星,互相以低速碰撞形成。

【圖、文:節譯自歐洲太空總署網頁】

「化石」星系揭露大質量星系的形成與演化

橢圓星系恆星的年齡金屬量和鐵含量紅移演化
一隊來自蘇黎世瑞士聯邦技術研究所,以小野寺仁人(Masato Onodera)博士為首的國際硏究團隊,利用昴星團望遠鏡上的多目標紅外照相機與光譜儀(Multi-Object Infrared Camera and Spectrograph,簡稱 MOIRCS)觀測宇宙大爆炸四十億年後大量的死亡星系。他們發現這些星系內的恆星與本地看到的大質量橢圓星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另外他們還確定這些死亡星系的前身在很早的宇宙紀元中就已經在孕育恆星,拉開了這些大質量星系在一百一十億年的宇宙歲月中形成與演化的序幕。

【圖:日本國立天文台;文:林景明節譯自每日科學網頁】研究全文發表於7月30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

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彗核層狀結構似洋葱

似洋葱的彗核層狀結構
意大利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 of Padova)科學家馬修·馬斯朗尼(Matteo Massironi),昨日在在法國南特(Nantes)擧行的歐洲行星科學大會發表硏究報告,指出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彗核有清晰的不同物質層次,延伸彗星表面數百米的之下,形成有點像洋葱的彗核層狀結構。它的形狀是由之前獨立生長的兩顆洋葱狀結構的彗星,融合在一起。

【圖、文:節譯自歐洲太空總署網頁】研究全文將會刊登在稍後出版的《自然》期刊

美國太空總署加快研究從火星水資源提取氧氣和火箭燃料的方法

美國太空總署人類在火星探索的構想
火星上發現有流動的液態咸水,可以分解成為呼吸用的氧氣、飲用水和火箭燃料,大大減低人類到火星進行長期探索的成本。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現時需要加快研發一些新的科學設備,有效從火星上提取人類登陸火星,設立基地所需的的基本材料。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美國太空總署人類在火星探索的構想

比理論預期還大三十倍的黑洞

SAGE0536AGN 星系
英國基爾大學(Keele University)和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的天文學家Jacco van Loon等人,測量最近發現的一個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結果顯示其大小比根據現行星系演化理論所預期的還大三十倍之多,比周圍鄰近的其他星系的質量大很多。

這個星系編號為SAGE0536AGN,起初是由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在紅波段發現的。雖然它已經至少90億歲了,但它含有一個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簡稱 AGN),乃因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重力場非常強烈,使得周圍氣體被加速到極高速狀態而釋放大量能量,從而讓星系核心顯得異常明亮的結果。右圖中央呈現紅色外觀的星系便是SAGE0536AGN。

這些研究學者藉由測量SAGE0536AGN中心附近的氣體運動速度,確認這個星系中心的確有超大質量黑洞存在。利用南非大望遠鏡(Southern African Large Telescope,簡稱 SALT)觀測到星系光譜中的氫發射譜線因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之故而變寬,再由譜線變寬的程度可估算黑洞周圍氣體運動速度非常快,而這都肇因於黑洞的超大質量造成的超強重力場,所以可以經由氣體運動速度來估算黑洞質量,黑洞質量愈大,氣體運動速度愈快,氫發射譜線愈寬。由此得出的SAGE0536AGN超大質量黑洞約為3.5億倍太陽質量左右。

這些天文學家另外經由SAGE0536AGN星系內的恆星運動,得出SAGE0536AGN星系本身僅有250億倍太陽質量,約為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的70倍多。但是,從氣體運動實測所得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比理論上這樣250億倍太陽質量大小的星系所該擁有的超大質量黑洞還大了30倍左右。這就像是硬要把大象的腳塞進一般正常人穿的鞋子中一樣,按人類的正常思考模式,總覺得不太可能。

在一般星系中,黑洞成長的速率約與其宿主星系相當;但顯然SAGE0536AGN星系並非如此,有可能是黑洞成長速率遠大於宿主星系本身,也或許是黑洞雖在持續成長,但宿主星系成長卻突然因不知名原因中斷了。由於這個星系是偶然間發現的,或許還有更多類似的天體等待被尋獲,若然,屆時便可知SAGE0536AGN究竟是星系中的怪胎,還是單純的就是一種新類型的星系。

【圖、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相關論文發表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美國太空總署公佈面紗星雲最新奇幻照片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面紗星雲照片
美國太空總署上星期四(9月24日)公佈了一張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面紗星雲(The Veil Nebula)最新奇幻照片,畫面十分震撼。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這個星雲不同波長光譜的影像,分析來自星雲的發射,顯示存在著氧、硫、和氫;在X射線的天空它也是最大和最亮的一個特徵。

面紗星雲是在天鵝座的一團由高溫與電離的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雲,它構成了天鵝圈的可見部分,一個巨大但相對暗淡的超新星殘骸。來源的超新星爆炸大約發生在五月千至八千年前,從爆炸至今殘餘的物質大約涵蓋了直徑約3度的範圍 (大約6倍的月球視直徑,或36個滿月的範圍)。這個星雲的確實距離仍不清楚,估計大約是1,470光年。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哈勃太空望遠鏡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面紗星雲的立體視覺效果影片

http://youtu.be/27PErpOJ7VA

中國智利合作的天文數據中心開幕

數據中心剪彩儀式
中國科學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率先支持開展的合作項目《中智華為天文大數據中心》9月中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正式開幕。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中國駐智利大使李寶榮和聖塔瑪利亞理工大學(Universidad Técnica Federico Santa María))校長達西·福恩薩利達(Darcy Fuenzalida)共同為數據中心剪彩。

達西·福恩薩利達校長在講話中指出,智利的天文觀測資源十分豐富,預計在今後的十年內,智利將集中全世界七成的地面天文觀測資源。他認為,中智天文大數據中心可以促進聖瑪利亞理工大學的科研發展,還有望通過中心所提供的天文觀測數據共享惠及拉丁美洲的天文同行。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