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獵鷹九號火箭再次成功降落海面回收

獵鷹九號火箭降落海上回收台時情況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今日香港時間凌晨1時54分,利用獵鷹九號火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Vandenberg)空軍基地,將十顆低軌道通訊衛星送上太空,再次成功把火箭降落在太平洋中一艘由平底駁船改裝的火箭回收降落台。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成功在陸地和海上回收獵鷹九號火箭,除了減輕火箭發射成本,還能將類似技術應用在登陸火星之上。該公司計劃2018年發射新一代稱為「紅飛龍」太空船前往火星。

【圖:太空探索科技公司;文:節譯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日本小型火箭昨日試射失敗

SS-520四號火箭發射情況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昨日香港時間7時33分,在鹿兒島內之浦發射場發射SS-520四號小型火箭,原定要將一顆重三公斤的微型試驗通訊衞星送入太空軌道,但火箭在升空後不久出現通訊異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緊急終止任務,火箭隨後跌入日本東南方海上的安全區域。

SS-520四號小型火箭長9.54米,直徑只有0.5米,重約2.6公噸,是世界上能夠發射衞星的最小型火箭。這款小型火箭利用了市面上可以現成購買的零件裝配而成,開發和發射成本只需五億日圓(大約三千四百萬港元;台幣一億三千九百萬元;人民幣三千萬元),只相當於中型運載火箭成本的十分之一。

【圖、文:節譯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網頁】

中國天文學家獲取昴星團成員星的黑子參量

昴星團成員星的黑子面積
恆星黑子是晚型恆星光球磁活動現象的主要代表,它的面積、溫度分佈形態反映了恆星內部及光球表面的磁場強弱及結構,在晚型恆星發電機理論研究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獲取恆星黑子參量的傳統方法(如光變曲線反演、多普勒成像等​​技術手段)對望遠鏡觀測時間以及觀測目標亮度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且由於僅對分佈不對稱的黑子敏感因此傳統方法通常會低估恆星黑子的規模。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房祥松等人利用郭守敬望遠鏡 DR2數據,基於綜合光譜的TiO分子帶光譜特徵,獲取昴星團(Pleiades)內三百多顆成員星的黑子規模(覆蓋因子)。他們的研究顯示年輕的晚型恆星上會存在很大規模的黑子,且其黑子規模與恆星自轉之間存在相關性,尤其是快速自轉的恆星上其黑子規模存在飽和行為。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加州理工學院新設備用來拍攝宇宙網狀結構

在無塵靜室作最後測試的凱克宇宙網狀結構攝影機
在宇宙中,星系之間有一種巨大的氣體網狀結構連接著。本月12日清晨,一台為拍攝這種氣體網狀結構而設計的攝影機從洛杉磯飛往夏威夷,它將安置在凱克天文台上,發揮它的功效。

這台儀器稱為凱克宇宙網狀結構攝影機(Keck Cosmic Web Imager,簡稱 KWI),由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克里斯托佛·馬田(Christopher Martin)領導的團隊進行設計與製造。它將是世界上用於拍攝宇宙天體光譜圖像最好的設備之一。詳細的圖像,令其中每個像素都可以在可見光的所有波長中進行觀察。這樣高解析力光譜信息可以令天文學家能夠以過往不可能的方式去研究許多天體的成分,速度和質量。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加州理工學院新聞公佈】

宇宙網狀結構攝影機是一種高度靈活的儀器,用來聚焦於夜空中復雜的擴展物體的科學研究,包括測繪宇宙中大規模結構的架構。 宇宙網狀結構攝影機的獨特性和多功能性,配合最精湛的望遠鏡和地球上的網站,確保它未來幾十年,對宇宙結構深入了解有新發現。

【補充資料:凱克天文台】

台灣清華大學增設天文物理分組讓對天文有興趣的高中生提早入門

國立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
台灣天文研究近20年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天文專才供不應求,有必要從大學開始重點培養,清華大學2017學年將在物理系增設天文物理分組,讓對天文有興趣的高中學生提早入門,有機會跟著教授到智利沙漠,用全球最大的陣列射電望遠鏡探測太空。

【圖:國立清華大學;文:綜合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郭守敬望遠鏡數據集正式發佈

先導巡天及正式巡天前四年的天區覆蓋圖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郭守敬望遠鏡一期正式巡天第四年觀測於2016年6月結束。經過近半年來緊鑼密鼓地數據處理及質量分析,2016年12月31日,包含先導巡天及正式巡天前四年的郭守敬望遠鏡 DR4數據集正式發佈,供天文學家使用。

郭守敬望遠鏡DR4包括3,454個觀測天區(天區覆蓋圖如圖1),共發布了768萬條光譜,其中高質量光譜數(S/N>10)達到了621 萬條, 遠遠超過世界上其它巡天項目獲取的光譜數總和。另外,發布數據中還包括一個420萬條恆星的光譜參數星表,這已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恆星參數星表。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月球比的科學家原先估計古老數百萬年

太陽神十四號太空人在月球上收集岩石樣本
一組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行星與太空科學系地球化學家梅蘭涅·巴柏尼(Melanie Barboni)領導的研究團隊,根據對太陽神十四號任務於1971年帶回地球稱之為鋯石(zircon)的月球礦物質進行分析,認為月球的年齡至少有45.1億年,比原來科學家預計的早古老四千萬年到一億四千萬年。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林景明節譯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新聞公佈】研究論文發表於本月11日出版的《科學進展》期刊

鋯石是一種天然礦物,化學成份為矽酸鋯(Zirconium Silicate)

香港天文學會四十三屆第一期會訊已經出版

香港天文學會四十三屆第一期會訊封面
香港天文學會四十三屆第一期期會訊已經出版,內容包括:

第四十三屆委員會介紹
2017年香港可見天文現象(余惠俊)
Interview with Shaw Prize winner(梁振聲)
Yunnan-Hong Kong 望遠鏡(徐坤甫)
雲南高美古麗江觀測站(鄧鋭禎)
一至三月星空(涂婉怡、陳鋒濠)
月球上有那些中國名?(朱永鴻)
圖片專題略影(吳偉堅)

【圖:香港天文學會】

科學家稱月球由地球遭多次撞擊而誕生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2009年6月拍攝的月球照片
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科學家拉盧卡·魯富(Raluca Rufu)星期一(1月9日)表示,地球於形成初期遭多次撞擊而產生大量碎片,這些碎片經歷長時間聚合後,才形成現今的月球。

以往科學界主流理論是地球遭受大如火星的天體撞擊,兩者物質互相融合而誕生月球。但科學家發現,若理論屬實,月球應僅有約五分之一物質來自地球,但事實是組成月球的物質與地球幾乎完全一樣。

魯富團隊利用近千次電腦模擬撞擊,模仿地球於形成初期遭多個微行星撞擊後的結果,顯示地球每次遭撞擊都會產生大量碎片,碎片不斷經過聚合過程,最終形成月球。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期刊

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航行者太空船經過星際空間地圖

畫家筆下的航行者太空船
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航行者太空船經過星際空間地圖,為規劃未來星際任務打下基礎。美國太空總署的兩艘航行者(Voyager)太空船駛入星際空間,它們正在進入一片神秘而復雜的領域。

航行者太空船並非處於一個完全未知的版圖中。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資料揭露航行者太空船前方的道路,並沿著它們的路徑顯示豐富氫氣雲的存在。這項工作是兩個最著名的太空探索任務的結,同時前所未有地瞥見了恆星之間的區域。

兩艘航行者太空船均於1977年發射升空,任務是探訪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航行者一號太空船在2012年進入星際太空,與地球距離超過二百億公里。航行者二號太空船仍然位於太陽系邊緣,與地球距離超過一百七十億公里。

【圖、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