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高能物理1 – 高能天體物理學及高能天文學粒子


Lecture:- Lecture in High Energy Physics I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and Astroparticles)

Due to the advance of tech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High Energy Physics (HEP)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topics in Physics. Several Nobel prizes have been awarded in this area. This are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Astrophysics via what is known as Multi-messenger Astronomy, including the different Astroparticles: Cosmic Rays, Gamma Rays, and Neutrinos. In this first part of these lectures, the speaker will give an overview of how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is linked with Multiwavelenght Astronomy and the Astroparticles. He also present how the various Astroparticles are related and how, via Gamma-Ray Astrophysics, it i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most energetic and violent universe; a cataclysmic universe ruled by black holes and explosive events. For completeness, a summary of the Physical Processes will be included. 
 
時間:2017.09.12(二) 10:30
地點:香港大學 莊月明物理樓522室
講者:Dr. Eduardo de la Fuente Acosta (Institute of Astronomy and Meteorology, University of Guadalajara, Mexico)
語言:英語

免費講座,歡迎參加

#180

此活動由香港大學物理系主辦。

漫攝星空下


想過在光害嚴重的尖沙嘴拍攝銀河嗎?想過手持手機也可將銀河完美記錄嗎?這可能是很多人的一個夢!但星空攝影師卻把這兩個夢一一實現下來!

◎講座
時間:2017.09.12(二) 17:30 ~ 19:00
地點:何文田忠考街101號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禮堂
講者:鄭冠康

◎拍攝活動
時間:2017.09.12(二) 19:00
地點:何文田忠考街101號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校園

對象:學生

免費活動,參加者必須報名留座,學生優先,2017.09.11起接受公眾查詢留座

此活動由聖公會蔡功譜中學主辦。

2017年邵逸夫天文學獎初探暨美國日食分享


◎2017年邵逸夫天文學獎初探
講者:
  ●梁振聲 博士
  ●吳國偉
  ●馮寶基

◎美國日食分享
講者:
  ●陳元任
  ●張詠倫

時間:2017.09.12(二) 19:00 ~ 20:15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 QR514

此活動由香港天文學會 理論天文組主辦。

香港業餘天文學家廖慶齊誕辰


廖慶齊(1931年9月10日-2014年4月23日)生於香港,新界上水原居民,著名香港業餘天文學家、香港太空館創建人暨首任館長。在幼稚園時朗誦的一首兒童詩歌,勾起了他對天文的興趣,自此與天文結下了不解之緣。1961年獲得香港大學文學士學位。1960年至1970年於皇仁書院任教中國文學及中國歷史,於校內成立皇仁書院天文學會。1971年擔任沙頭角官立中學校長。

1972年於上水家中後園興建了全香港第一間私人天文台,內有自行設計的32厘米口徑卡塞格林式反射望遠鏡及越軸式赤道儀。他常以此設備拍攝月球及行星的高解像膠卷照片,同年8月拍攝的一幅月球環形山特寫照片更獲於美國《天空與望遠鏡》雜誌刊登,使他於全球業餘天文愛好者中逐漸為人認識。1974年接受《天空與望遠鏡》雜誌並以其上水觀測室望遠鏡作1974年4月號封面圖片,是香港業餘天文活動首次被外國著名天文雜誌作深入介紹。1977年分別以一張月面環形山特寫和行星照片獲一個外國天文聯會的天文攝影比賽冠軍和季軍。

1980年10月出任香港太空館首任館長。至1985年因健康問題退休定居於美國加里福尼亞州並在家中後園配置觀測室繼續作天文攝影,並且繼續擔任香港太空館名譽顧問,期間定期回來香港,為香港太空館節目或者活動擔任嘉賓以至講者。

1998年4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批准把6743號小行星命名為「LIU」(原編號為1994 GS,為日本天文學家圓館金和渡邊和郎在1994年4月發現並於1998年向IAU提名),其他獲獎包括1982年日本Chiro(奇羅)天文獎和1984年大英帝國MBE勳銜。

【圖:互聯網;文:維基百科】

《星海璇璣》新書分享會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宇宙二字,包羅萬有。從宇宙的誕生至人類的起源,當中奧妙處何止千萬。愛因斯坦卻說:「宇宙最不可理解之事,是它竟然可被理解。」一語道盡宇宙之深邃。先賢在星空下思索數千載,匯百川而成現今之天文學。

然而,香港人與天文科學,兩者多少有點疏離。三位作者就是希望透過這場分享會,能與一眾盼望知曉宇宙奧妙的讀者,一同討論和探索。

時間:2017.09.10(日) 17:00 ~ 19:00
地點: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一期低層地下 尖沙咀圖書中心
講者:
  ●余海峯
  ●高子翔
  ●蔡錦滔

免費講座,參加者需要報名,2017.09.10(日)截止

#170

此活動由花千樹出版主辦。

天文研究與發展 – 商業化的太空活動


過去十年,私有化和商業化的太空活動發展迅速,講者將會在講座中討論這類活動的新發展。

時間:2017.09.10(日) 14:30 ~ 16:00
地點: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講者:陳炯林 教授 (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實驗室主任、香港觀天會顧問)

此活動由香港太空館&香港觀天會主辦。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