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獲得小行星命名

劉曉波先生
2017年3月12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八顆以華人命名的小行星。其中編號248262 Liuxiabo 小行星是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命名。

劉曉波小行星,由義大利博爾博納(Vallemare di Borbona)天文台在2005年4月4日發現,臨時編號為2005 GR128。

劉皢波 (1955 – ) 因為他的在中國大陸進行長期和非暴力的人權鬥爭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國際天文學聯會小行星通告;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長征七號火箭運抵文昌發射場可以用來發射貨運太空船

長征七號遙二火箭裝箱出發
中國長征七號遙二火箭昨日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長征七號是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基本型號,可以用來發射貨運太空船,也可用於發射人造衛星。該型火箭採用液氧煤油發動機等新技術,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5公噸,於2016年6月25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完成首次發射飛行任務。在首飛試驗結果分析基礎上,長征七號遙二火箭按照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狀態變化要求,開展了相應優化設計,進一步提高了相關產品的可靠性。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中國新聞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獲得小行星命名

劉曉波先生
2017年3月12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八顆以華人命名的小行星。其中編號248262 Liuxiabo 小行星是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命名。

劉曉波小行星,由義大利博爾博納(Vallemare di Borbona)天文台在2005年4月4日發現,臨時編號為2005 GR128。

劉皢波 (1955 – ) 因為他的在中國大陸進行長期和非暴力的人權鬥爭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國際天文學聯會小行星通告;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國家天文台科研人員通過南極巡天望遠鏡數據發現新變源

雙星AST46538的相位曲線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員、南美天文中心訪問學者王靈芝和南極天文中心馬斌博士等18位科研人員,通過分析由第一台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1近期巡天獲得的一個天區8天的測光數據,探測到560顆變源,新發現變源339顆。

工作通過分析指向銀盤天區3500幅圖像時域測光數據,探測到560顆變源,其中一半是食雙星變源。通過已公開發布的變源星表進行位置和亮度匹配,發現61%是新探測變源。變源樣本中有33顆食雙星存主食後的光極大和次食後光極大存在亮度差的效應。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新視野號古柏帶使命團隊新增七位成員

畫家筆下的新視野號太空船掠過2014 MU69
美國太空總署新視野號太空船奮力前行,希翼遇到下一個目標。它將於後年年初與古柏帶天體2014 MU69相遇。該使命首席研究員阿蘭·斯登(Alan Stern)與美國太空總署為助力該使命的順利進行,新增了七位成員。他們包括丹尼爾·布理特(Daniel Britt),吉·卡夫拉斯(JJ Kavelaars),阿力克斯·帕克(Alex Parker),西蒙·珀特(Simon Porter),西爾維亞·珀托帕帕(Silvia Protopapa),克辛·辛格爾(Kelsi Singer),阿蔓達·詹伽莉(Amanda Zangari)。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新視野號太空船新聞公佈】

美國月球與行星觀測者協會會刊《漫步天文學家》創刊七十週年

《漫步天文學家》其中一期的封面
今年三月,是美國月球與行星觀測者協會(Association of Lunar and Planetary Observers,簡稱 ALPO)成立七十週年。它的第一期會刊《漫步天文學家》The Strolling Astronomer 於1947年3月1日出版。

美國月球與行星觀測者協會由沃爾特·哈斯(Walter Haas)創立,他在兩年前過身。他創立這個協會的目的在於促進,鼓勵,協調太陽系天體的業餘觀測活動。讓業餘天文愛好者有機會在《漫步天文學家》季刊上發表自己的觀測報告,至今仍然接受業餘觀測者的文章。

【圖:美國月球與行星觀測者協會;文:林景明節譯自 美國《天空與望遠鏡》雜誌社網頁】

新視野號古柏帶使命團隊新增七位成員

畫家筆下的新視野號太空船掠過2014 MU69
美國太空總署新視野號太空船奮力前行,希翼遇到下一個目標。它將於後年年初與古柏帶天體2014 MU69相遇。該使命首席研究員阿蘭·斯登(Alan Stern)與美國太空總署為助力該使命的順利進行,新增了七位成員。他們包括丹尼爾·布理特(Daniel Britt),吉·卡夫拉斯(JJ Kavelaars),阿力克斯·帕克(Alex Parker),西蒙·珀特(Simon Porter),西爾維亞·珀托帕帕(Silvia Protopapa),克辛·辛格爾(Kelsi Singer),阿蔓達·詹伽莉(Amanda Zangari)。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新視野號太空船新聞公佈】

美國月球與行星觀測者協會會刊《漫步天文學家》創刊七十週年

《漫步天文學家》其中一期的封面
今年三月,是美國月球與行星觀測者協會(Association of Lunar and Planetary Observers,簡稱 ALPO)成立七十週年。它的第一期會刊《漫步天文學家》The Strolling Astronomer 於1947年3月1日出版。

美國月球與行星觀測者協會由沃爾特·哈斯(Walter Haas)創立,他在兩年前過身。他創立這個協會的目的在於促進,鼓勵,協調太陽系天體的業餘觀測活動。讓業餘天文愛好者有機會在《漫步天文學家》季刊上發表自己的觀測報告,至今仍然接受業餘觀測者的文章。

【圖:美國月球與行星觀測者協會;文:林景明節譯自 美國《天空與望遠鏡》雜誌社網頁】

卡西尼號拍攝土衛十八的真面目

土衛十八的形狀
美國太空總署卡西尼號太空船在今年3月7日首次近距離(24,572公里)拍攝到土衛十八(Pan)的地貌,令科學家可以硏究它的地質狀況。

土衛十八是土星最內側的衛星。它是一顆形狀好像核桃的小衛星,大約長三十五公里,闊二十三公里,軌道完全在土星的恩克環縫中。它的行為好像是土星恩克縫環的牧羊犬,保持恩克環縫的形狀,清除侵入環中的其它粒子。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及維基百科】

中外天文學家利用郭守敬數據證認人馬矮星系星流新分支

藍虛線方框表示人馬矮星系領先星流新分支的位置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石維彬副教授等人通過分析郭守敬望遠鏡(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y Telescope = 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簡稱 LAMOST)K巨星數據與史隆數碼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簡稱 SDSS) RGB數據確認了一個已知分支,並在人馬矮星系領先星流上證認了一個新分支。這個新分支有助於限制人馬矮星系星流的子結構和銀河系勢能。

人馬矮星系是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也是距離銀河系第二近的矮星系(距銀河系中心約五萬光年)。然而銀河系目前正一點點蠶食這個弱小的人馬矮星系鄰居。天文學家從大量的背景恆星中區別出人馬矮星系現在的位置和環圈的形狀。人馬矮星系中大量恆星組成了一條暗紅色帶狀物,從銀河系下部纏繞到上部,然後又向下穿入銀河系圓盤。從位置和形狀上看,恆星流幾乎是垂直銀河系盤面,形成一個很大的圈環繞著銀河系。

人馬矮星系被銀河系吸積出的恆星潮汐流分為領先臂和尾隨臂,每個臂在空間形成2個圈,即每個臂對應的角度為720度,星流分佈在約為7-80千秒差距的距離範圍上。由於巨星比較亮,且其光譜容易獲得,LAMOST與SDSS巡天在這個距離範圍上,均已經觀測了很多巨星的光譜,這為利用巨星研究人馬矮星系星流元素豐度和運動學提供了可能。人馬矮星系星流為銀河係並合周圍衛星星系提供了直接的觀測證據,也為研究銀河系的物質分佈及銀暈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探針。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期刊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