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二海洋證實適宜生命發展


木衛二(Europa)是典型的外太陽系海洋世界,在幾公里厚的冰層下蘊含著一個溫暖的流動海洋的天體。為了研究木衛二的內部海洋,一種方法是登陸木衛二後鑽冰,但是這不僅成本高昂,而且技術上也存在挑戰。另一種更好的方法是研究木衛二的羽流(plume),羽流會將木衛二內部海洋的物質輸送至它的表面。… 繼續閱讀

天文嘉年華


觀眾可透過先進星象投影系統,欣賞各有特色的四季星空。此外亦有專業導師將遠在天邊的八大行星帶到太空館內作介紹,讓大家近距離欣賞行星表面的細節。甚至可以透過天文望遠鏡,親眼窺探月球、行星及其他天體的廬山真貌。活動包括「星空巡禮」、「魔幻行星」及「鏡中星空」三節,有興趣的人士可於活動時間內,於太空館各環節地點輪候參加。… 繼續閱讀

第十八屆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 – 畢業典禮


讓本地中學生有機會接受較全面的天文學訓練,從中培養及深化其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另一方面,亦希望參與計劃的同學能將所學回饋所屬學校,在校內協助推廣天文活動,讓更多同學能夠領略箇中樂趣。為達致上述目的,計劃內容將同時兼顧理論及實踐兩方面,務求讓同學不單獲得天文學上的知識及訓練,並且培養出獨立處理問題及組織活動的能力。… 繼續閱讀

參觀香港太空館新展覽廳


香港太空館展覽廳經過翻新後,於2018年4月開放予公眾參觀。新展廳名為「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利用有趣的互動展品和先進的儀器,加強公眾對宇宙的演化、太空探索和太陽系等天文知識。… 繼續閱讀

邵逸夫獎今日公佈得獎者名單


邵逸夫獎基金會於今天5月14日(星期一)在香港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今屆共有三位科學家獲頒獎項,得獎者名單如下。

「邵逸夫獎」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每年頒獎一次,每項獎金一百二十萬美元。今年為第十五屆頒發,頒獎典禮定於本年9月26日(星期三)於香港舉行。… 繼續閱讀

五夜講場- 真係好科學(重播)


宇宙學好難學?

「宇宙始於大爆炸」這個耳熟能詳的理論,是證據確鑿,還是只是物理學家的一廂情願?對於宇宙的邊界,時間的起始,我們有多少認識?原來我們的宇宙就像一個膨脹中的氣球,不過似乎脹得愈來愈快,還可能會把宇宙內的一切物質扯開?而膨脹的幕後疑兇,是神秘而未明的「暗能量」嗎?成功製造「上帝粒子」而出名的強子對撞機,能否協助我們解開更多宇宙不解之謎?… 繼續閱讀

零距離科學- 霍金的忠告:尋找新家園2(重播)


找到適合人類移居的行星之後,我們要如何適應新家園呢?今集,我們會看看如何克服沒有氧氣、充滿幅射的環境。交通方面,我們會去參觀一種新型火箭,它以等離子體推進,速度比目前所有火箭都更快。另外,NASA也正在研發用來開採天然資源的機械人,讓我們在外星就地取材,建造基建設施。我們是否能在一百年內真的離開地球?… 繼續閱讀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