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月將搭載法瑞俄義四國裝備


中國計劃2024年發射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太空船,船上將有法國、瑞典、俄羅斯與義大利製造的儀器。

嫦娥六號首席設計師胡浩在南京舉行中國航天日會議上表示,嫦娥六號將會自動收集月球樣本,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登陸器有望搭載由法國、瑞典、義大利和俄羅斯研發的科學儀器。… 繼續閱讀

《回歸年(歲實)的前世今生》網上講座


一年有多長(有多少日)?看似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要認真一點回答,背後涉及的東西可不簡單。影響一年有多長的自然因素包括了太陽系的動力系統,歲差,章動……等等。人為因素包括如何選取坐標系統,時間系統及「年」的定義問題。講者嘗試深入淺出帶領大家穿梭歷史,從公元前二世紀的伊巴谷,經歷文化復興,哥白尼,開普勒,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到二十世紀及現代最新的天文發展,看看回答一年有多長的變化及一些背後的天文知識。講者亦會從中國春秋時期的曆法,到元代天文頂峰時期的授時曆,闡述精確「歲實」(即一年有多長)在過去兩千多年的不斷努力。… 繼續閱讀

中國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號


今日(4月24日)上午,在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正式公佈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號。

祝融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時掌火之官。《禮記》曰: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首輛火星車命名來自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中國其它太空船的命名一脈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國第一輛火星車,是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繼續閱讀

真係好科學:遙望地球2.0(重播)


五夜講場-真係好科學2020:遙望地球2.0

除了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外,宇宙中還有多少顆像地球一樣,默默地圍繞着另一顆恆星轉動的行星?繼冥王星被踢出行星之列後,我們能否在海王星以外找到圍繞太陽運行的「第九大行星」?那些處於太陽系以外的行星,和我們的地球有甚麼大相徑庭之處?地球形成之初,製造了穩定的大氣,從而成爲一個適合孕育生命的地方,其他行星又能否做到?今集主持和嘉賓將會探討人類探測這些地球以外行星的歷史和技術發展,開啓尋找「地球2.0」的旅程。… 繼續閱讀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