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接受報名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學員參觀射電望遠鏡
第八屆「少年太空人體驗營」即日至五月三十一日,接受全港中學提名學生參加。入選學員於暑假到內地參與一系列航天訓練活動,學習太空科學和航天科技知識,加深他們對中國航天事業的了解。

今屆體驗營為期八日,於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五日舉行。學員將參觀主要航天設施如北京航天城、國家天文台密雲觀測站和興隆觀測站,深入了解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以及射電和光學天文學。

除參觀外,學員更可與航天專家和航天員會面,參與太空科學和航天科技講座,以及體驗航天員的訓練課程,包括「穿脫航天服」、「太空廚房」、「心理訓練」、「逃逸救生訓練」和「血液重新分布訓練」等。完成課程後,學員將會參加課程考試和獲頒證書。

體驗營名額三十名。參加者須為十二歲或以上、於二○一五/二○一六學年的中二至中六全日制學生,並須由學校提名參加,每間中學最多可提名兩名學生。參加者須經三輪甄選,包括天文和太空科學問答比賽、為期三天的營前集訓,以及面試,表現優異的才可獲選參加體驗營。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今晚水星凌日有網上直播

2006年水星凌日過程合成照片
今晚水星凌日,全部經過時間由19時12分開始,至明日香港時間2時42分終止,歷經7小時又30分鐘。網上直播包括:

Sky and telescope

http://livestream.com/skyandtelescope/mercury

Slooh

https://youtu.be/rJwEIAN7UEQ

此外美國太空總署亦有衛星(太陽動力學天文台)追蹤今次的凌日現象

【圖:互聯網】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美國太空總署有關今次水星凌日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kkCaBTgZ8

美國地質調查局發表水星詳細地形圖

水星詳細地形圖
美國地質調查局根據美國太空總署信使號(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意譯為「水星表面、太空環境、地球化學與廣泛探索」,簡稱 MESSENGER )衛星拍攝超過十萬張照片,製作水星詳細地形圖。顯示水星上的隕石坑、火山和山脈情況,其中有些山峯高達四千米。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明日水星凌日香港不能看見

2006年水星凌日過程合成照片
明日晚上水星凌日,可惜香港市民不能看見。本次水星凌日全部經過時間由19時12分開始,至翌日香港時間2時42分終止,歷經7小時又30分鐘。

水星凌日是當水星運行至地球和太陽之間,如果三者能夠連成直線,便會產生水星凌日現象。觀測時會發現一黑色小圓點橫向穿過太陽圓面,黑色小圓點就是水星的投影。水星凌日發生在五月初或十一月初,平均每百年出現十三次水星凌日的現象。

最近發生的水星凌日:2003年5月7日、2006年11月8日、2016年5月9日。下次水星凌日在2019年11月11日可惜也是出現在香港晚上時間。香港地區要看見水星凌日,須要到2032年11月13日。

【圖:互聯網】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美國太空總署有關今次水星凌日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kkCaBTgZ8

奎宿二內部驅動力有別於太陽

高速自轉令黑子出現在奎宿二的北極地區
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由於內部磁場驅動,在表面可以看到磁場作用而形成的太陽黑子。日前來自哥本哈根大學尼爾·玻爾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的天體物理學家(Heidi Korthonen)女教授觀測仙女座的奎宿二( ζ And)發現,這顆恆星表面的黑子在北極地區出現,有異於我們的太陽黑子,出現在赤道區域附近。主要原因是奎宿二的自轉速度比太陽快二十倍,它的磁場是由內部完全不同的驅動力驅動。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尼爾·玻爾研究所新聞公佈】研究論文已經發表於《自然》期刊

天文學家以極高精度量度黑洞質量

NGC1332星系盤氣體圍繞中心超大質量黑洞
在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可以達到百萬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支配著它們所在的宿主星系。為了確定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天文學家必須量度它週圍密佈的恆星和氣體雲的引力強度。

一隊以美國加州大學阿龍·巴特(Aaron Barth)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利用阿塔卡馬毫米波/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陣列( 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量度波江座內橢圓星系NGC 1332中央黑洞週圍一氧化碳氣體的軌道速度,進而推算出這個黑洞的準確質量。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新聞公佈】研究論文已經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通訊》

天文學家使用新影像處理軟件檢測雙花生殼型星系

NGC128中心形隆起的花生殼星系盤
來自澳洲墨爾本斯威本科技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天文學家,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與斯隆數碼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的數據,發現兩個近鄰;位於雙魚座的NGC 128星系和位於天貓座的NGC 2549星系,有不同尋常的結構。他們的團隊開發了一套新的影像處理軟件,令到他們盡可能仔細觀測由於恆星從星系中央隆起進而分佈而形成的雙「花生殼」型結構。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網頁】研究論文發表在已經出版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飛行天文台檢測出火星大氣有氧原子

氧原子光譜疊加在火星的圖像上
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利用平流層紅外線天文台(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簡稱 SOFIA)上的儀器,四十年來首次檢測到火星大氣中有氧原子的存。這些原子在火星大氣層上的中間層發現。

火星大氣層的氧原子會影響其它氣體逃離火星的方式,因此對火星大氣層有顯著的影響。這次科學家檢測到的氧氣原子數量只有預期的一半,這可能是由於在火星大氣變化的影響。科學家將繼續使用平流層紅外線天文台去研究這些變化,以便對火星的大氣層有更多的了解。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哈雷彗星殘留物形成的寶瓶座η流星雨香明日高峰

香港地區不同時段估計流星出現數目分佈圖
哈雷彗星,在軌道上的殘留物所形成的寶瓶座η流星雨預料香港高峰時間:5月7日(星期六)凌晨4時50分
建議觀測期間: 5月7日(星期六)由凌晨2時30分至5時30分

天頂每時出現率ZHR估計每小時可見流星數:
市區: 1 顆;
市郊: 8 顆;
鄉郊: 16 顆;
很黑地區:24顆

可惜明日天氣預測有雲,本港市民可能無緣見流星雨現象。

【圖:Peter Jenniskens 及 Dave Nugent】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獵鷹九號火箭再次成功降落海面回收

獵鷹九號火箭再次成功降落海上回收台
繼4月9日成功降落海面回收平台,太空探索科技公司今日利用獵鷹九號火箭,在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空軍基地,發射日本JCSAT-14通訊衛星升空後,再次成功把火箭降落在大西洋中一艘由平底駁船改裝,名為「當然我依然愛你」的火箭回收降落台。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成功在陸地和海上回收獵鷹九號火箭,除了減輕火箭發射成本,還能將類似技術應用在登陸火星之上。該公司計劃2018年發射新一代稱為「紅飛龍」太空船前往火星。

【圖:太空探索科技公司;文:節譯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