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今日中國首顆具有真正嚴格意義的科學實驗衛星升空


2003年12月30日,中國首顆具有真正嚴格意義的科學實驗衛星「探測一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探測一號」衛星中國與歐洲太空總署的合作項目,主要任務是探測近赤道區磁場和粒子時空變化規律,分析由於太陽活動引起近地空間各種干擾活動的發生和發展規律。是中國第一次發射高軌道衛星。這次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高水平的太空物理與環境探測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繼續閱讀

廣義相對論100年 – 由黑洞到重力波


自從於2016年2月發現重力波,廣義相對論於發表近100年後,最後一個重要預測已獲得證實。這個課程會為學員提供講座、天象節目,以及讓學員學習有關相對論的專題研習,範圍涵蓋黑洞、類星體、宇宙大爆炸理論、暗物質及重力波。此外,實習環節﹙應用天文儀器、觀星、到訪觀測站、分析天文數據﹚可讓學員獲得基本知識、技術和經驗自行進行天文探究。… 繼續閱讀

荷蘭天文學家施密特誕辰


馬爾滕·施密特(Maarten Schmidt,1929年12月28日-)荷蘭天文學家,1956年在萊頓天文台獲得博士學位。1959年他遷往美國並進入加州理工學院任職。一開始他的研究是關於星系動力學和質量分佈的理論。在這個時期要注意的是,他提出了涉及在星際雲氣中恆星形成率和星際物質密度相關的施密特定律。接着他開始研究無線電波源的光譜。1963年他使用帕洛馬山天文台著名的200英寸的反射望遠鏡確定一個可見光下的天體就是電波源3C… 繼續閱讀

德國天文學家刻卜勒誕辰


約翰內斯·刻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刻卜勒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最為人知的成就為刻卜勒定律,這是稍後天文學家根據他的著作《新天文學》、《世界的和諧》、《哥白尼天文學概要》萃取而成的三條定律。這些傑作對牛頓影響極大,啟發牛頓後來想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