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指小行星碰撞地球前恐龍就已緩慢衰亡

畫家筆下的恐龍骸骨
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六千六百萬年前,在恐龍滅絕之前一段很長時間,恐龍的數量已經減少。研究人員表示,事實上恐龍在滅絕之前其數量下降已有數千萬年之久,由於缺少生物多樣性以及小行星災難性碰撞事件,最終導致恐龍滅絕消失。然而許多人認為恐龍在小行星碰撞之前的健康良好,但是最新分析指出,在小行星碰撞之前恐龍數量下降已有五千萬年。… 繼續閱讀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分子雲與恆星朝向銀河平面形成

成分雲的速度場分佈和三個殼層結構
紫金山天文台「銀河畫卷」計劃銀河平面分子譜線巡天團隊對銀河平面(216.25°≤l≤218.75°,−0.75°≤b≤1.25°)範圍內共約3.75平方度的天區進行了觀測,並結合紅外線衛星和毫米波塵埃連續光譜檔案數據,研究了其中分子雲的物理性質以及與之成群的恆星形成。… 繼續閱讀

太陽觀測衛星捕捉到觸發太陽閃焰的電流片

太陽閃焰的電流片
太陽閃焰是太陽大氣中強烈的爆發現象。現行理論認為閃焰之所以發生,是當複雜的磁場突然且猛烈的磁重聯(magnetic reconnection)過程將磁能轉換成光和熱;不過這個過程的特徵很難偵測到,所以一直沒有直接證據予以證明。在2013年12月一場太陽閃焰中,有3架不同波段的太陽觀測衛星捕捉到電流片(current… 繼續閱讀

零距離科學 – 登陸火星(重播)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已經為殖民火星做好準備。我們的火星越野車早已在登陸其表面進行探索,評估人類在火星定居的可能性。到底我們何時才能夠親身抵達這個紅色星球?自1960年起,人類已進行47次探索火星的任務,最近一次的成就是好奇號計劃。科學界一致認為,火星是生命的新領域。火星地底仍有液態的水嗎?可以供生物居住?人類在這種惡劣的環境,如何才能生存?本節目帶領觀眾,跟隨美國太空總署及歐洲太空總署的科學家的步伐,一起探索宇宙,喚起人們對外太空生物的好奇心以及星際殖民的夢想。… 繼續閱讀

零距離科學2 – 做個太空人(重播)


在2015年12月15日,添‧皮克(Tim Peake)升上太空,成為了首名登陸國際太空站的英國太空人。

在過去兩年,添一直有為自己拍攝影片,記錄自己將要面對的危機,如何接受嚴格密集的訓練,以及過程中承受的壓力。節目攝製隊還訪問了他的妻子和兒子,見證他們如何送別即將踏上太空之旅的添‧皮克。… 繼續閱讀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