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加拿大科學家研發低軌道個人衛星費用只需一萬美元

微型衛星的能力資料
一家由加拿大科學家組成稱為「公開立方體衛星」(CubeSat for Disclosure)公司向公眾籌款,研發一種低軌道的微型實驗衛星,利用電離輻射、攝影機和雷達來收集數據。希望能夠準確無誤地識別出太空中的物體。微型實驗衛星將由一家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名為跨軌道系統(Interorbital System,簡稱 IOS)公司發射升空。

該公司在籌款網頁上表示,如果捐贈者捐贈50美元,可得短袖汗衫(T-shirt);捐贈100美元,可得微型衛星的數據使用權;捐贈300美元,可得價值300美元的夜視眼鏡;捐贈500美元,便能向他們的微型衛星發送例如:拍張照片這一類的指令。而如果捐贈1萬美元,該公司會為捐贈者發射一顆衛星,並給予他對衛星的控制權。

【圖、文:節譯自公開立方體衛星公司公眾籌款網頁】

https://m.youtube.com/watch?v=fRqL_H5k6G8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開始安裝鏡片

第一塊鏡片安裝工作
美國太空總署星期三宣佈,已經成功地安裝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第一塊鏡片,該望遠鏡由十八塊鏡片組成。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六邊形反射鏡到達軌道後會展開,成為6.5米口徑的牛頓式反射望遠鏡。每個鏡片由超輕量級鈹構成,能承受攝氏零下250度的溫度。不過在這個溫度下,望遠鏡會產生38納米的位移,過大的位移將引起微妙的光學變化。鏡片安裝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最後組裝階段。預期在明年年底完成所有鏡片的安裝。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中國天文學家在日冕物質拋射研究取得進展

研究中心觀測到的日冕噴流
太陽大氣噴流(Jet)是太陽大氣中爆發的瞬時磁場能量釋放過程,常表現為長條形的運動軌跡。它們被認為可能對日冕加熱和太陽風加速有重要貢獻。而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簡稱 CME)則是一種泡狀結構的爆發活動,通常以極高的速度向行星際空間和地球注入大量的等離子體物質和能量,可以對地球周圍的太空環境、人類的太空活動和電力、通訊產生重要影響。但是這兩種太陽大氣中的爆發活動是否有所聯繫?研究人員研究成果顯示,有別於經典的日珥觸發日冕物質拋射的模型,相對沒有那麼劇烈的太陽噴流同樣可以觸發十分劇烈的日冕物質拋射事件。

研究人員利用太陽動力學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簡稱 SOHO)以及日地關係天文台(Solar Terrestrial Relations Observatory,簡稱 STEREO)等四顆衛星上搭載的紫外、極紫外和可見光觀測儀所提供的數據,研究了2013年1月15日的一次太陽爆發事件。他們發現,在太陽上的同一個活動區中,八分鐘內先後爆發了一次大尺度太陽噴流事件和一次日冕物質拋射事件。通過分析噴流與日冕物質拋射的時間和空間關係,他們發現,先爆發的噴流觸發了高速的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基於新的觀測,他們進一步提出,太陽活動區中突然的磁場重聯引發了大尺度噴流的爆發。同時重聯過程中突然的能量釋放過程引起了活動區上方泡狀結構的上昇運動,從而觸發了日冕物質拋射事件並使得噴流形成了該日冕物質拋射的內核。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11月4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

加拿大科學家研發低軌道個人衛星費用只需一萬美元

微型衛星的能力資料
一家由加拿大科學家組成稱為「公開立方體衛星」(CubeSat for Disclosure)公司向公眾籌款,研發一種低軌道的微型實驗衛星,利用電離輻射、攝影機和雷達來收集數據。希望能夠準確無誤地識別出太空中的物體。微型實驗衛星將由一家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名為跨軌道系統(Interorbital System,簡稱 IOS)公司發射升空。

該公司在籌款網頁上表示,如果捐贈者捐贈50美元,可得短袖汗衫(T-shirt);捐贈100美元,可得微型衛星的數據使用權;捐贈300美元,可得價值300美元的夜視眼鏡;捐贈500美元,便能向他們的微型衛星發送例如:拍張照片這一類的指令。而如果捐贈1萬美元,該公司會為捐贈者發射一顆衛星,並給予他對衛星的控制權。

【圖、文:節譯自公開立方體衛星公司公眾籌款網頁】

https://m.youtube.com/watch?v=fRqL_H5k6G8

香港郵政十二月八日發行中國古代科學家為題郵票

十二月八日發行的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
香港郵政在12月8日,發行一套「中國古代科學家」記念郵票。表揚中國的科學家和發明家超卓成就,他們對世界和科學貢獻良多。這套郵票介紹中國古代四位的科學家,包括張衡、祖沖之、郭守敬及李時珍,其中有郭守敬(簡儀 $3.70)對後世的天文學發展有着深遠影響。

郵票面額分別為港幣1.7元丶2.9元丶3.7元和5元。

【圖、文:節錄自香港郵政新聞公報】

中國天文研究團隊發現黑洞高速噴射物質的新模式

黑洞吸積物質並產生高速物質噴流和吸積盤風的想像圖
黑洞在吞噬物質的過程中有時也會產生向外的噴流。黑洞如何吞噬物質及噴流如何形成是天體物理學中的重大問題。劉繼峰領導的團隊利用西班牙的GTC十米望遠鏡和美國的Keck十米望遠鏡,對千萬光年之外的旋渦星系M81 中的極亮超軟X射線源進行了光譜監測研究,首次發現其光譜中具有高度藍移的氫元素發射線,顯示該系統中存在速度達到0.2倍光速的相對論性重子噴流。

這項研究為天文學家理解黑洞吸積與噴流形成打開了一面新的窗口。以前天文學家普遍認為黑洞吞噬物質後不能產生超軟X射線譜態,且只有在X射線低硬譜態或甚高譜態下才會產生相對論性噴流。「在超軟X射線源中發現相對論性噴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改寫了我們對超軟X射線源的本質和噴流形成的認知。」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哈佛大學納拉揚(Remash Narayan)教授評論說,「而它的觀測特徵和人們對黑洞處於極高吸積率態的猜想及新近的數值模擬結果相符合,生動展示了黑洞過量吞噬物質時產生高速重子噴流和濃密的吸積盤風的情況。」

【圖、文:節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科學家指恆星光度變化異常是由彗星碎片雲引致

畫家構思破碎彗星群引致恆星光度變化異常
天文學家分析美國太空總署的刻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回傳的數據,發現一顆距離地球約1,480光年,位於於天鵝座與天琴座之間,編號KIC8462852的恆星,它的外圍產生極不尋常的光波動,亮度會非週期性的驟降至20%水平,更有一大群不明物質圍繞。

美國耶魯大學女博士後研究人員塔貝薩·博耶贊(Tabetha Boyajian)指稱這種情況非常罕見,而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天文學家賈森·賴特(Jason Wright)更大膽認為,有可能是外星文明捕獲恆星能量輸出所建造的巨型建築。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副教授馬倫戈(Marengo)和他的研究團隊表示,一個家庭附近的這顆星神秘的光度變化最可能的解釋是一群彗星受到恆星的引力解體,彗星的碎片進入一個陡峭的橢圓軌道,形成一大片碎片雲,將恆星的光芒減弱。當彗星殘餘的碎片雲移動到另外一邊位置時,恆星的亮度恢復。

【圖、文:節譯自愛荷華州立大學新聞公佈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香港大學天文學家發表更準確量度行星狀星雲與地球距離之新方法

22個離地球不同距離的行星狀星雲
在銀河系之中,數以千計「行星狀星雲」跟地球共存。三名來自香港大學的天文學家,傅回博士(Dr David Frew)、柏坤霆教授(Professor Quentin Parker)及布扎克博士(Dr Ivan Bojici),經過十年的研究,最近共同發表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更準確量度美麗而神秘的「行星狀星雲」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令「行星狀星雲」的研究價值有所提升

「行星狀星雲」實際上跟行星沒有絲毫關係,用「行星」命名是因為早期的天文學家將這些球狀電離氣體誤認作行星,但其實是恆星耗盡燃料後向外發散的氣體,並能揭示如太陽等大部分恆星結束生命前的面貌。「行星狀星雲」斑斕的色彩與令人驚嘆的形狀讓它們成功吸引萬千天文愛好者及普羅大眾的視線,但由於經常不能準確測量其距離,所以大大地限制了科學家們全面探究其科學的價值。

這三位天文學家提出的解決辦法很簡單,只需知曉三項物理數據,便能簡單推算「行星狀星雲」的距離。第一,估算該「行星狀星雲」跟地球之間的星際物質所造成的消光(「星際紅化」);第二,由高解像觀測計算所得該「行星狀星雲」的大小;第三,使用最佳最新的窄帶成像,準確量度出該「行星狀星雲」的光度。綜合以上所得,研究人員仔細校對了超過三百個曾透過獨立可信的測量方法(如用「三角視差法」推算出「行星狀星雲」中心的恆星距離)而量度出準確距離的「行星狀星雲」,得出了「表面亮度與半徑關係」,由此可以利用這關係推算出其他無法直接測量的「行星狀星雲」距離。

此項研究的首席作者、港大物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傅回博士指出:「行星狀星雲及其中心的恆星極其多樣化,故此過去數十年來,準確量度地球與「行星狀星雲」距離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同時,準確掌握「行星狀星雲」與地球的距離對我們了解其本質及物理特性又極為關鍵。不過現在終於可以利用經我們大幅改良的距離測量方法,為很多主要的科學參數提供更有意義的數據。」

港大物理系系主任柏坤霆教授解釋:「是次研究並不是採用了甚麼創新的技巧,使其比過去研究較突出的關鍵在於採用了最新且可靠的測量結果,去獲取所需的重要數據。」同時,參與研究的天文學家憑其穩固的專業知識及技巧,從已編制的「行星狀星雲」目錄中,剔除眾多重覆出現或誤當為「行星狀星雲」的紀錄,從而大大減低原來距離尺度上的數據散佈程度。
這次新發表的距離尺度可用於表面亮度相差超過一百萬倍的「行星狀星雲」。此方法能夠讓我們推算的距離誤差少於百分之二十,準確性遠遠高於先前誤差高達兩至更多倍的距離測量方法。「過去的量度方法對計算細小的「行星狀星雲」之距離有不俗的效果,但當「行星狀星雲」越大,舊的量度方法便沒那麼準確。我們最新發表的,是首個能估算所有不同大小「行星狀星雲」距離的方法。由於大的「行星狀星雲」最為普遍,我們將運用我們的新方法,建立出一個不偏不倚的「行星狀星雲」銀河普查,以用作解構一些重要的研究問題。」傅回博士補充道。

是次發現對科學家研究及理解低質量和中等質量恆星生命中,既神秘且短暫的最後一刻,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圖、文:節錄自香港大學新聞公佈】

香港大學天文學家發表更準確量度行星狀星雲與地球距離之新方法

22個離地球不同距離的行星狀星雲
在銀河系之中,數以千計「行星狀星雲」跟地球共存。三名來自香港大學的天文學家,傅回博士(Dr David Frew)、柏坤霆教授(Professor Quentin Parker)及布扎克博士(Dr Ivan Bojici),經過十年的研究,最近共同發表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更準確量度美麗而神秘的「行星狀星雲」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令「行星狀星雲」的研究價值有所提升

「行星狀星雲」實際上跟行星沒有絲毫關係,用「行星」命名是因為早期的天文學家將這些球狀電離氣體誤認作行星,但其實是恆星耗盡燃料後向外發散的氣體,並能揭示如太陽等大部分恆星結束生命前的面貌。「行星狀星雲」斑斕的色彩與令人驚嘆的形狀讓它們成功吸引萬千天文愛好者及普羅大眾的視線,但由於經常不能準確測量其距離,所以大大地限制了科學家們全面探究其科學的價值。

這三位天文學家提出的解決辦法很簡單,只需知曉三項物理數據,便能簡單推算「行星狀星雲」的距離。第一,估算該「行星狀星雲」跟地球之間的星際物質所造成的消光(「星際紅化」);第二,由高解像觀測計算所得該「行星狀星雲」的大小;第三,使用最佳最新的窄帶成像,準確量度出該「行星狀星雲」的光度。綜合以上所得,研究人員仔細校對了超過三百個曾透過獨立可信的測量方法(如用「三角視差法」推算出「行星狀星雲」中心的恆星距離)而量度出準確距離的「行星狀星雲」,得出了「表面亮度與半徑關係」,由此可以利用這關係推算出其他無法直接測量的「行星狀星雲」距離。

此項研究的首席作者、港大物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傅回博士指出:「行星狀星雲及其中心的恆星極其多樣化,故此過去數十年來,準確量度地球與「行星狀星雲」距離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同時,準確掌握「行星狀星雲」與地球的距離對我們了解其本質及物理特性又極為關鍵。不過現在終於可以利用經我們大幅改良的距離測量方法,為很多主要的科學參數提供更有意義的數據。」

港大物理系系主任柏坤霆教授解釋:「是次研究並不是採用了甚麼創新的技巧,使其比過去研究較突出的關鍵在於採用了最新且可靠的測量結果,去獲取所需的重要數據。」同時,參與研究的天文學家憑其穩固的專業知識及技巧,從已編制的「行星狀星雲」目錄中,剔除眾多重覆出現或誤當為「行星狀星雲」的紀錄,從而大大減低原來距離尺度上的數據散佈程度。
這次新發表的距離尺度可用於表面亮度相差超過一百萬倍的「行星狀星雲」。此方法能夠讓我們推算的距離誤差少於百分之二十,準確性遠遠高於先前誤差高達兩至更多倍的距離測量方法。「過去的量度方法對計算細小的「行星狀星雲」之距離有不俗的效果,但當「行星狀星雲」越大,舊的量度方法便沒那麼準確。我們最新發表的,是首個能估算所有不同大小「行星狀星雲」距離的方法。由於大的「行星狀星雲」最為普遍,我們將運用我們的新方法,建立出一個不偏不倚的「行星狀星雲」銀河普查,以用作解構一些重要的研究問題。」傅回博士補充道。

是次發現對科學家研究及理解低質量和中等質量恆星生命中,既神秘且短暫的最後一刻,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圖、文:節錄自香港大學新聞公佈】

中國天文研究團隊發現黑洞高速噴射物質的新模式

黑洞吸積物質並產生高速物質噴流和吸積盤風的想像圖
黑洞在吞噬物質的過程中有時也會產生向外的噴流。黑洞如何吞噬物質及噴流如何形成是天體物理學中的重大問題。劉繼峰領導的團隊利用西班牙的GTC十米望遠鏡和美國的Keck十米望遠鏡,對千萬光年之外的旋渦星系M81 中的極亮超軟X射線源進行了光譜監測研究,首次發現其光譜中具有高度藍移的氫元素發射線,顯示該系統中存在速度達到0.2倍光速的相對論性重子噴流。

這項研究為天文學家理解黑洞吸積與噴流形成打開了一面新的窗口。以前天文學家普遍認為黑洞吞噬物質後不能產生超軟X射線譜態,且只有在X射線低硬譜態或甚高譜態下才會產生相對論性噴流。「在超軟X射線源中發現相對論性噴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改寫了我們對超軟X射線源的本質和噴流形成的認知。」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哈佛大學納拉揚(Remash Narayan)教授評論說,「而它的觀測特徵和人們對黑洞處於極高吸積率態的猜想及新近的數值模擬結果相符合,生動展示了黑洞過量吞噬物質時產生高速重子噴流和濃密的吸積盤風的情況。」

【圖、文:節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