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印度今早成功試射首架自製太空穿梭機

印度太空穿梭機今日早上發射情況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今日香港時間上午9時30分,在印度東南部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斯利哈里柯塔島(Sriharikota)發射自製的「示範用途的可重複使用飛行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rogramme,簡稱 RLV–TD,相當於美國的太空穿梭機)升空。今早發射這艘RLV-TD是印度阿凡達(Avatar)太空穿梭機計劃的縮小版本,是最終版本的六分之一,主要用來進行技術驗證。

這艘太空穿梭機長約7米、擁有圓滑三角翼,形狀類似美國X-37試驗穿梭機。發射後穿梭機向上飛行70公里,然後再返回降落到孟加拉灣海面。
  
印度從2001年提出自製太空穿梭機計劃後,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就不斷展開研究和技術驗證,最後製造出形狀類似美國X-37試驗性的太空穿梭機。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的工程師希望太空穿梭機能重複使用十次,有效降低將人造衛星送入太空軌道的成本,預計可將發射衛星等載重物體成本降到每公斤二千美元,是美國穿梭機成本的十分之一。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網頁】

《追星星的少女》榮膺北京科技微視頻大賽桂冠

獲獎影片《追星星的少女》頒獎
2015北京科技微視頻大賽頒獎典禮在2016年全國科技活動週主會場民族文化宮舉行。天文科普微電影《追星星的少女》喜獲唯一一個一等獎。

頒獎典禮上,大賽主辦方​​給予《追星星的少女》高度評價:該影片科學知識主題鮮明,可視性強,有創新性。獨特的故事情節與知識點自然結合,製作精良。

本片策劃製片萬昊宜,監製齊銳,編輯劉馨,導演王博、楊帆,顧問朱進、肖軍、崔辰州、齊銳、陳曉,由北京天文館出品,協助拍攝單位包括北京古觀像台、國家天文台、華中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中國虛擬天​​文台提供技術支持。

【圖、文:節錄自中國虛擬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南京大學計劃建造全球最大太陽望遠鏡向公眾籌款

畫家筆下的全球最大太陽望遠鏡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正在設法籌集一億二千萬元人民幣(港幣1.42億元;新台幣5.98億元),用來製造一台2.5米口徑、世界第一架既可以白天觀測太陽,晚上又可以觀星的特殊望遠鏡。建成後將會是全球最大的軸對稱太陽望遠鏡,這台望遠鏡將為中國的天文觀測創下多項世界第一。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軸對稱太陽望遠鏡,目前同類望遠鏡的最大口徑為1.6米,而這台望遠鏡的口徑達2.5米,意味著它的視力更好;它的視野更廣,觀測視場擴大了三至四倍。是實現太空天氣預報,例如:太陽風暴攜帶高能帶電粒子,並輻射出高能X射線和伽瑪射線,既給地球帶來美麗極光,也會燒毀電站、嚴重腐蝕輸油管道,干擾無線電通訊和導航,甚至損害人造衛星。以前科學家觀測太陽爆發時,因為望遠鏡視角狹窄,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但這架望遠鏡可以將整個太陽爆發的高清晰圖像收入眼底。

此外,它將是世界上第一架既可以白天觀測太陽,又可以大視場巡視夜空的特殊望遠鏡。它在夜間工作時,科學家可以開展國際上近年來熱門的時域天文學觀測,即觀測像超新星、伽瑪暴這一類快速變化的特殊天體。南京大學的科學家還希望利用這台望遠鏡開展全球首次基於窄波段的大視場星系巡天,極大提高星系紅移測量的精度,為星系研究提供數據。

它亦可以用來尋找銀河系內的系外行星、地外生命乃至尋找外星人。人類已發現的太陽系外的行星有兩三千顆,但它們大都在銀河系以外。銀河系的恆星形成了一條燦爛的光帶,掩蓋了那些細小又不發光的行星。有了這架高分辨率、大視場的望遠鏡,再配合其它科學手段,人類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的目光,就可以更好地投回到銀河系,看看我們周圍有沒有外星人鄰居。

這架大望遠鏡計劃建築在青藏高原東南部、雲南和四川交界處的稻城,一座當地人稱作無名山的山頂。這座山的高度有四千八百米。為了籌集製造望遠鏡的經費,南京大學把望遠鏡的命名權留給了捐助者,主要捐助者可以為這台望遠鏡命名。

【圖、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日本首顆月面探測器最早2019年升空

畫家筆下的日本月面探測器
三菱電機負責製造的日本首個月球表面探測器最早將於2019年發射升空。該公司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接到訂單,將提高著陸性能,令精度達到其它國家現有的探測器十倍以上。

相關技術還將應用於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後規劃的月面基地建設及火星探測等。三菱電機在人造衛星開發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將通過開發探測器帶動其航天業務的進一步增長。

三菱電機將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以及日本國內多家大學合作進行開發。開發費用為180億日元(港幣12.8億元,新台幣53.7億元,人民幣10.8億元)。力爭以距目標位置一百米左右的誤差實現著陸。該探測器是一個重約一百三十公斤的小型無人探測器,開發前提是在月球著陸後不再返回地球。該探測器將在飛行中用光學攝像頭拍攝月球表面,識別出環形山。然後與2007年日本發射的繞月衛星輝夜姬(Kaguya)收集的月球環形山數據進行對照,推斷出自己的位置。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天文學家揭露高紅移星系顏色梯度起源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紅移達到9.6的星系
十多年來,人們對宇宙演化早期(高紅移)星系的性質(如顏色、大小等)有了較多了解,但一直用遙遠星系的整體顏色約束星系的形成與演化模型。這只能反映其平均的星族構成(相當於把星系看成一個點來考慮),而星系的顏色梯度(Color Gradient)能夠反映其星族從內向外如何分佈,可以為星系的形成與演化模型提供更加嚴格的觀測約束。

由瀋陽師範大學劉鳳山課題組聯合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單位的科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史上最大的光學/近紅外巡天項目:CANDELS圖像數據,首次對宇宙演化中、早期(紅移0.5<z<1.5)恆星形成星系的紫外—光學顏色梯度進行大樣本統計研究,

這項研究工作首次清晰顯示高紅移恆星形成星系內,普遍存在負的紫外光顏色梯度(遙遠星系的中心比外圍更紅),並揭露顏色梯度的起源:小質量恆星形成星系的紫外光顏色梯度主要由星系內部塵埃消光引起;而大質量恆星形成星系的紫外—光學顏色梯度由星系內部塵埃消光與中心年老核球的增長共同貢獻。塵埃消光改正後的分析結果進一步說明:在宇宙演化中、早期,小質量恆星形成星系的中心和外圍幾乎同時增長;而大質量恆星形成星系的中心比其外圍增長得更早。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科學網新聞報導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木衛二的海洋可能有類似地球的化學平衡

木衛二表面的條紋
美國太空總署伽利略號太空船拍攝木衛二(Europa)的增強色彩圖片顯示,木衛二冰冷表面上呈現大量裂縫和複雜的條紋圖案。較新的條紋橫切舊的暗帶,顯示其中的地貎在過去分開。木衛二和表面還包含光滑的區域,被複雜的條紋材料分割成幾個區域。

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一項新的研究,將木衛二火山活動無關的氫、氧產生情況與地球進行了比較,因為這兩種元素的平衡是生命所需能量產生的關鍵。研究發現,它們在尺度上是相符的;兩個天體上氧的產生率都比氫的產生率高大約十倍。

研究人員推測,來自木星的輻射進入木衛二地下海洋,產生稱為氧化劑的物質,與其它物質產生還原劑反應,令到木衛二海底有可以用於支持生物發展的有用化學能量。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有證據顯示三十四億年前火星曾發生海嘯

火星曾發生海嘯的證據
火星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就是一片如沙漠般的不毛之地。但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曾經的火星不但擁有海洋,還出現過高度超過五十米的駭人巨浪。該發現為人們了解火星獨特的地貌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

此前就有研究推測,數十億年前的火星上,不但有水還有原始的海洋,海水總量甚至超過了地球的北冰洋,覆蓋了大部分北部低地區域。不過,由於火星表面缺乏明確的海岸線特徵,這一假說並未得到驗證。

一組由美國、中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聯合研究團隊決定借助新的技術手段再探火星海洋之謎。他們對火星北部平原和阿拉伯土(Arabia Terra)的地貌和熱成像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曾經的火星不但有海,還發生過海嘯。這些滔天巨浪在重塑火星早期景觀上,或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亞歷克西斯·羅德里格茲(Alexis Rodriguez)表示,這些海嘯很可能是由隕石撞擊引發的。分析顯示,產生直徑約為三十公里的隕石坑的隕石撞擊,可產生到岸高度平均為五十米的海嘯波浪。這種規模的隕石坑每三百萬年會生成一次,這一時期在火星地質歷史上位於西方紀的晚期,距今大約三十四億年。他們目前已經在研究區域發現了兩次海嘯事件的證據。此外,火星北方平原的其他區域或許也經歷過類似的海嘯,並導致海岸線發生改變,不過在此之前,還需將其與其他因撞擊、山泥傾瀉以及火星地震導致的變化區分開來。

【圖:行星科學研究所;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中國行星科學家鄭永春獲卡爾·薩根獎

鄭永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行星科學家鄭永春獲得卡爾·薩根(Carl Edward Sagan)獎。新聞公報中介紹說,卡爾·薩根獎授予那些在公眾傳播方面有傑出貢獻者。今年該獎項授予中國行星科學家鄭永春,因為他不倦地向中國大眾進行行星科學方面的科學普及教育,並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國科學。

【圖、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恆星惡魔將亞恆星轉化為褐矮星

右邊的白矮星吸走左邊褐矮星的質量
一隊由修咸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博士生莊·維納西歐·赫南德茲·桑蒂斯特班(Juan Venancio Hernandez Santisteban)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利用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觀測一個距離地球730光年的暗淡雙星系統-J1433。發現該系統內一顆大約六十個木星質量的低質量恆星緊挨著一顆白矮星,每78分鐘繞它一週。

他們發現由於兩者距離過近,白矮星會吸取低質量伴星的物質,導致其損失近九成的質量,從而令該顆恆星喪失原來的質量轉變為一顆質量細小的褐矮星。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論文發表於本月18日出版的《自然》期刊

「修咸頓大學」台灣和中國大陸都譯作:南安普敦大學

其它類似太陽的恆星擁有同樣的自轉週期

M 67 疏散星團
來自波茨坦萊布尼茨天體物理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Potsdam)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天體物理學家,利用刻卜勒太空望遠鏡開展的搜尋系外行延展(K2)計劃,量度一個年齡與太陽相仿的球狀星團M67內二十顆類似太陽恆星的細微光變,發現它們的旋轉週期幾乎和太陽相同,差不多約26天旋轉一週,宛如我們的太陽。這個發現顯著增強了太陽-恆星關聯(The Solar-Stellar Connection)這個基本原理,它引領了現代太陽物理學與恆星物理學的發展。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波茨坦萊布尼茨天體物理研究所新聞公佈】研究論文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