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月掩哭增一


2017年9月5日(星期二) 1時30分,月掩摩羯座5.2等恆星哭增一,月齡十五。掩始現象,恆星由月球暗面消失。

掩始時月球仰角40度,地平方位227度

有關今次天象更詳細資料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

http://forum.hkas.org.hk/thread-9758-1-1.html

海王星衝


13時27分,海王星衝。位於寶瓶座,光度7.8等

40年前今日航行者一號太空船發射升空


航行者一號(Voyager 1)是美國太空總署研製的一艘無人駕駛飛向外太陽系的太空船。太空船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目前為止,仍然正常運作。它是有史以來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船,也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太空船。

【資料:維基百科】

中國現代天文學家余青松誕辰


余青松(1897年9月4日-1978年10月30日),中國現代天文學家,出生于福建廈門,1918年赴美國里海大學攻讀土木建築學,獲學士學位。此後在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天文學,1923年獲該校碩士學位 。1926年在利克天文台獲博士學位。1927年回國任廈門大學教授,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長。1955年任美國馬里蘭州胡德學院教授兼該 院威廉斯天文台台長,1967年退休。1927年回國後的幾年中,發表了有關Be型星的紫外輻射、雙子座ζ星的光譜變化、恒星光譜的光度研究等課題的多篇論文。1929年任天文研究所所長後,創建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1938年因抗日戰爭,他主持該台的內遷工作,並在昆明東郊建成了昆明鳳凰山天文台。

1947年,余青松再度出國,先後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天文台等處工作。1955年,他任美國胡德學院的教授,並任該院的威廉斯天文台台長。1967年退休為名譽教授。晚年時,余青松致力於星圖的設計和繪製,他那具有特色的創造性工作曾獲廣泛的 好評,甚至被冠以藝術家的美名。

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天文台將該台發現的第3797號小行星命名為「余青松星」。

【資料:維基百科 ;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水星留


23時55分水星留,之後由逆行轉為順行

41年前今日維京二號太空船登陸火星


1976年9月3日維京二號(Viking 2)太空船着陸器從軌道衞星脫離,登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

維京2號任務為火星維京號計劃的一部份,其軌道衛星及著陸器基本上與維京一號的相同。維京二號的著陸器在火星表面工作了1281個火星日,最終在電池失效後,於1980年4月11日停止運作。軌道衛星則工作到1978年7月25日,共環繞火星706周,傳回了近16,000份圖像。

【資料:維基百科】

委員會會議


第43屆第11次會議
時間:15:00 – 18:00
地點:會址

此活動由香港天文學會主辦。

零距離科學 – 尋找暗物質(重播)


在宇宙之中可見的物質,包括星球、星系等,只是佔了百分之四;宇宙極大部份是由一些隱形、而且沒有工具可以探測得到的不明物質組成。

現在,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的專家們聯手,希望可以解開這個人類史上最大的疑團:「暗物質」到底是什麼?
這部引人入勝的紀錄片,將帶領大家深入認識這場媲美哥白尼或伽利略成就的科學革命。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將會徹底改變。

時間:2017.09.03(日) 11:00 ~ 12:00
頻道:港台電視31 CH031 及 港台電視31A

此活動由港台電視31主辦。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