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現氧氣起源新機制

氧氣起源新機制
在早期大氣環境中存在較多的二氧化碳和低能量電子,田善喜研究組提出這些二氧化碳分子可以捕獲低能電子,而後可能發生兩種解離反應,即產生碳原子負離子和自由氧原子或者氧分子。他們利用自主研製的負離子速度時間切片成像譜儀,檢測到上述兩個反應通道,並進一步闡述了各通道所佔比例隨電子貼附能量變化的原因,以及作為產物的自由氧原子和氧分子在早期大氣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繼續閱讀

航天科技2016年全年宇航發射將首超20次

畫家筆下的天宮二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透露,今年該公司計劃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飛行試驗任務、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等的二十餘次太空發射任務。是中國年宇航發射次數首次突破二十次。… 繼續閱讀

韓國計劃在2016年發起月球探索項目

韓國的羅老號運載火箭發射情況
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消息稱,韓國計劃在2016年發起月球探索項目,使登陸器在2020年登陸月球。

該部門在2016年為該1.69億美元的項目撥款超過1,700萬美元。該項目第一階段為2016至2018年,計劃發射一顆月球軌道衛星,隨後項目第二階段將使用獨立研發的運載火箭發射登陸器。… 繼續閱讀

恆星年齡時鐘需要重新校準

太陽圖像
一個以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珍妮弗·范·薩德斯(Jennifer van Saders)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最近發展回轉年代學方法(Gyrochronology),認為判斷比太陽年老於恆星的年齡,選取的標準需要重新校準。這是基於年老恆星自旋帶來的新啟示,自旋速率是了解恆星年齡的一個窗口之一。他們的發現也顯示我們的太陽可能處於磁場轉型中。… 繼續閱讀

美國太空總署研發立體打印陶瓷用於新太空船隔熱系統

立體打印陶瓷可以抵受高溫燃燒
美國太空總署目前正在研發下一代太空船技術,利用立體打印技術來生產隔熱陶瓷。

眾所周知,航天飛機再入返回大氣層時會遇到極端高溫環境,陶瓷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材料,通常被用於航天飛機熱屏蔽系統隔熱,但是該材料比較易碎,開裂後需要經常更換。近日,美國太空總署正在研發通過立體打印技術來生產隔熱陶瓷。… 繼續閱讀

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拍攝一個壯觀絢麗的合併星系

正在合併中的NGC 6052星系
哈勃太空望遠鏡廣域行星相機二號拍攝到NGC 6052星系,該星系距離地球2.3億光年,位於武仙星座中。

人們最初可能認為這是一個反常的星系,但事實上它是處於形成階段的新星系,兩個單獨星系通過引力吸引,逐漸聚集在一起,最終發生碰撞,目前我們看到的是兩個星系碰撞合併的一個星系結構。伴隨著星系逐漸合併,一些恆星將脫離原始軌道進入新的軌道位置,目前這個新星系處於較高的混沌狀態,最終新星系將形成一個穩定外形,它與這兩個原始星系都不相同。… 繼續閱讀

微重力透鏡下的愛因斯坦十字

愛因斯坦十字
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Universitat de València)天文物理學家E. Mediavilla等人精確測定了五十億光年遠的黑洞旁繞行的天體。這個工作的困難度,相當於從十萬公里之外測量一歐元硬幣上的起伏那般不易。… 繼續閱讀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