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德國仿星器用氫產生等離子體接近核聚變成功模擬太陽內部條件

仿星器核聚變裝置生產氫等離子體
在德國東北部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lasma Physics)的科學家已經成功完成利用核聚變模擬太陽內部的條件,做成仿星器(stellaractor)。研究人員注入微量的氫氣加熱,直到它變成等離子體,有效地模擬太陽內部產生源源不絶的能量條件。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今日按下啟動按鈕,標誌著核聚變反應堆的第一次測試正式啟動。它是世界首個科學研究用途的仿星器,令原子在極高溫度下進行核聚變,並釋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研究。

【圖、文:節譯自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新聞公佈】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今日順利調整飛行軌道

畫家筆下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太空船
美國太空總署的朱諾(Juno)號太空船今日順利完成了一次軌道微調,為五個月後的木星之會做好了準備。這是朱諾號兩次調整軌道安排中的第一次,下次調整軌道將會在香港時間7月5日上午11時18分。

朱諾號在2011年8月5日發射升空,日的是要揭開這個太陽系中最大氣態行星的謎團。太空船先要環繞木星三十三圈,然後下降至木星大氣層雲氣表面五千公里的高度進行木星極光、起源、結構及大氣層和磁場的構造。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中國高分四號衛星首批影像圖對外公佈

高分四號拍攝的火焰山地區的照片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今日對外公佈了高分四號衛星獲取的首批影像圖。首批影像圖影像清晰,層次分明,資料豐富,包括五十米全色、五十米多光譜、四百米中波紅外三類,觀測幅寬優於四百公里。 

高分四號衛星在2015年12月29日成功發射,隨即轉入衛星在軌測試階段,經過四次變軌於1月4日成功定點地球同步軌道,並於當日首次開機成像並下傳數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北京氣象衛星地面站準時捕獲並成功接收全部數據後,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對獲取的原始數據進行了處理。

【圖、文:節錄自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噴氣推進實驗室六顆微型衛星後年隨太空發射系統升空

畫家筆下前往月球探測的微型衛星
美國太空總署預定2018年首次飛行的新型太空發射系統火箭,將攜帶十三顆低成本的立方體微型衛星,隨著獵戶座太空船進行飛行測試。這些立方體衛星有六顆來自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利用火箭的剩餘空間,將一些科學技術研究設備,安裝在微型衛星前往遙遠的太空為在人類未來,包括火星之旅進行探索。 這些微型衛星的任務稱為稱為「探測任務-1」,是個難得的機會,測試能否達到深空目的地,因為立方體衛星大多數只有低地球軌道運行的發射機會。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韓國明年發射首枝自製實驗火箭

韓國航天運載火箭二型
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院長趙光來近日宣佈,韓國計劃於明年12月在羅老宇宙中心發射實驗用火箭。這次發射的目的是為了對正在開發中的韓國航天運載火箭二型(Korea Space Launch Vehicle-2,簡稱 KSLV-2)的75噸級和7噸級發動機進行試驗,KSLV-2運載火箭將用於衛星和探月用途。
  
韓國從2010年起開始研發韓國航天運載火箭,總投資達到1.9572兆韓元(港幣126億元,新台幣元542億,人民幣106.8億元)。運載火箭是三段式火箭,長47.2米,搭載重量為1.5公噸。
  
韓國希望這枝火箭具備可將衛星送上距離地面600至800公里軌道的功能,並在2020年將探月太空船和登陸器送上月球。
  
明年底發射的二段式實驗火箭將使用KSLV-2,這將是韓國首枝自製、發射高度達229公里的太空火箭。
  
趙光來表示,此前羅老號的第一段使用了從俄羅斯進口的發射體,而實驗用火箭的所有發射體都將由韓國自主研發,除了部分大量生產的零件和感應器外,均為韓國國內生產。

【圖: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日本計劃用H3火箭全面取代H2A火箭

畫家筆下的H3火箭
三菱重工今日在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宇宙開發利用工作組會議上透露,由於新一代大型H3火箭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現行的H2A火箭預計將於2023年度停用。

負責發射向國際太空站運送物資的鸛號無人貨運太空船的H2B火箭將於2019年度完成使命,與H3進行交接。公司希望確定停用時間,從而明確維護製造設備及採購零部件所需的成本。

三菱重工將2020及2021年度計劃發射的一號和二號H3火箭定位為確認性能的試發射,兩次將分別運載尖端雷達衛星及新一代技術試驗衛星。H3起用後至2023年度期間,日本政府計劃進行的幾次情報收集衛星發射仍將由可靠性較高的H2A火箭來執行。

目前,三菱重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正在聯合研發H3火箭。為了挑戰價格不斷降低的全球運載火箭市場,研發方力爭將價格控制在約50億日元(港幣3.3億元,新台幣14.3億元,人民幣2.8億元),僅為H2A的一半。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小行星2013 TX68三月初可能極近距離掠過地球

畫家筆下近距離掠過地球的小行星
美國太空總署通報,2013年10月6日發現的小行星2013 TX68將於香港時間3月6日2時15分(現時的預測誤差達到 ± 2日13時39分)可能極接近地球掠過。在最接近地球的時候,2013 TX68與地球的距離大約為23,614公里,是月球與地球距離的二十一分之一。不過亦有可能是14,302,692公里,視乎更多數據的分析而定。

小行星直徑估計介乎21米至52米之間,大小是2013年2月15日撞落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市火流星的兩倍。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網頁】

美國遠程火箭首次任務將發射一船十三星

畫家筆下的太空發射系統運載火箭
美國太空總署今日宣佈,為遠程太空探測任務研製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將在2018年執行首次飛行任務,屆時不僅發射「獵戶座」太空船,同時還將會發射十三顆微型衛星。

「太空發射系統」首次任務將飛到比月球更外的一個穩定軌道上,主要目的是測試該火箭與「獵戶座」太空船整合後的性能,此次發射的太空船將不載人飛行。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中國科學家發佈日冕物質拋射之間碰撞機制最新研究成果

日冕物質拋射的變化及碰撞類型分佈平面
日冕物質拋射是太陽大氣中頻繁發生的最劇烈的爆發現象之一,是太空天氣的重要驅動源,當兩個或多個日冕物質拋射之間發生相互作用時,它們的傳播方向、速度及能量都會發生改變,而日冕物質拋射之間相互作用形成的結構要比單個日冕物質拋射複雜的多,通常在近地空間產生有別於單個日冕物質拋射所產生的地球物理效應。

近幾年來,太空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馮學尚課題組圍繞日冕物質拋射相互作用過程開展了一系列的數值模擬研究。此次該課題組在前面工作的基礎上,選取大量具有不同初始速度及初始能量的日冕物質拋射相互作用事件進行了一系列的三維MHD數值模擬,定量研究了日冕物質拋射初始速度及k-number對日冕物質拋射之間碰撞機制的影響(上圖),結論顯示,兩個日冕物質拋射之間的初始速度差越低,就容易發生超彈性碰撞,而臨界初始速度差(ΔVc),即發生完全彈性碰撞時的初始速度差,與k-number呈線性相關,與第一個日冕物質拋射的初始速度(VCME1)呈近似的二次相關,而日冕物質拋射的初始速度及k-number均可以由觀測得到。本研究對於進一步理解空間等離子體的動力學過程、日冕物質拋射之間碰撞過程的物理機制及能量轉換過程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對認清災害性太空天氣事件的日冕行星際過程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霍金最新「在黑洞的軟毛」理論

畫家構思的黑洞存在的軟毛粒子
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及其硏究團隊今年1月5日發表了一篇名為「在黑洞的軟毛」Soft Hair on Black Holes 論文,指出黑洞在守恆定律在漸近閔可夫斯基(Minkowski)時空所有的引力理論無限多,真空環境實際上不可能是完全真空,而必須充滿著粒子,因此在這樣的環境裡存在大量處於零能量狀態的軟粒子(soft particles)。他們進一步推理指出任何落入黑洞的物質都會在這些粒子中間留下印記。

【圖、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愛因斯坦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科技大學時期的數學老師閔可夫斯基在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後,於1907年將愛因斯坦的理論結果重新表述成(3+1)維的時空,其中光速在各個慣性參考系皆為定值,這樣的時空即以其為名,稱為閔可夫斯基時空。

【補充資料:維基百科】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