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華裔棒球手王貞治獲得小行星命名

王貞治
2016年2月22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一顆由美星太空防衛中心(Bisei Spaceguard Center)的小行星快速巡查追蹤望遠鏡系統(Bisei Asteroid Tracking for Rapid Survey,簡稱 BATTeRS)發現,以著名華裔棒球手王貞治命名的小行星。

61189 Ohsadaharu,王貞治(Sadaharu Oh 1940年5月20日-),原籍中華民國浙江省青田縣,出生於日本東京府東京市本所區(現:東京都墨田區),是1960年代與1970年代日本著名的職業棒球選手,前日本職棒福岡軟體銀行鷹隊監督(總教練)兼球團副社長、總經理。王貞治在其職業棒球球員期間,以「稻草人式打擊法」(也有人稱為「金雞獨立式打擊法」)聞名。他的球員生涯一共打出868支全壘打,保有世界職業棒球選手生涯個人最多全壘打記錄,生涯得分1967分,也是日本職棒記錄。

【圖:維基百科;文:節譯自國際天文學聯會小行星通告及維基百科】

法國天文學家縮小太陽系第九顆行星的搜尋範圍

畫家筆下太陽系第九顆行星
四名法國天文學家2月23日宣佈,他們對可能存在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觀測取得進展,利用排除法進一步縮小了有效觀測區域。他們通過分析美國太空總署卡西尼號太空船傳送回來的數據,排除了第九大行星不可能潛藏的兩大區域,從而進一步縮小了有效觀測範圍。

他們的研究支持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於太陽系邊緣的觀點,但這顆星體一定有其具體位置。他們以建立的數學模型為依據,以美國同行推測出的運行軌道為設定,這四名法國天文學家就這顆神秘星體運行時對太陽係其它行星所產生的影響做了計算和分析。他們發現,當這顆星體沿自身軌道運行至遠日點時,由於距離太過遙遠,它對其它行星的影響幾乎難以察覺。因此,把有效研究區域限制在這顆行星靠近近日點的一半軌道上。

由於建立的模型結果與現實不符,他們已經排除了第九大行星不可能潛藏的兩大區域,從而把有效研究範圍縮小了一半。電腦模擬顯示,如果第九顆行星真實存在,它的運行軌道與太陽的距離約為地球運行軌道與太陽距離的五十多倍,繞太陽運行一周需要一萬至二萬年的時間。

研究團隊認為,如果原定明年結束任務的卡西尼號太空船能夠延期至2020年,那麼有關第九顆行星的有效研究範圍有望進一步縮小。

目前,許多天文望遠鏡已經安排用來搜尋第九顆行星,如果進展順利,或許在今後五年內天文學家便可一睹其真正的面貌。

【圖:加州理工學院;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天文學家精確測定太陽系外太陽圈巨大磁場

畫家筆下的太陽圈巨大磁泡
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美國西南研究院的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太空總署星際邊界探測器(Interstellar Boundary Explorer,簡稱 IBEX)探測數據,以及電腦模擬太陽系邊界,精確地探測到太陽圈(heliosphere)以外巨大磁場的強度和方向。他們表示發現有助研究太陽系之外潛在磁場的磁力強度,從而了解更多的宇宙謎團。

太陽圈是太陽所能支配或控制的太空區域。太陽圈的邊緣是一個磁性氣狀泡,並且遠遠的超出冥王星之外。從太陽吹出的等離子,也就是所謂的太陽風,創建和維護著這個鼓起的泡沫,並且抵抗來自銀河系的氫氣和氦氣,也就是外面的星際物質,滲入的壓力。太陽風從太陽向外流動,直到遭遇到終端震波,然後在那兒突然的減速。旅行者太空船(Voyager)積極的探測太陽圈的邊界,穿越過震波和進入日鞘(heliosheath),這是要到達太陽圈最外層的邊緣,稱為日球層頂的過渡區。當太陽在空間中移動時,太陽圈的整體形狀是由星際物質控制的,它似乎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形。以有限的資料用於未探勘過的自然界,已經推導出許多理論的架結構。

研究結果基於星際邊界探測器窄帶(narrow ribbon)起源的一個特殊理論,宇宙粒子從窄帶(narrow ribbon)結構流動,窄帶結構實際上是經過長時間旅行抵達太陽磁場邊界的反射太陽物質。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中國科學家利用天文定姿恆星視位置有新計算方法

VST-41M型號星敏感器
恆星視位置為航天器天文定姿提供矢量信息,是星敏感器工作必備數據。針對天基恆星視位置由於受航天器光行差影響,與地心視位置有角秒量級的差別這一問題,該文基於新天文參考框架建立一種實用天基恆星視位置計算模型,該模型可計算恆星的地心視位置和站心視位置。與天文年曆恆星視位置對比,赤經的差值在40毫秒以內,赤緯的差值在120毫秒以內,驗證了模型的準確性。利用仿真軌道數據解算站心視位置,通過分析兩種視位置差別提出一種定姿跟蹤模式下視位置更新算法,該算法一周內精度可保持在0.6角秒以內。實驗顯示:視位置計算模型準確性高、速度快,可滿足定姿初始捕獲時間要求,更新算法長時可靠,提高了定姿的計算效率。

【圖、文:節錄自測繪科學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測繪科學》

研究人員判定克卜勒36系統兩顆系外行星的物理狀況

畫家筆下的克卜勒-36c系外行星
克卜勒-36(Kepler-36)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1,530光年,是一顆類太陽恆星,被兩顆已知的系外行星所環繞。內部的那顆行星K-36b 被稱為「超級地球」,比我們的地球大,而比海王星小。稍大的行星K-36c位於外圍,是一顆「迷你海王星」。這兩顆行星的軌道非常貼近,僅僅只有0.013天文單位,相當於四倍地月距離。

來自普林斯頓先進學習研究所的詹士·歐文(James Owen)與普林斯頓大學的蒂莫西·莫頓(Timothy Mortom)根據美國太空總署克卜勒望遠鏡獲取的數據,找尋訊息幫助判定兩顆行星的初始物理狀況。他們運用流體計算獲得一個詳細的蒸發模型,限制了該系統可能的「初生」組成。這個模型顯示了該行星系統現今觀測到的狀況與成形理論預測的情形之間的直接聯繫。

【圖: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文:林景明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論文本月9日發表於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

科學家量度泛星彗星的甲醇排放

C/2012 K1 泛星彗星路徑
一組由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馬田·科迪納(Martin Cordiner)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對泛星彗星(C/2012 K1 PanSTARRS) 的甲醇排放進行量度,得到彗星組成的寶貴資料,並能提供有關太陽系形成的見解。

C / 2012 K1泛星彗星是顆位於奧爾特雲(Oort cloud)的逆行彗星,光度19.7等。2012年5月17日由位於美國夏威夷的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回應系統(Panoramic Survey Telescope and Rapid Response System,簡稱 Pan-STARRS 泛星計劃)發現。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林景明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論文本月16日發表於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上

天文學家首次確認快速射電暴宿主星系和它們的紅移數值

快速射電暴宿主星系位置
天文學家首次確認了一個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簡稱 FRB)的所在地、宿主星係以及紅移值。該項研究給探索來自深空的這些神秘無線電脈衝的家園提供新證據,顯示它們至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

快速射電暴從近十年前第一次被發現以來,就一直讓天文學家困惑不解。它是一種只持續幾毫秒的無線電波,但在這短暫瞬間卻能夠釋放出相當於太陽在一整天內釋放的能量。它們可能源於遙遠的星系。然而,關於它們是如何生成的,目前尚缺乏被普遍接受的解釋。  

紅移測量讓天文學家可以確定快速射電暴發源地有多遠,但在射電暴消失之前確認其天體坐標仍非常有難度,目前天文學家都無法確認快速射電暴的紅移。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組織的尹雲·基恩(Evan Keane)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此次使用澳洲帕克斯(Parkes)射電望遠鏡,對快速射電暴FRB 150418進行了觀察。研究團隊發現,FRB 150418源於一個橢圓星系,有著0.492的紅移。  

研究人員指出,此前,天文學家從未同時確定過任何一個快速射電暴的位置和宿主星系,更沒有精確計算出紅移。他們表示,由於FRB 150418的射電餘暉經過了六天才消逝,它不可能來自脈衝星,這對最近發現的另一個無線電脈衝的解釋提出了挑戰。因此,該結果也可以表明,快速射電暴應該至少存在兩個種類。  

而據今年1月份另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快速射電暴來源被證明且距離可以被精確測定的話,將成為一個新的測試愛因斯坦等效原理的強有力工具。目前這項研究結果就為神秘的快速射電暴的來源,提供了新的有力證據。

【圖、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超新星的絕世迴光

NGC 4424星系中的超新星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天體物理部的副研究員兼紐約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奧爾·格勞爾(Or Graur)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三年前出現在星系NGC 4424中的一顆Ia型超新星,在爆炸後繼續閃耀,且亮度超過預期。顯示強大的爆炸產生大量重形式的鈷(cobalt)元素,為核衰變產生的熱能提供額外能量補充。這項發現或能幫助研究人員找尋Ia型超新星這類宇宙「標準燭光」背後的母體,揭露爆炸背後的力學機制。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林景明節譯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新聞公佈】研究論文發表於本月24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

畢宿星團新近發現的行星或能揭露行星演化奧秘

紅矮星在畢宿星團的位置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天文學家安德魯·曼(Andrew Mann)和他的同事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與該校麥當奴天文台(McDonald Observatory)的望遠鏡,在畢宿星團中一顆紅矮星周圍發現一顆行星K2-25b,這個發現或能幫助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行星的形成與演化。

【圖:麥當奴天文台;文:林景明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論文已經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

「麥當奴天文台」台灣及中國大陸譯作:麥克唐納天文台

研究人員推斷宇宙中含有的類地行星比預期的少

船底座星雲恆星形成區域
一個由三名來自瑞典研究所,一名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小團隊,創建了一個已知宇宙的模型,用於估計宇宙中那些承載生命的系外行星數量,經過模擬表明類地行星的數量少於預期。

在他們建立的模型中,輸入有關早期宇宙已知的資料和有關已知的太陽系外行星數據相關的物理定律,他們將宇宙中元素在一百三十八億年間如何增長、變化,然後進行一次虛擬的普查,結果發現宇宙模型創造了大約七十垓(Sextillion)顆系外行星,但是,研究人員驚訝的是,這些系外行星絕大多數都比地球年老。

如果他們建立的宇宙模型是正確的話,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更為獨特,這是因為如果大部分的系外行星比地球古老,表示生命在其它星球上出現比地球早,如果條件合適,成熟的文明應該早在地球有生命前出現,更可能佔主導地位。但是我們至今還沒有看到其它任何生命的跡象,看來很可能是沒有出現,或者尚未處於我們能夠察覺的區域。這個宇宙模型還顯示,大多數系外行星存在比我們銀河系更大的星系之中。到目前為止,太空科學家已經確定大約二千顆系外行星,明顯只是佔模型預測的一小部分。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林景明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論文本月1日發表於論文預印本網頁arXiv上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