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羅塞塔號太空船今晚關閉與菲萊的通訊

控制中心人員向菲萊彗星登陸器說永別
歐洲太空總署德國航空航天中心菲萊登陸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人員昨日宣佈,羅塞塔號太空船今晚香港時間23時07分將會關閉船上的電器支援系統,切斷與菲萊的所有聯繫,以節省電力。在今年2月12日,控制中心已經停止向菲萊發送任何指令,但仍然保持監聽菲萊可能發送的無線電訊號。

切斷與菲萊的聯繫,亦即是永別的時候。 菲萊計劃經理史提芬·烏來梅(Stephan Ulamec)表示:「由現在至8月8日,大家可以用圖畫形式,發送至菲萊的推特(twitter)賬號@Philae2014,悼念菲萊。」

【圖、文:節譯自歐洲太空總署德國航空航天中心菲萊登陸控制中心網頁】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關有菲萊彗星登陸器長眠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BOqPh4et0

香港少年太空人後日赴北京受訓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出發儀式
第八屆「少年太空人體驗營」昨日在香港太空館舉行出發儀式,30名中學生周五前往北京,展開為期八日的太空訓練。體驗營由7月29日至8月5日,學員會參觀中國主要航天和天文設施,參與太空科學和航天科技講座,體驗航天員訓練課程。

趙大福為參加者之一,對自己獲選前往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深感高興。另一參加者蔣涴婷希望與太空人交談,了解他們的升空感受和訓練過程。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許曉暉致辭時表示,航天科技日新月異,有賴年輕人參與發展,體驗營對同學往後學習和成長均具積極意義。

今屆「少年太空人體驗營」5月展開招募,百多間中學逾160名學生參加。甄選分三輪進行,包括天文學和太空科學問答比賽、為期三天的營前集訓和面試,30人最後入選。

【圖、文:節錄自香港政府新聞網頁】

洛夫喬伊彗星在近日點表現非對稱行為

C/2014 Q2 洛夫喬伊彗星
一隊由印度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物理研究實驗室的庫馬爾·凡卡塔拉瑪尼(Kumar Venkataramani)領導的科學家小組,利用安置在印度阿布山紅外天文台(Mount Abu Infra-Red Observatory)0.5米望遠鏡上的LISA光譜儀獲取洛夫喬伊(C/2014 Q2 Lovejoy)彗星的光譜,研究它的氣體釋放。他們發現這顆彗星在近日點表現了非對稱行為,產氣率上升,並且在過近日點後還變得活躍。

【圖:約翰·威名;文:林景明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論文本月22日發表於論文預印本伺服器arXiv上

國際太空站啟動一個名為「流星」的項目觀測流星

安裝在國際太空站的流星觀測設備
日本千葉工業大學行星研究中心在國際太空站,執行一個名為「流星」的流星觀測項目。整個計劃在本月7日已經在國際太空站上開始運作。

該項目是利用安置在國際太空站上的超高感光度高清攝像機對流星進行連續觀測,並對流星塵埃大小進行量度,分析其化學成分,目的在研究流星群母體的特徵。

最近它將觀測本月底達到極大的寶瓶座δ流星雨和下個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日本千葉工業大學網頁】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熱氣暈旋轉

圍繞著銀河系的熱氣暈
美國密西根學院的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在銀河系熱氣暈(hot gas halo)在同一個方向,並以相當速度環繞星系盤旋轉,其中包含我們的恆星,行星,氣體和塵埃。以往科學家認為這些龐大氣暈是靜止,只是星系會轉動,但實際上氣暈也會跟隨一起轉動,只不過速度較慢而已。這個新發觀揭露原子如何組成恆星、行星和我們自己的星系,以及我們星系的未來發展。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美國太空總署太空人進行水底任務模擬訓練

太空人在水底進行模擬任務訓練
美國太空總署極端環境任務行動於7月21日展開,太空人潛入水底,進行模擬太空漫步和研究。

太空人在大西洋的佛羅里達礁島群國家海洋保護區的水下展開了該行動。太空人潛入位於海面以下十九米的寶瓶礁基地(Aquarius Reef Base),展開為期十六日的模擬太空任務。

在水底進行模擬太空漫步期間,太空人將評估可能在未來的額太空任務中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技術。而在基地內,太空人則將進行測試一系列裝置。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中國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日本研究與歐洲定位導航衛星系統接軌

日本準天頂衛星與普通導航衛星
日本政府為了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將於2018年度開始,推動與歐洲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接軌。將日本的「準天頂衛星」和歐盟的「伽利略導航系統」訊號相通。令日本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和相關零件將可以在全世界使用。

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的特點是,將美國的全球定位導航衛星的誤差修正至一厘米級別,比較現在的導航衛星精度提升至一百倍。由於「準天頂衛星」位於日本的天頂位置,因此不受高山和高樓大廈的影響,可以覆蓋日本全國幾乎任何地點。不過「準天頂衛星」與普通導航衛星不同,它的訊號只能傳送至日本、澳洲和東南亞洲地區,限制了日本企業向全球開展相關業務。因此要借助歐盟的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所採用的標準技術,開拓世界各地的自動駕駛市場。

【圖、文:綜合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業餘天文愛好者處理卡西尼太空船拍攝土星複雜雲帶變化

用紅外線拍攝土星複雜大氣雲帶
美國太空總署一向鼓勵業餘天文愛好者參與科研工作,在卡西尼太空船網頁提供拍攝土星的原始(Raw)照片,由有興趣的愛好者進行圖像處理。上面是一張在2016年7月20日拍攝,使用了特殊濾鏡,從而加強在近紅外波段(波長約750納米)處的敏感性的照片,圖像中以假色顯示土星大氣層複雜雲帶中的溫度變化。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中國開通首個全球寬頻衛星服務網

中國全球寬頻衛星服務網絡結構圖
中國7月22日開通首個全球寬頻衛星服務網,從而真正實現了獨立的全球寬頻衛星服務,實現信息傳輸、視頻監控、視頻會議等等豐富的應用。

全球網的主控中心在北京,令遠洋船員在海上也可以使用性價比極高的個人通訊服務。

【圖: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文:綜合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中國阿里重力波探測研究進入規劃階段

阿里重力波探測研究研討會現場
7月13日,阿里原初重力波探測計劃相關科學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虹匯報了項目進展情況,介紹了阿里計劃科學目標和研究內容。李虹提到,阿里一號將實現北半球首次地面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簡稱 CMB)獨立觀測,得到目前最高精度的北天區CMB極化數據,研究南北不對稱性質。阿里二號將在阿里一號的基礎上,得到更高精度的原初重力波獨立測量結果,結合南極的觀測結果,實現原初重力波探測的南北交叉檢驗。

阿里項目經理蘇萌作了總結,給出了阿里原初重力波探測計劃白皮書撰寫綱要,並希望相關工作人員能積極開展工作,獻言獻策,為阿里原初重力波探測貢獻出一份力量。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