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天文學家預測五年後有可能發生紅新星爆炸

電腦模擬兩星合併情況
KIC 9832227是一對位於天鵝座的密近雙星,距離地球約一千八百光年,它們的軌道週期接近11小時。按照目前的情況,美國卡爾文學院(Calvin College)的天文學家拉里·莫爾納(Larry Molnar)教授預測該系統兩顆恆星將在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之間合併,形成發光紅新星,並且有數個星期時間肉眼可見,最高可達到二等星亮度。

KIC 9832227的觀測資料顯示自2013年開始,兩者的軌道周期有逐漸縮短的情形。推測兩者外層大氣層互相影響時週期仍然會縮短,結局是兩顆恆星的核心部分合併,恆星合併時將會釋放極大量的能量。

【圖、文:節譯自卡爾文學院新聞公佈】研究全文將會刊登在《天體物理學報》

時鐘座NGC1448星系擁有活躍星系核

時鐘座NGC1448星系
美國太空總署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簡稱 NuSTAR)太空望遠鏡在X射線範圍的數據,證實時鐘座的NGC 1448星系是個擁有躍星系核的星系。這個星系內藏一個由氣體和灰塵掩蓋的超大質量黑洞。 從NuSTAR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簡稱 CXO)得到NGC 1448的X射線發射數據顯示,它好像IC 3639中超大質量黑洞 PIA21087一樣,必定有一層厚的氣體和灰塵,從我們的視線中將這個星系中的活躍黑洞隱藏起來。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從火星看地球和月球的樣子

在火星軌道上拍攝的地球和月球照片
美國太空總署發佈火星偵察軌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簡稱 MRO)在2016年11月20日利用衛星上的高解像度成像科學設備(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cience Experiment,簡稱 HiRISE)拍攝到的地球和月球照片,這張照片顯地球上一些令人驚嘆的細節,當時火星距離地球二億零五百萬公里。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中國前晚成功發射通訊技術試驗衛星二號

通訊技術試驗衛星二號發射情況
中國前晚(1月5日)半夜23時18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訊技術試驗衛星二號發射升空。

通訊技術試驗衛星二號,是新一代大容量通訊廣播試驗衛星,主要用於衛星通訊、數據傳輸等業務,並開展多頻段、寬帶高速率數據傳輸試驗驗證。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美國太空總署宣佈兩個研究早期太陽系的探測計劃

畫家筆下的靈神星太空船
美國太空總署1月4日宣佈於2021年和2013年分別進行發射兩艘無人駕駛太空船,進行小行星探索任務,目的是研究太陽系歷史中最早的時期。

這兩個計劃分別稱為露西(Lucy)和靈神星(Psyche),是美國太空總署想要詳細了解太陽誕生後不到一千萬年的狀況。

露西探測任務是以1974年埃塞俄比亞發現的著名古人類化石命名,這個任務包括發送一兩艘無人駕駛太空船,前往研究木星的特洛伊(Trojan)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是太陽系歷史早期的遺跡。因為特洛伊是原始物質的殘餘物,它們保留著太陽系歷史的重要線索。

靈神星探測任務的目的是探索巨型金屬小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距離太陽的三倍左右。大多數小行星是岩石或冰組成,但是靈神星主要由鐵和鎳構成,與地球的核心類似。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認為靈神星可能是一顆早期行星的核心,這顆早期行星像火星一樣大,但是由於數十億年前的猛烈碰撞,導致其岩石外層脫離。該任務將幫助科學家了解太陽系早期歷史中,行星和其它天體如何形成分層的,如地核、地幔、地殼。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科學家計劃在火星車裝自拍杆探尋神秘生命

火星生物學探測車機械手臂裝配帶有鏡子的自拍杆
英國科學家提出了搜尋火星生命的一個新策略,就是利用機械手臂裝配帶有鏡子的自拍杆,在火星表面進行探索。這種攜帶太空自拍杆的有輪機械裝置叫做火星生物學探測車,計劃2020年發射抵達火星表面。

這一太空任務是由歐洲太空總署負責的,但是自拍鏡的設計和研製是由亞伯大學(Aberystwyth University)科學家來完成。火星生物學探測車通過在火星表面之下挖掘兩米深,可用於搜尋構造生命的有機分子,之後使用特殊設備分析樣本。 火星生物學項目研發涉及了上千位科學家,但是當前面臨著大約28.6億港幣(新台幣116.8億元,人民幣25.3億元)的資金短缺。

【圖:亞伯大學;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F5l7o2gRn0

快速電波爆發研究進展獲重大突破能夠準確測量位置與距離

特大天線陣正在取得快速電波爆發精確位置的情景
天文學家首度獲知「快速電波爆發」在天空中的精確位置了。「快速電波爆發」是種神祕的電波脈衝,此類天體的其中一個,經取得「距離」及「源自哪個星系」後,已排除與快速電波爆發來源無關的一些解釋。台灣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資深研究天文學家杰弗里·鮑爾(Geoffrey Bower)用「特大天線陣」捕捉到歷時僅百萬分之一秒的快速電波爆發事件,這種相關技術及方法,花了我們好幾年的時間去研發,帶來本次取得快速電波爆發前所未有精確位置的突破進展。

【圖、文:節錄自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1月5日新聞公佈】

中國繪製一比二百五十萬比例的全月球地質圖

月球地形圖
2016年12月,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五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月球及地質科學領域相關專家,在長春召開月球地質圖實施方案研討會,為繪製月球地質圖和構造綱要圖制定標準。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表示,項目的主要任務是繪製一比二百五十萬的全月球地質圖及分圖。全月球地質圖是一張涵蓋了全月球的地質、構造、岩石類型等要素時空分佈信息的綜合性圖件,反映月球從古到今的演化過程。分圖就像是地球的鐵路路線圖、航空路線圖一樣,反映了某項信息,對於月球而言就是構造綱要圖、岩石類型分佈圖等。

繪製月球地質圖主要依靠已升空的繞月衛星提供的相關數據和圖像。不同於繪製地圖,可以實地考察任何區域,月球表面只有有限的著陸點數據,月球圖繪製工作重點要依靠前期地學知識對月球衛星和著陸點數據進行科學分析。項目計劃於2018年繪製出草圖,2020年前正式出版發行。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坪井正紀發現后髮座超新星

坪井正紀拍攝的后髮座座超新星發現照片
日本廣島縣坪井正紀於12月30日18時10分(世界時)在后髮座的星系邊緣發現一顆16.6等的超新星侯認體,該天體春分點2000.0的位置如下:

赤經12時54分42.60秒
赤緯+28度56分26.00秒

中國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光學望遠鏡經分光光譜觀測,確認這是一顆IIP型超新星,目前獲得編號SN 2016jfu。

這是坪井正紀今年以來發現的第12顆超新星。

【圖:坪井正紀;文:節譯自日本天文藝術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板垣公一發現天秤座超新星

板垣公一拍攝的天秤座超新星發現照片
日本山形縣板垣公一於12月23日20時30分(世界時)在天秤座的星系邊緣發現一顆15.2等的超新星侯認體,該天體春分點2000.0的位置如下:

赤經15時23分19.79秒
赤緯-04度09分19.50秒

美國基特峰天文台光學望遠鏡經分光光譜觀測,確認這是一顆Ib型超新星,目前獲得編號SN 2016jag。

這是板垣今年以來發現的第8顆超新星,到今年12月底為止,他總共發現了122顆超新星。

【圖:板垣公一;文:節譯自日本天文藝術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