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天文學家確定銀河系內可能是最年輕的超新星遺骸

銀河系超新星遺骸 G1.9+0.3
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太空總署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於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卡爾央斯基甚大天線陣(Karl G. Jansky Very Large Array)獲取的觀測數據,確定了銀河系內可能是最年輕的超新星遺骸G1.9+0.3。他們使用一項新技術,也能用來理解其他Ia型超新星,天文學家可以利用這類恆星計算宇宙的膨脹速率。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林景明節譯自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網頁】

日本計劃在太空培養肝臟細胞源

送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上太空試驗的工作流程
日本研究人員計劃於2018年將初期肝臟組織肝芽送上國際太空站,希望利用太空微重力環境培育出能用於移植的肝臟組織。

橫濱市立大學研究人員已成功利用人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縮寫 iPS)培育出了初期肝臟組織肝芽,但由於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培育出的肝芽難以立體成型,很難得到大小可用於移植的肝臟組織。

研究人員把目光投向太空。他們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合作,計劃於2018年將0.2毫米大小的肝芽送上國際太空站,在日本希望號實驗艙中培養觀察。如果肝芽能在微重力環境下長大成型,可能將其運回地球並進行動物移植實驗。

研究人員希望利用太空微重力環境研發人工培育臟器的新技術,為將來在地面培育可用於移植的髒器提供參考。研究負責人谷口英樹教授表示,希望這項計劃成為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培育複雜臟器的第一步。

【圖:橫濱市立大學;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人類第一個環繞月球的飛行器月球十號發射五十週年

月球十號
五十年前1966年3月31日,蘇聯發射人類第一個環繞月球的飛行器月球十號(俄文:Луна10),同時也是人類第一個環繞其他天體的飛行器。月球十號攜帶的圓柱形月球衛星重254千克,直徑約75厘米,高1.5米。衛星裝備包括磁力計、伽馬射線頻譜儀、離子收集器壓電測量儀、紅外探測器、低能x射線質子測量設備等裝置。

【圖: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文:維基百科】

美國科學家計劃將真菌送上太空

送往國際太空站的小巢狀麴菌儲存箱
美國南加州大學3月28日宣佈,該校科學家將與美國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同行合作,把小巢狀麴菌(Aspergillus nidulans)這種真菌送到國際太空站,以便研發新藥。

該校在一份聲明中說,按計劃,4月8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的飛龍號貨運太空船將運送實驗用的小巢狀麴菌至國際太空站。在太空高輻射、微重力的環境下,一些真菌將產生次級代謝物。

次級代謝物不僅對真菌自身生長繁殖起到重要作用,還可以用於製藥。青黴素等抗生素就是次級代謝物,它在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繁殖過程中產生,能夠殺滅或抑制其他微生物。

【圖:南加州大學;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木星大紅斑顏色可能由宇宙射線造成

木星大氣層上的大紅斑
木星大氣中持續旋轉的特徵性標誌被貼切地稱作大紅斑。它大到足以將地球吞沒。最新研究顯示,大紅斑可能從硫化物中獲得了一些與其同名的顏色,而這些硫化物是在宇宙射線和紫外線輻射這顆行星雲層中的常見物質時產生的。

這種化合物:硫化銨通常是一種晶瑩剔透、沒有顏色的固體。在木星大氣層高處的常見條件下,它或者形成冰粒的核心,或者形成其它顆粒物上的結霜塗層。

新研究發現,當硫化銨被高能宇宙射線轟擊時,它會分解成若干種化學榴霰彈片,包括帶有負電荷的S3和S6離子。

研究人員表示,照射該物質的紫外線可能產生了相同的分解產物。他們對在實驗室中轟擊獲得的物質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這種混合物能強烈地吸收藍色、紫色以及近紫外線波長的光線(300至500納米),留下的則是相對較高比例的來自被反射光線中可見光譜中心和紅端處的波長。

由於研究在實驗室中進行,其測量的吸收光譜無法同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儀器觀測到的結果進行精確匹配,因此不排除諸如甲烷等其他大氣成分吸收光線導致了大紅斑現有顏色的可能性。研究人員表示,其他常見木星氣體的測試可能有助於更好地重現天文學家實際觀測到的波長分佈。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國際太陽系研究》雜誌

業餘天文愛好者捕捉小行星撞擊木星現象

3月17日拍攝到木星瞬間出現亮點
奧地利的業餘天文愛好者格里·簡包華(Gerrit Kirnbauer)和愛爾蘭的業餘天文愛好者約翰·麥基翁(John Mckeon)在3月17日香港時間8時18分拍攝到木星表面出現一次閃光,可能是一顆小行星或一顆彗星撞擊到木星表面出現爆炸的現象。從錄影到的畫面可以看到在木星邊緣,近北赤道帶的大氣層頂出現由撞擊帶來了巨大的閃光。

事件令人想起舒梅克-李維九號(Shoemaker-Levy 9)彗星在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開始以每小時21萬公里的速度陸續墜入木星大氣層,撞向木星的南半球,形成了彗星撞木星的天文奇觀。

【圖:約翰·麥基翁;文:節譯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約翰·麥基翁有關的縮時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kDInn_pHE

中國成功發射第二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

今日凌晨第二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情況
中國今日凌晨4時11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二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這顆衛星屬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飛行軌測試後,與其它軌道上的北斗導航衛星共同提供服​​務,將會進一步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強化系統服務能力。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25次飛行。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美國太空總署選定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領銜研製下一代行星發現者

新儀器將會安裝在三校一台聯盟望遠鏡之上
近日由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天文系與物理系助理教授蘇維拉·馬哈德凡(Suvrath Mahadevan)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激烈的全國比賽後脫穎而出,得到美國太空總署天體物理學部選定研製價值一千萬美元,用來檢測系外行星的尖端儀器。當儀器在2019年研製完成時,將會成為美國太空總署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合作的系外行星觀測研究計劃的核心部件。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新聞公佈】

三校一台聯盟(WIYN Consortium)包括的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印第安納大學 (Indiana University),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以及國家光學天文觀測台 (National Optical Astronomy Observatories)。

美太空總署推遲小行星重新定向任務太空船的發射日期

畫家筆下小行星重定向任務的機械臂
美國太空總署最近決定將小行星重定向任務(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簡稱 ARM)無人駕駛太空船的發射日期推遲至2021年底,以便開展任務概念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小行星重定向任務項目主管米歇爾·蓋茨(Michele Gates)在美國太空總署諮詢委員會的載人探索與運行分委員會的會議上表示,推遲小行星重定向任務是為了在開展太空船平台的前期設計研究工作,可以在評審前開展更多的設計工作。但是推遲也將影響小行星重定向任務載人任務的發射日期。

蓋茨稱,該推遲決定將延長正在進行的第一階段計劃的完成時間。 第一階段將於2016年夏季結束,接下來是關鍵決策點,美國太空總署也將延長隨後開展的第二階段。

根據新的時間表,小行星重定向任務的發射日期將從原計劃的2020年12月推遲至2021年12月,小行星重定向任務載人任務日期也隨之推遲至2026年12月。修改後的時間表可為美國太空總署提供更多的時間,用於開展小行星重定向任務太空船及其關鍵技術的前期研究。

該推遲決定不會影響小行星重定向任務的經費預算,整個任務總成本仍在12.5億美元以下(未計發射與日常運作費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尚未正式計算小行星重定向任務的成本與進度。

美國太空總署一直從事與小行星重定向任務相關的研究,其中許多工作是與工業界共同開展的。 2016年1月,噴氣推進實驗室與波音幻影工作室(Boeing Phantom Works)、洛歇·馬田(Lockheed Martin)太空系統、軌道ATK和太空系統簽署合約,合作開展太空船的平台設計研究。

美國太空總署太空技術任務部正準備簽署關於小行星重定向任務太空船推進系統的合約,目前正在開展評估,預計2016年夏季前作出決定。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小行星連環撞擊或使火星出現短暫海洋

畫家筆下小行星連環撞擊火星
火星上可能曾有過海洋,但是在地質歷史上僅存在過一瞬間,這一分析讓這顆紅色星球上曾存在生命的觀點受到挫折。這是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添·帕克(Tim Parker)提出的一項新理論。近日在得克薩斯州舉行的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上,他爭論稱,在小行星連環撞擊早期,火星可能曾讓水湧到該行星表面,至少暫時如此。

帕克一直認為,海洋曾蔓延至火星北半球,佔火星一半的面積。隨著火星研究的不斷深入,這種可能性與日俱增。有跡象表明,火星現在的表面曾一度被水覆蓋,如果火星一直像今天看到的那樣乾燥、被灰塵覆蓋,那麼其大量地質特徵就很難解釋。

這些特徵包括由美國太空總署機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漫步十多年發現的多邊形裂縫。在地球上,這些裂縫需要水蒸氣才能形成,因此帕克認為,漫遊者行走的地方曾是海洋的邊緣。 機遇號行走超過四十三公里的火星表面的均勻特徵非常容易解釋,那裡一度曾是淺海。但是問題在於古火星氣候模型很難匹配讓液體水留在火星表面的狀態,這需要更厚的大氣層。這些大氣層可能曾很快消失,留下了人們今天所能觀測到的火星。

現在,帕克和他的同事表示,太陽系歷史上的動盪時期,即晚期重大撞擊事件時期,可能產生了水,而且不需要大氣層發生巨大變化。 「在至今約四十億年前,一系列小行星曾和太陽的這些行星發生撞擊。因為小行星含有大量水,它們可能在撞擊過程中將水帶到了原本乾旱的火星上,」,帕克說, 「而且撞擊事件也讓火星溫度升高。這樣就很容易把海洋帶到火星上,而不是讓原生的古海洋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乾涸。」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