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附近有一顆超級岩石系外行星 2016-11-20 加拿大宇宙研究所和拉古納大學(Universidad de la Laguna)的博士學生亞歷杭德羅·蘇亞雷斯·馬斯卡連奴(Alejandro… 繼續閱讀
科學家從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發現乾冰 2016-11-20 意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Istituto Nazionale di Astrofisica,簡稱 INAF)科學家從歐洲太空總署彗星探測太空船「羅賽塔號」上得到可見光和紅外熱成像光譜儀的光譜數據發現,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表面有從未在彗星上看到乾冰(dry… 繼續閱讀
物理學家稱外星生命或化身為量子態藏身於宇宙各個角落 2016-11-20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天體物理學家凱勒布·沙夫(Caleb Scharf)認為,宇宙的物理法則並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他指出,宇宙也許由外星文明的共同智慧所主導。它們發展得極為先進,甚至可以把自己轉化為量子態,從而讓自己隱身於基礎物理之中。… 繼續閱讀
美國太空總署發表穀神星上擁有亮斑的隕石坑詳細特徵 2016-11-20 穀神星北半球最突出的特色,是就是擁有亮斑的歐卡托(Occator)撞擊隕石坑。隕石坑闊九十二公里,深四公里,有證據顯示最近仍然有地質活動。… 繼續閱讀
美國太空總署今早成功發射能力最強的氣象衛星 2016-11-20 美國太空總署和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共同開發的新一代R系列地球同步軌道環境衛星(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繼續閱讀
零距離科學2 – 尋找重力波(重播) 2016-11-20 在2014年初,一群科學家認為他們找到了宇宙在誕生一刻急速膨脹的證據——來自大爆炸的重力波。若這屬實,便能證明「暴脹理論」,更有望問鼎諾貝爾獎。然而,科學界其他專家馬上反覆分析他們的數據,並提出各種質疑。… 繼續閱讀
18年前國際太空站第一個部件曙光號功能貨艙發射升空 2016-11-20 1998年11月20日國際太空站第一個部件曙光號功能貨艙發射升空到2010年6月太空站已經在軌道上環繞地球運轉了66000圈,預計其將運作至2015年或以後。國際太空站原計劃在2020年後結束使命,脫離軌道,直接墜入大海。負責國際太空站與地面之間運輸的飛行器有聯盟號、進步號、自動運載飛船、H-II、龍飛船、發現號太空穿梭機、奮進號太空穿梭機等。目前國際太空站仍在建設之中,最多可承載六名乘員,大部分實驗設施也已經投入使用。… 繼續閱讀
會址開放 2016-11-20 會址:九龍觀塘創業街36號 華基中心610 室 電話: 2547 4543 開放時間:逢星期日下午二時至五時 會員可於開放時間上會借閱天文書籍、天文期刊及天文雜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