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學家提出兩類木星環流形態


透過望遠鏡看過木星的人都會對木星表面靚麗的條紋結構所驚嘆。其實,木星條紋是沿著緯線方向橫掃木星全球的大氣環流,風力強勁(高達每秒120米)且持久。與木星相比,地球大氣環境要平靜許多。木星與地球在大氣動力學特徵上的巨大反差雖在情理之中,但原因卻也十分複雜。木星是顆典型的氣體行星,它的外層大氣與內部結構之間缺乏清晰的物理界面,因此大氣環流是受到內部流體運動影響的。謎團的關鍵就在於這種“影響”究竟是通過怎樣的機制產生。這個問題的答案甚至關係到木星內部結構、化學成分分佈、磁場產生過程乃至內核的一些物理性質,不可謂不重大。…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利用郭守敬數據理解類太陽系的行星系統普遍性


自從2009年美國太空總署的刻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升空以來,人類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令人意外的是,絕大多數的這些系外行星與太陽系已知行星很不一樣。這些系外行星大小介於地球和海王星之間,軌道周期一般在一百天以內,而這些稱為超級地球的行星並不存在於我們太陽系。相比較而言,太陽系的八大行星要有些太小,有些離主星太遠。那麼,太陽系難道是行星系統裡的一個另類?… 繼續閱讀

美國太空總署今日下午成功發射太陽探測太空船


美國太空總署帕克號(Parker)太陽探測太空船今日香港時間15時31分成功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升空。帕克號的目標是飛往太陽的大氣層(日冕),靠近太陽進行觀測。太空船將會穿過日冕,讓船上的探測器材觀察到太陽物理學家尤金·帕克(Eugene…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首次在宇宙中探測到放射性分子


一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在宇宙中明確探測到一種放射性分子,且這種分子可能是因兩顆恆星相撞而飛濺到星際空間的。這種放射性分子為氟化鋁,包含鋁的放射性同位素「鋁-26」。他們藉助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次毫米波陣列射電望遠鏡(Atacama…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捕捉到一顆流浪行星


天文學家對太陽系外一顆名為SIMP J01365663+0933473的巨大的自由流浪的行星,進行了首次射電望遠鏡探測。這顆行星,質量比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還要大上十幾倍,而且擁有驚人的強磁場。天文學家利用美國的超長基線陣列天文台探測到了這顆行星。… 繼續閱讀

日本硏究團隊一次過驗證四十四顆系外行星


一組以東京大學約翰·利文斯頓(John Livingston)硏究生為首的國際天文學團隊,利用美國太空總署的刻卜勒太空望遠鏡和歐洲太空總署的蓋亞太空望遠鏡以及美國地面望遠鏡的數據的綜合資源,發現及確認四十四顆系外行星的存在,並且描述了它們的各種細節。… 繼續閱讀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