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科學家在星際氣體中檢測到手性分子

科學家在星際中偵測到氧化丙烯分子
就如人有雙手一樣,某些有幾分子擁有自身的鏡像(mirror)版本,這種化學性質稱為手性(chirality)。這些「手性」分子曾經在地球上的隕石與彗星中發現過,但從未在星際太空中探測到它的蹤影。

一組由布雷特·麥古爾(Breet Mcguire)等人組成的科學家團隊,利用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的綠岸望遠鏡(Green Bank Telescope)執行的星際分子調查項目中,首次在人馬座B2中發現第一個複雜的有機手性分子:環氧丙烷(propylene oxide)。該區鄰近銀河系中心,是一個巨大,佈滿氣體與塵埃的恆星生產區。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新聞公佈】研究論文6月14日發表於《科學》期刊

手性,在多種學科中表示一種重要的對稱特點。如果某物體與其鏡像不同,則其被稱為「手性的」,且其鏡像是不能與原物體重合的,就如同左手和右手互為鏡像而無法疊合。手性物體與其鏡像被稱為對映體(enantiomorph,希臘語意為「相對/相反形式」);在有關分子概念的引用中也被稱為對映異構體。可與其鏡像疊合的物體被稱為非手性的(achiral),有時也稱為雙向的(amphichiral)。

瑞典採石場發現的神秘隕石隠藏幾億年前行星大碰撞的痕跡

隕石遺留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痕跡
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地質學教授伯格·施密(Birger Schmitz)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瑞典南部一個稱為多斯堡採石場(Thorsberg quarry)中,發現了一種新型隕石。隕石長度不足10厘米,他們把這顆隕石命名為東方65號(Ӧst 65),旁邊還發現有超過一百顆大約四億七千萬年前落到地球上的L型球粒隕石(chondrite)。

L型球粒隕石是地球上最常見隕石類型,科學家認為這種隕石是來自一個較大的隕石母體,在四億七千萬年前與另外一顆小行星巨大撞擊產生。不過科學家以前從沒有發現過這顆小行星的痕跡。

研究人員使用鉻與氧同位素分析方法,發現這顆出現在奧陶紀(Ordovician)的隕石和地球上其它墮落到地球上的隕石類型有明顯的區別,它含有地球上罕見的銥(Iridium)元素和氖(Neon)同位素,而且濃度很高。使用宇宙射線暴露年齡的測年方法,顯示這顆隕石的產生於L型球粒隕石撞擊事件發生的1一百萬年內。

施密教授表示,這顆隕石可能來自那顆撞擊並且導致L型球粒隕石母體碎裂的母體小行星。而東方65號的母體小行星可能在與L型球粒隕石母體的碰撞中摧毀了,導致過去地球上未曾發現這種類型的隕石。

【圖、文:節譯自隆德大學新聞公佈;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自然通訊》

西村榮男發現天蠍座新星

天蠍座新星
日本國靜崗縣掛川市西村栄男在本月10.629日(世界時)拍攝的天蠍座尾部附近照片中發現一顆12.4等的新天體,而5.532日拍攝的圖片並無該目標。11日山形縣板垣公一,千葉縣野口敏秀,清田誠一郎等確認了他的發現。9.596日群馬縣小鳩正攝影照片中該天體的亮度為11.8等。板垣公一觀測該天體的位置(春分點2000.0)如下:

赤經 17時38分19.22秒
赤緯 -37度25分7.8秒

11.65日崗山縣井原市美星天文台利用1.01米望遠鏡進行分光觀測,確認這是一顆經典新星。根據中央天文情報CBET 4285該新星編號為Nova Sco 2016。

【圖:清田さん;文:林景明節譯自日本天文藝術網頁】

歐洲太空總署計劃2024年開始建造月球村

月球基地設計概念圖
歐洲太空總署正計劃在月球上修建一個村鎮,以替代目前繞地球運行的國際太空站。 這個月球村有望於2024年開建,該計劃將激發大量創新性技術的出現,在月球修建基地將在地球上引發一個巨大的技術革新浪潮。

我們無法直視的月球的背面,將為科研提供最好的條件,那裡可以放置望遠鏡,對深空進行觀測而不會受到干擾。 如果這樣的基地建成,研究人員可以在月球上連續工作數月,這樣就需要有一項永久性的太空穿梭機服務,以備應付緊急的醫療情況出現。

雖然太空氣候很殘酷,但修建這座基地的費用可能更難解決。 大家都知道,國際太空站的修建耗資高達750億英鎊(港幣8,320億元,新台幣3兆4,690億元,人民幣7,060億元),而修建這樣一個月球村,花的資金可能更多。 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正在研發可以在月球上修建的居住點。 利用今天的技術,從地球飛到月球大概需要兩天左右的時間。

【圖:歐洲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天文學家發現大型系外行星環繞兩顆恆星旋轉

 畫家筆下恆星和行星同時凌它的主恆星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天文學家威廉·威爾士(William Welsh)近日在美國天文學會的會議上,宣佈他們的團隊利用刻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編號的新系外行星克卜勒-1476b。,是少見的「環雙星行星」,是已知的同類行星中最大的一個,且其大型衛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克卜勒-1647b(Kepler-1647b)距離地球大約三千七百光年,屬於環繞雙星運轉的行星,它同時繞著兩顆恆星運轉,它的大小、質量和木星相同,年紀則和地球差不多,約生成於四十四億年前。而它環繞運行的恆星也和太陽類似,其中一顆比太陽稍大,另一顆則稍微小一點。

克卜勒-1647b公轉一圈需時1,107天,相當於三個地球年,雖然它處於適合孕育生命的適居帶上,但因為是氣態行星,因此天文學家認為不太可能有生命存在,不過在任何環繞它的衛星,很可能有潛在孕育生命的條件。

【圖、文:節譯自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新聞公佈;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研究全文已經接受刊登在稍後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中國大陸譯作:圣迭戈州立大学
「刻卜勒太空望遠鏡」台灣譯作: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中國大陸譯作:开普勒空间望远镜

中國成功發射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

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情況
中國昨日深夜香港時間23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這顆衛星屬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飛行軌測試後,與其它軌道上的北斗導航衛星共同提供服​​務,將會進一步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強化系統服務能力。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29次飛行。

【圖、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高分四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畫家筆下的高分四號衛星
今日中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高分四號在北京舉行啟用儀式。

高分四號衛星在軌道上運行六個月時間內,完成衛星平台系統測試、衛星載荷系統功能測試和地面系統測試。在業務應用上達到研製設計要求。

高分四號衛星具有普查、凝視、區域、機動巡查四種工作模式,全色及多光譜相機分辨率優於五十米、單景成像幅寬優於五百公里,中波段紅外線相機分辨率優於四百米、單景成像幅寬優於四百公里。衛星數據可滿足水體、堰塞湖、雲系、林地、森林火點、氣溶膠厚度等識別與變化信息提取,對遙感數據質量的需求,對減災、氣象、地震、林業、環保等提供有力支撐。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天文家建立NGC2440行星狀星雲立體形態運動學模型

NGC2440網格模型
來自巴西天文,地球物理與大氣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廣角行星相機,藉著多種濾光片拍攝NGC 2440行星狀星雲的高解像度光譜與位置速度圖。利用一套名為SHAPE的網格形態軟件,建立了這個星雲的立體模型,以便科學家分析它的形態與運動學特徵。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論文本月3日發表於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

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員發現第一個顯示1720兆赫OH激微波最強的行星狀星雲

013年和2015年觀測IRAS 16333-4807的OH激微波譜線
中國國家留學基金資助,澳洲科廷大學聯合上海天文台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喬海花利用澳大利亞望遠鏡緻密陣列(Australia Telescope Compact Array,簡稱 ATCA)觀測到第一個顯示1720兆赫OH激微波(Micro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簡稱 MASER,中國大陸譯作:脈澤)最強的行星狀星雲IRAS 16333−4807,它是迄今觀測到的第七個顯示OH激微波發射的行星狀星雲,同時具有1612、1667和1720兆赫茲的OH激微波,其中1720兆赫茲OH激微波最強。

喬海花介紹“由於初次觀測時,1667 MHz OH激微波附近的數據有問題,時隔一年半,我們再次觀測了這個源。意料之外的事情出現了,1612 MHz和1667 MHz OH激微波沒有變化,但是1720 MHz OH激微波的光譜發生了變化。有些激微波成分消失,有些激微波成分變強。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們發現了1720 MHz OH激微波具有非常明顯的塞曼效應(Zeeman effect),這可以用來推測該天體周圍的磁場環境。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

嫦娥四號將成為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畫家筆下的嫦娥四號
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介紹,中國計劃於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將嫦娥四號的中繼衛星發射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軌道上,並在約半年後發射嫦娥四號的登陸器和巡視器,對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Aitken basin)開展登陸巡視探測。

劉彤傑表示,選擇月球背面接近南極的艾特肯盆地著陸,因為這裡是國際關注的焦點,科學家認為最有可能得出科研成果的地方。月球背面獨特的環境條件和復雜的地質歷史,一直是學術界和工程界探測與研究的難點、熱點以及未來規劃開展探測的重點。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開展對月球背面的登陸與巡視探測越來越受到航天大國的重視。目前美國太空總署和歐洲太空總署都已經製定了未來月球背面探測計劃,特別是歐洲太空總署提出了系統的月球背面探測任務建議書,並且計劃在2025年發射太空船執行任務。

劉彤傑介紹,由於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登陸,地面控制中心無法直接觀測和監控登陸過程,而且月面降落和巡視探測,只能依靠中繼衛星。中繼衛星的傳輸速度資源有限,登陸的區域又是靠近南極,那裡地形崎嶇起伏,變化多樣,而且後繼的遙控操作都是通過中繼衛星實​​施,令到嫦娥四號比嫦娥三號任務更為複雜。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