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板垣公一發現后髮座超新星

板垣公一拍攝的后髮座超新星發現照片
日本山形縣板垣公一於1月6日16時30分(世界時)在后髮座NGC 4104星系附近發現一顆17.5等的超新星侯認體,該天體春分點2000.0的位置如下:

赤經12時06分27.39秒
赤緯+28度08分19.70秒

目前獲得編號SN 2017hr,美國帕洛瑪天文台經分光光譜觀測,根據它的極大光度,確認這是Ia型超新星。

到目前為止,板垣公一共發現123顆超新星。

【圖:板垣公一;文:節譯自日本天文藝術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天文學家尋找沃爾夫1061系外行星的生命跡象

畫家構思的系外 行星
有人在那裡麼?地球人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獨的?這樣的問題深深困擾著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電影製作者。這個也驅動著三藩市州立大學副教授斯蒂芬·凱恩(Stephen Kane)博士去找尋系外行星。

作為世界上最領先的行星獵人之一,凱恩致力於尋找適居帶。這樣區域內的行星有足夠的大氣壓力,水可以以液態形式存在。他和他的團隊,包括前本科生米蘭達·沃特斯(Miranda Waters)檢查十四光年之外沃爾夫(Wolf)1061行星系統上可能存在的生命跡象。

凱恩博士表示: 沃爾夫 1061系統很重要,因為它非常接近地球,提供了機會進行跟進的研究,以確定它是否真的有生命存在。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論文即將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

美國最新策略預防太空​​流浪岩石

近地天體位置圖
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日前發佈「國家近地天體預防策略」,指出美國需要更多的技術工具來跟踪太空中流浪的岩石,還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來應對這一全球挑戰。該戰略被視為防禦近地天體威脅的一個重要進展。

近地天體是對自身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因此有可能產生撞擊危險的小行星、彗星以及大型流星體的總稱。它們中的一員很可能正朝向地球方向運行,並對我們構成威脅。這不會是單一事件,未來可能出現更多潛在碰撞的近地天體。 2013年2月,俄羅斯隕星事件就造成上千人受傷,更可怕的是,全世界的宇航機構居然和普通民眾一樣是通過互聯網了解此事的。這以後,多國政府及下屬宇航機構一直致力於查找並預知此類天體信息。

美國最新發布的這份十九頁的預防策略,旨在增強國家防備,通過提升當前所欠缺的預警能力,將近地天體碰撞地球的風險降到最低。概述的目標中,包括要增強近地天體的模型化預測,減少其軌道不確定性;計劃增強緊急警報系統,並對能夠消滅相關危險的太空探測器加大投入;如果確實存在近地天體襲擊,應制定國家和國際應急程序等。

【圖:阿馬天文台;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歐洲南方天文台利用射電望遠鏡得到太陽高清影像

用射電望遠鏡拍攝的太陽影像
歐洲南方天文台有史以來第一次,利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 Array,簡稱 ALMA)設施用來觀察太陽。觀測資料顯示出我們太陽平時看不見的景像,包括直徑是地球的近兩倍的太陽黑子,它中心區域的黑暗,扭曲詳細圖像。

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陣列天線經過精心設計,可以拍攝太陽影像,而不會被聚焦陽光的強烈熱量損壞。這些設備令射電望遠鏡的觀測範圍得到重要的擴展,可以用於探測我們最近的恆星的物理狀況。

【圖、文:節譯自歐洲南方天文台網頁】

天體物理學家發現寶瓶座雙星光度轉暗

聖母大學的天文台
由彼得·加納維奇(Peter Garnavich)教授領導,位於美國印地安納州南灣市東北部的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天文物理學家團隊,發現寶瓶座一顆名為 FO 的雙星光度轉暗。這顆星位於銀河系,距離地球約五百光年,包括一個白矮星和它的伴星。物質從伴星流入白矮星附近的吸積盤中, 雙星每二十分鐘旋轉一圈,加納維奇和他的團隊調查這個週期是否正在出現變化。

【圖、文:節譯自聖母大學新聞公佈】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

探索貝努小行星太空船成功完成軌道調整

畫家筆下的小行星研究和採樣返回任務太空船
小行星起源,光譜解析,資源識別,安全,風化層探索者(Origins, Spectral Interpretation,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Security, Regolith Explorer,簡稱 OSIRIS-REx)探測太空船於2016年12月28日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太空操作,於1月18日再次執行了一次較小軌道修正操作,以助其建立地球重力輔助系統並繼續完成未來兩年飛抵編號101955貝努(Bennu)小行星的旅程。

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項目副經理指出,這是我們第一次進行航行軌跡改變的大型調整操作,首次使用太空船上的主發動機,用354公斤燃料推動其速度變化達到每秒431米。

探測太空船2018年8月抵達貝努小行星後,將對其進行立體拍照、繪圖,並尋找安全適宜的取樣點。如果一切順利,2020年7月,它將與小行做一次5秒鐘的親密接觸,抓取一小撮大約60克的表面塵土樣本,並隨返回艙於2023年返回地球。

小行星起源,光譜解析,資源識別,安全,風化層探索者探測太空船,是美國太空總署繼新視野號太空船飛越冥王星、朱諾號太空船探測木星後的第三個新疆界項目任務,目的是希望通過對小行星的近距離觀測和對行星樣本的分析,加深對太陽系形成及演化、地球生命起源等的了解,以及對近地空間存在的資源與威脅的認知。任務成本為八億美元,發射費用另需十億美元。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香港天文學會前會長梁淦章獲得小行星命名

梁淦章先生
2017年1月12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三顆以華人命名的小行星。其中一顆編號 32618 Leungkamcheung,梁淦章小行星,由本會現屆會長楊光宇先生在2000年8月31日發現,臨時編號為2000 QL293。

梁淦章,香港天文學會前會長,對香港的天文教育和普及工作有很大的貢獻。 他是其中一位積極推動區內業餘天文愛好者與專業天文機構、學者進行天文研究合作的關鍵人物。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國際天文學聯會小行星通告;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最後一位登月太空人塞爾南逝世享年八十二歲

尤金·塞爾南(1934年-2017年)
太陽神十七號的任務指揮官尤金·安德魯·塞爾南(Eugene Andrew Cernan)昨晚因為長期病患逝世,他是最後一位在月球上留下足跡的登月太空人,享年八十二歲。

塞爾南曾經三次執行太空任務:雙子星9A號(1966年6月),太陽神十號(1969年5月)的登月艙駕駛員,以及太陽神十七號(1972年12月)的指揮官。由於太陽神十七號是至今為止最後一次登月任務,塞爾南也就成為了最後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他還是雙子星十二號、太陽神七號、太陽神十四號三次任務的後備團隊成員。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新聞報導及維基百科】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塞爾南在月球上活動的有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l_VdN6rfrQ

嫦娥工程總指揮和總設計師葉培建獲得小行星命名

葉培建
2017年1月12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三顆以華人命名的小行星。其中一顆編號 456677 Yepeijian,葉培建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台搜索近地天體計劃在2007年9月11日發現,臨時編號為2007 RM119。

葉培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是中國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和總工程師。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國際天文學聯會小行星通告;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中國天文學家在伽瑪射線暴能譜時延對洛倫茲不變性破缺的最新檢驗

洛倫茲不變性破缺理論模型的最佳擬合曲線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高能時域天文團組利用伽瑪射線暴GRB 160625B的能譜時延拐折特徵對洛倫茲不變性破缺(Lorentz invariance violation)進行了最新檢驗。

洛倫茲不變性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假定,即在非加速坐標系中系統作洛倫茲變換(旋轉和平移)其相關的物理規律不變。但是,一些試圖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量子引力模型預言,洛倫茲不變性的假設在普朗克能標或者尺度上需要被打破,即所謂的洛倫茲不變性破缺。一些量子引力模型認為在微觀尺度上(通常認為是普朗克尺度,約10的負35次方米)時空不再平滑,而是呈現離散的量子化泡沫結構。這樣的量子時空等效於一種色散介質:能量高的光子在其中穿行的速度比能量低的光子要小一點點。因此,洛倫茲不變性破缺會導致光子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不再是光速,而是跟光子的能量有關,而且能量越高的光子受時空量子化泡沫結構的影響越大。假設在發射源所有光子同時發出,則利用探測到的不同能量光子的到達時間差,我們可以推算出量子引力能標或者其下限。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