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天王星合月


18時15分天王星合月,天王星位在月球北方4.33度。

御夫座δ流星雨極大


相關流星群:御夫座δ流星雨 (DAU)

出現日期:9月5日至10月10日
極大日期(香港時間):
9月9日(星期六)0時57分
月閃高峰期:早0.9小時

天頂每時出現率 ZHR:6 顆
速度:每秒 64公里(中速)
亮度指標:3.0(暗淡)

輻射點 (曆元 2000):
赤經 4時/60° 赤緯 47°

有關今次天象更詳細資料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

http://forum.hkas.org.hk/thread-9754-1-1.html

月月讀書樂:小小天文學家


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月月讀書樂」月會

時間:2017.09.09(六) 10:00 ~ 11:00
地點:調景嶺公共圖書館
對象:已參加本計劃之家庭組及高小組

#173

此活動由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

125年前今日發現木衛五


1892年9月9日愛德華·埃默森·巴納德(Edward Emerson Barnard)用利克天文台的一台36英寸(91厘米)折射望遠鏡發現木衛五,是已知的離木星第三近的天然衛星,它是最後一顆直接用肉眼觀測發現的衛星(後來的發現一般都是使用照片或其它方式),它也是伽利略1610年發現的四顆木星衛星後第一顆發現的木星衛星。木衛五與其它三顆木星的內層衛星屬於同一個族。木衛五是其中最大的。

【資料:維基百科】

美國天文學家威廉·邦德誕辰


威廉·邦德(William Cranch Bond,1789年9月9日-1859年1月29日),美國天文學家,哈佛大學天文台的首任台長。他的兒子喬治·邦德(George Phillips Bond)也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父子兩人共同做出了許多重要的發現。

1806年,十七歲的邦德觀賞了一次日全食,從此天文學成了他的主要愛好。1811年,邦德同其他幾位觀測者一道各自獨立發現了一顆彗星,這顆彗星後來成為明亮的大彗星,即1811年大彗星。

1815年,邦德訪問了英國,受哈佛大學的委託,考察了歐洲的天文台,目的是要在美國建立天文台。邦德還在自己家中建立了一個屋頂可以開合的小型天文台。1839年,哈佛大學提議將邦德的私人天文台併入大學,稱為哈佛大學天文台,邦德接受了邀請,並擔任首任台長。1847年6月24日,哈佛大學天文台從德國購置的口徑15英寸(0.38米)的折射望遠鏡正式啟用,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1848年,邦德父子發現了土衛七,1850年11月,他們又共同發現了土星的第三個環-C環。英國人威廉·拉塞爾(William Lassell)也獨立發現了土星C環和土衛七,僅比他們晚了幾天。1847年至1852年間,邦德父子與攝影先驅約翰·亞當斯·惠普爾(John Adams Whipple)一起使用15英寸望遠鏡進行了天體照相的工作,拍攝了月亮的照片,並於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上獲獎。1850年7月16日至17日夜,邦德父子和惠普爾和使用銀版照相法共同拍攝了織女星的照片,這是人類拍攝的第一張恆星的照片。1857年他們又拍攝了大熊座的開陽雙星等照片。

1859年,威廉·邦德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市去世。他的兒子喬治·邦德接任哈佛大學天文台台長。為紀念邦德父子,第767號小行星命名為 Bondia。月球上環形山,土衛七的一個地區及土星C環均以他的名字命名。

【資料:維基百科】

天文學入門 (理論課)


不少人有些錯覺,認為天文學內容高深,研究的都是些遙不可及的事物,其實最初人們留意日月的位置變化和出沒規律,為的只是農耕和預防河流氾濫等生活需要,但由此發展出日、月、年的時間觀念,成為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本課程會運用生活化的例子,從星座和以星星辨認方向等開始講解天文學的內容,又會從近年傳媒熱衷報導的藍月、流星雨等帶領參加者正確認識各種天文現象。

◎理論課
●太空探險、地外生命的探索
時間:2017.09.08(五) 19:00 ~ 22:00
地點:土瓜灣 馬頭涌50號 工人俱樂部

收費課程,參加者必須報名

#104

此活動由業餘進修中心主辦。

基礎天文班(筆試考核)


喜歡星空 卻對滿天星斗非常陌生嗎?
想學習天文知識 但希望有課堂實習又有生動的講解?
很鍾情天文攝影 但想認識更多星體背後的運行和由來?
或是有志學習觀星導賞,為朋友介紹星空甚至成為本會觀星導賞義工呢?

現在機會來了!香港天文學會新一屆基礎天文班即將開班了!
本班旨在為了對觀星初學者或有志成為本會觀星導賞義工的會員,提供一個有系統的培訓。
教程由本會資深天文導師編製、修訂及監督,導師由本會委員擔任。
希望培養各學員天文興趣,教授易明而準確的天文及觀星安全知識。
這些機會你又怎能錯過?

◎筆試考核
時間:2017.09.08(五) 19:30 ~ 21:30
地點:九龍觀塘創業街36號華基中心610室 香港天文學會會址

導師:黃嘉軒 (香港天文學會會務部部長)
名額:18
對象:12歲或以上,有興趣觀星及認識天文的初學者,或有興趣學習觀星導賞之會員

收費課程,參加者必須報名,2017.06.25截止

此活動由香港天文學會主辦。

29年前今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中國研製的第一代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衛星可以向世界各地雲圖接收站發送實時的衛星雲圖,還可以對海洋水色進行探測和對海溫進行遙感研究;衛星上攜帶有空間粒子成分監測器,可對太空環境進行研究。

風雲一號A衛星在1988年9月7日發射升空,後出現了控制系統故障,只工作了39天。

【資料:維基百科】

白露


18時39分白露,太陽黄經165度
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