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發現神秘快速射電爆發的詳細記錄

畫家構思的快速射電爆發到達地球
快速射電爆(Fast Radio Bursts,簡稱FRBs)是一種短暫而輝煌的宇宙無線電爆發,自從近十年前報道以來,已經令天文學家困惑不已。雖然它們似乎來自遙遠的宇宙,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更多事件揭示更多關於快速射電爆何地如何產生的詳盡細節。… 繼續閱讀

阿爾瑪捕獲隱匿於暗物質中的怪異嬰兒星系

怪異星系
一個由梅畑豪紀(日本學術振興會的博士後),田村陽一(東京大學)助教,河野孝太郎(東京大學)教授等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阿塔卡瑪毫米波/亞毫米波射電陣列對寶瓶座SSA22天區做廣泛的觀測,捕獲一羣怪異的嬰兒星系,它們距離地球有115億光年。研究團隊發現這些星系似乎位於暗物質長絲交界處,支持了暗物質集中區域形成怪異星系的模型。這些發現不僅令全面了解暗物質分佈與怪異星系的關係邁出重要的一步,也有助於了解這些怪異星系的形成以及如何演化形成橢圓星系。… 繼續閱讀

水星弱磁場能否阻擋太陽風的入侵

近水星太空磁層頂位置的三維分佈
在太陽系內禀偶極磁場行星中,水星的磁場最弱,僅為地​​球的~1%。水星軌道處強太陽風驅動和弱行星磁場相互作用形成太陽系中尺度最小且動力學特徵最活躍的行星磁層空間。其磁層大小僅為地球的~5%,一般被稱作迷你磁層。迷你磁層能否像地球磁層一樣足以阻擋太陽風的入侵?太陽風粒子入侵轟擊水星的直接後果是在水星表面發生離子濺射、電荷交換等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從而改變風化層的物理化學特性、外逸層環境乃至整個行星空間環境的變化。經過長達四十年的科學爭論,這一重要的行星空間科學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當前,不同學者從理論上進行分析計算得到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結果。… 繼續閱讀

海底熱液系統矽質脈裡的絲狀鐵氧化細菌化石

奇格布拉克組矽質脈的海底熱液系統棲息模式
極端環境裡的微生物有助於認識早期地球生命演化。地質歷史時期多種環境裡時有報導形態獨特、易於識別的絲狀微結構。這些絲狀體通常被認為與微生物(如鐵氧化細菌、古菌、真菌或其它未知生物)有成因聯繫。至今為止,由於熱液脈形式產出的微生物鮮有報導,因此人們對其生存條件、礦化過程等知之甚少。… 繼續閱讀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