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檢測到太陽次要聚變循環產生的中微子 2020-11-292020-11-27 科學家通過高靈敏度檢測器檢測到了太陽次要聚變循環產生的中微子,測量這些中微子可以為了解太陽結構和太陽核心內的元素豐度提供新線索,將有助於人們了解不同恆星的主導能量來源。… 繼續閱讀
中國天文學家利用郭守敬望遠鏡數據提出一種望遠鏡性能監測新技術 2020-11-292020-11-27 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胡天柱博士、張勇研究員、崔向群院士等人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 =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繼續閱讀
真係好科學:遙望地球2.0 2020-11-27 五夜講場-真係好科學2020:遙望地球2.0 除了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外,宇宙中還有多少顆像地球一樣,默默地圍繞着另一顆恆星轉動的行星?繼冥王星被踢出行星之列後,我們能否在海王星以外找到圍繞太陽運行的「第九大行星」?那些處於太陽系以外的行星,和我們的地球有甚麼大相徑庭之處?地球形成之初,製造了穩定的大氣,從而成爲一個適合孕育生命的地方,其他行星又能否做到?今集主持和嘉賓將會探討人類探測這些地球以外行星的歷史和技術發展,開啓尋找「地球2.0」的旅程。… 繼續閱讀
零距離科學:太空奇觀-隼鳥二號大冒險 2020-11-27 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生命和宇宙之間的關連比我們想像中更密切。黑洞不但是生命的對照,更可能在人體的構造過程中扮演過一定角色;而且我們並不孤單,科學家相信在浩瀚宇宙間,還有不少行星有生物居住。本節目追蹤最新的觀天科技,看其如何開辟新天地,令我們對已誕生138億年的宇宙更深了解。… 繼續閱讀
瑞典天文學家攝爾修斯誕辰 2020-11-27 安德斯·攝爾修斯(瑞典語:Anders Celsius,1701年11月27日-1744年4月25日),是一位瑞典天文學家。攝爾修斯生於瑞典烏普薩拉。他於1730年至1744年任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大學天文學教授,1732年至1735年期間曾走訪德國、意大利及法國各地顯著的天文觀測站。… 繼續閱讀
月掩天囷五 2020-11-27 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 ,月掩雙魚座4.4等星天囷五,月齡三十,用小型望遠鏡可以追蹤觀賞。 掩始現象:18時59分,恆星由月球暗面消失。掩始時月球仰角42度,地平方位98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