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極光是什麼?


時間:2016.06.18(日) 13:30 ~ 14: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演講廳C
講者:江占米 (@極光掌門人)
語言:粵語、普通話

免費講座,惟參加者須先付展覽入場費

#142

此活動由香港國際旅遊展主辦。

天文學家拉塞爾誕辰


威廉·拉塞爾(William Lassell,1799年6月18日-1880年10月5日)是一名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博爾頓。拉塞爾早年曾從事啤酒釀造行業,積聚了不少財富,從而可以毫無顧慮的發展其對天文學的愛好。他在利物浦附近建立了一座天文台,配備有一架24英寸(610毫米)反射望遠鏡——就是在這架望遠鏡上,拉塞爾開創性的使用了利用赤道儀追蹤天體的簡易方法。同時他還使用自己設計的儀器親自磨製、拋光望遠鏡鏡片。

1846年,僅僅在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格弗里恩·伽勒發現海王星之後17天,拉塞爾就發現了海王星最大的衛星海衛一。1848年,他與美國天文學家邦德父子各自獨立發現了土衛七。1851年,他又發現了天王星的兩顆新衛星天衛一和天衛二。

1855年,拉塞爾又建造了一架48英寸(1200毫米)望遠鏡,考慮到馬耳他擁有較之英國更好的觀測條件,他將新天文台設置在了該島之上。1849年,拉塞爾獲得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從1870年開始,他擔任了兩年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

為了紀念他,月球、火星上各有一個撞擊坑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還有一個海王星環被命名為拉塞爾環。

【資料:維基百科】

非一般的北極光體驗


時間:2016.06.18(日) 15:30 ~ 16: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演講廳B
講者:羅尹婷、羅震國、李麗珍 (@黃刀旅遊)
語言:粵語、普通話

免費講座,惟參加者須先付展覽入場費

#142

此活動由香港國際旅遊展主辦。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2016圖片展(翌日最後)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2016三十位表現優秀的學員前住北京及酒泉體驗太空人的訓練及參觀跟太空科技有關的不同設備。例如火箭模型製作、穿脫艙內航天服、血液重新分布適應性訓練及參觀衞星發射中心。關於這次體驗營的圖片展,開放給公眾更了解這次旅程。

日期:2017.04.18(二) ~ 2017.06.19(一)
時間:(開放時間)
地點:香港太空館大堂

免費展覽,歡迎公眾參觀

#116

此活動由香港太空館主辦。

839年前首次月閃觀測報導


838年前一個英國和尚,坎特伯雷但Gervase,記錄了自己和其他五人目擊事件,其中月亮一分為二的CRESENT的上部。

他寫道:
“從這個部門的中點火把興起,噴湧而出……火,熱煤和火花……月亮的身體,這是下面翻騰……悸動像一隻受傷的蛇。”

有一個辯論,以什麼見證。 1976年,有人提出這是火山口Giodano布魯諾的誕生。這會產生一個壯觀的流星雨,但沒有流星雨是有記錄以來的任何其他天文學家或證人。目前的理論是一顆流星進入大氣層並燃燒起來發生排隊與視線月亮的和尚的行。

【資料:維基百科】

天文學家桑德奇誕辰


艾倫·桑德奇(Allan Sandage,1926年6月18日-2010年11月13日),是一位美國天文學家。
1926年6月18日桑德奇出生在艾奧瓦州艾奧瓦市,1953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擔任埃德溫·哈勃的助手。1967年獲得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1970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1972年獲得亨利·諾利斯·羅素講座,1975年獲得太平洋天文學會布魯斯獎,1991年獲得克拉福德獎。

桑德奇主要致力於對造父變星的精確觀測,用來確定哈勃常數。

【資料:維基百科】

海王星留


07時20分海王星留,之後由順行轉為逆行

不過夜觀星活動:黃道途經十三座,形狀大小各不同


黃道途經十三座,形狀大小各不同 (很多人都認識黃道十二宮,但對於黃道十三星座就未必人人理解。最近城中又有人流傳,稱多了一個星座,所以變成了黃道十三星座。本會就著這話題,於活動中介紹何謂黃道十三星座,它們和黃道十二宮之分別)

活動地點:船灣淡水湖主壩
集合:下午5時30分大埔墟火車站外近麥當勞大型廣告牌
離開船灣淡水湖主壩時間:約晚上9時正
費用:全免 (自備車資及糧草)
查詢及報名:75813544
公共交通:
1.KMB巴士75K線或
2.進智公交專線小巴20C線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觀天會主辦。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