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中國今早成功發射30號遙感衛星

遙感30衛星發射情況
「遙感衛星30號」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今日上午10時43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送入預定軌道。

「遙感衛星30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空間(即太空)技術研究院主導研製,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將對中國的國民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運載火箭「長征二號丁」,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研產。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27次發射。

【圖、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研究發現太陽活動極弱期的磁場其實反而是在極盛期

電腦模擬的太陽活動周期
太陽黑子有個平均約十一年的活動周期,在此十一年內,從極小期的黑子數量幾近於無,逐漸增加,至極大期之後數量逐漸下降,最後再度回到極小期;太陽上其他活動的發生頻率與規模也於黑子數量變化成正比。不過,每個黑子周期的狀況其實都不太相同,意即將時間尺度拉長之後,還有長期的變化,有科學家認為這種太陽活動的長期變化可能與地球氣候變遷有關。

芬蘭赫爾辛基的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電腦科學系及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ReSoLVE卓越研究中心(ReSoLVE Centre of Excellence)的馬里·凱皮萊(Maarit Käpylä)等人組成的DYNAMO研究小組,利用全球各地的超級電腦進行長達六個月的聯合演算,希望瞭解引起太陽活動長期變化的物理機制,然後能藉此進一步瞭解地球與太空的氣候變化。

然而,這項耗時頗長的數值演算結果,最讓Käpylä等人驚訝的,卻是關於太陽活動的極弱期(grand minima),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一般認為在太陽活動極弱期的時候,是因為太陽磁場很衰弱,弱到無法產生太陽黑子或其他太陽活動。但是凱皮萊等人的演算結果卻顯示在蒙德極小期時,太陽磁場其實是處在最強盛的時期。

【圖、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

微軟全球望遠鏡軟件互動天象廳首次亮相中國全國科技週

全球望遠鏡天文觀測軟件天象廳
中國虛擬天​​文台今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利用微軟全球望遠鏡(World Wide Telescope)互動式數碼天象廳,首次亮相中國的全國科技週。

天象廰以負壓式便攜球幕為平台,互動式數碼天象廳將一個由龐大天文數據構成的數碼宇宙帶給觀眾,從嫦娥三號的廣寒宮全景到五百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建設現場,從哈勃太空望遠鏡美輪美奐的天文圖片到郭守敬望遠鏡的巡天成果,從國家天文台到微軟研究院總部。球幕視覺效果配以最新體感互動手段,大量科學數據以互聯網為依托讓公眾隨手可得。

【圖、文:節譯自中國虛擬天​​文台新聞公佈;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全球望遠鏡是微軟所推出的一款免費的天文觀測軟件,於2008年的美國技術、娛樂、設計大會首度公開,不過全球望遠鏡的開發可追溯到2002年。全球望遠鏡中使用了微軟自家開發的Silverlight技術來呈現動態視覺效果。

【補充資料:維基百科】

數碼(digital)台灣譯作:數位,中國大陸譯作:數字

小藍色星系或能為宇宙大爆炸帶來新曙光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 AGC 198691 星系
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小獅座內一個距離地球約三千萬光年,編號為AGC 198691,暱稱為「小獅」的細小藍色星系,含有最低水平金屬(天文學家把比氫氦重的元素稱為金屬)。發現缺乏金屬元素的星系將會促進對大爆炸的定量研究。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林景明節譯自印第安納大學新聞公佈】研究論文發表於3月12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

美國科學家利用天象軟件精確測定古詩日期

龐貝古城的莎孚壁畫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家利用天象軟件 Starry Night 7.3 精確測定抒情詩人莎孚(Sappho)《午夜詩》描述的時間,該詩描述了二千五百年前的莎孚在希臘列斯伏斯(Lesbos)島觀賞昴宿星團的景象。

天象軟件顯示,昴宿星團在公元前570年1月25日在午夜升起,這將是那首抒情詩可能涉及的最早日期。

詩的原文:

月西沉
昴星隱
午夜初過
光陰飛逝
我故煢煢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新聞公佈】

「莎孚」台灣譯作:莎芙,中國大陸譯作:薩福;公元前七世紀希臘的女同性戀者。一生寫過不少情詩、婚歌、頌神詩、銘辭等。著有詩集九卷,大部分已散軼,現僅存一首完整、三首接近完整的詩篇。

「列斯伏斯」島中國大陸譯作:萊斯沃斯島;「女同性戀者」Lesbian 一詞是源自這個島名。當年希臘女詩人莎孚在這個島上舉行女詩人同歡會,建立她的學園,莎孚的詩多是敘述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

【補充資料:維基百科】

上海天文台等提議建設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亞洲科學中心

畫家筆下的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re Array,簡稱 SKA)是舉世矚目的國際大科學工程,最終將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

SKA建設涉及天文學、電子信息科學、計算數學與系統科學等眾多科學領域,集成眾多高科技成果,其巨大規模和復雜程度,特別是其對EB量級的數據對採集、傳輸、處理和存儲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據目前估計,SKA所收集的數據量將超過目前互聯網數據的總和,需要六倍於天河二號的超級電腦系統進行數據處理,才能最終形成可用於科學研究的圖像和數據,大量數據處理關鍵技術視為SKA成敗的要素之一。

SKA組織總幹事菲利普·戴文(Philip Diamond)表示,上海是個人才集聚,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上海天文台歷史悠久,在射電天文領域具有雄厚的基礎,上海將是SKA區域中心的理想選擇之一。上海天文台台長洪曉瑜認為,建設SKA亞洲科學中心是中國成為天文大國的難得機遇,將為中國天文學實現跨越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上海市將積極支持上海天文台等單位申建SKA亞洲科學中心。

【圖、文:節錄自科學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好奇號火星車完成了它在火星第二週年活動

兩個火星年的火星大氣變化
美國太空總署好奇號火星車四年前登陸火星,已經在火星上探索了長達兩個火星年(等於地球的3.76年)。美國太空總署公佈它在這段期間,收集成兩個完整週期的火星氣候數據。

重複的週期數據有助科學家辨認出一些現象是週期變化還是一些零星事件。例如:2014年好奇號火星車發現它在火星的位置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在幾個星期之內飆升了十倍,但在第二個火星年中,這種現象並沒有再次發生,因此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個別事件,而非週期性的季節循環。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雙黑洞系統附近首次發現刮大風

天鵝座V404黑洞周圍的吸積盤
英國修咸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一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2015年6月對劇烈爆發狀態的天鵝座V404黑洞進行了觀測。他們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光學紅外線望遠鏡:加那利大型望遠鏡(Gran Telescopio CANARIAS)對其進行了光學測量。

天鵝座V404是一個距地球約八千光年的雙黑洞系統,也是距地球最近的黑洞系統之一,其中一個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的十倍,它不斷吞噬著來自其伴星的物質。物質源源不斷地被吸引到這個黑洞之中,並形成了巨大的吸積盤。

科學家在觀測天鵝座V404黑洞爆發的過程中,發現了包含中性物質(氫和氦)的強風。它形成於黑洞吸積盤的外側,影響著吸積盤附近物質的積聚。這是科學家首次在雙黑洞系統附近探測到風。由於風速很高(每秒三千公里),因此可以逃脫黑洞附近的引力。

修咸頓大學物理與天文學教授查理斯(Phil Charles)認為,這種風可以幫助科學家解釋,為什麼天鵝座V404黑洞在爆發時雖然十分明亮、十分劇烈,但其過程卻非常短,只持續了兩個星期。天鵝座V404黑洞爆發即將結束時,科學家觀測發現,被這種風驅逐出來的物質形成了一片星雲,這一現象首次在黑洞附近觀測到,它使科學家有機會對噴射到星際空間的物質總量進行估算。由於爆發中的天鵝座V404黑洞十分明亮,而且加那利大型望遠鏡的觀測區域很廣,因此該團隊不但可以探測到這股大風,還可以在分鐘的時間尺度上對這股風的特徵變化進行測量。戴瑞安斯認為,這次觀測將幫助科學家理解黑洞是如何利用吸積盤吞噬物質的。

【圖:加那利群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論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自然》期刊

「修咸頓大學」台灣和中國大陸譯作:南安普敦大學

天龍號太空船攜帶國際太空站實驗樣本今日凌晨安全返抵地球

天龍號太空船降落海面情況
天龍太空船攜帶接近1.7公噸的科學實驗樣本,從國際太空站返回地球。經過六小時的行程,在香港時間今早凌晨2時51分降落在太平洋無人區域。

帶回地球的樣本包括太空人長期太空生活出現的炎症和壓力生物標誌、動脈粥樣硬化、血液和尿液樣本、微生物樣本、唾液標記和孿生研究。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銀河中心存在吞併的星系殘骸

星系殘骸在銀河系中出現的位置
一隊德國天文學研究小組,最近在銀河系中心內二千光年處,發現了一批古老的恆星。這些恆星的年齡已經高達一百億歲,且它們的軌道維持著銀河系早年形成期的狀態。

研究小組從星系中央的恆星主體群中,運用動力學原理,分離出了這些古老的成員。他們使用光譜儀,分析了一類知名的古老恆星:天琴RR變星。這些恆星的亮度會發生週期變化,研究起來比較困難。但它們是宇宙間的「標準燭光」。人們通過它們來精確地測量天體間的距離。這些變星和年齡超過一百億歲的恆星族群,比如古老的銀暈球狀星團密切相關。研究小組因此能夠準確測量恆星的年齡,進而探索銀河中心形成時的環境條件。

銀河係也是由一代代的恆星組建而成的。天文學家籠統地將重元素稱作金屬,它們出生在恆星內部,且會隨著世代交替,在恆星內部越積越多。因此,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成員,它們的金屬含量應該是最低的。銀河系中心大部分恆星富含金屬,和太陽的金屬含量相近,且多聚集在銀河中心的棒狀結構內(我們的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

這些恆星大致上朝著相同的方向繞銀河中心運行。銀河系中的氣體氫也會朝著相同的方向繞銀河中心運行,因此,天文學家一般認為,銀河系中心所有恆星的運行方向都是相同的。但是這些天文學家發現,這些天琴RR變星的運行方向不一樣,它們的軌跡在很大程度上是無序的,似乎形成於遠離銀河中心的地方。

這些恆星只佔棒狀結構內恆星總量的1%,但年齡卻要古老得多,似乎它們和其它恆星來自不同的地方,它們很可能是銀河系形成初期的構造之一。

這些變星在不斷地移動,加上它們的亮度會周期性變化,因此會讓它們的視運動較為明顯。研究小組利用這一點,得出了這些變星的運動速度與銀河中心其它恆星相比明顯偏高的結論。接下去,天文學家還將測定這些變星的金屬元素含量,以便進一步了解這些恆星的演化史。

【圖、文:節錄自星空天文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