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美國天文學家彭齊亞斯誕辰

阿諾·彭齊亞斯(德語:Arno Penzias,1933年4月26日-),德國出生的美國射電天文學家,猶太人,1964年與羅伯特·威爾遜一起發現了微波背景輻射,並因此獲得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彭齊亞斯1933年出生於德國的慕尼克,後隨全家移居美國。是1939年二戰爆發前最後一批逃離納粹德國的難民。到達美國後就讀於紐約市立學院,1954年畢業於物理系,畢業後在陸軍通訊兵團服役。兩年後,彭齊亞斯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1958年獲得碩士學位,1962年獲得博士學位。而後…

天文快樂時光

伽利略在400年前利用一支簡單的天文望遠鏡在夜空中找到了改寫人類對世界認識的大發現。他親眼見到看似光滑的月球表面,原來佈滿高低起伏的環形山和撞擊坑,亦發現耀眼的金星竟也有不為人知的盈虧現象,更見證有四顆衞星如何規律地環繞木星公轉。這些發現導致了天文學的大革命,將原以為是世界中心的地球變成為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今天,即使在維港兩岸璀璨的燈光之下,仍然可以透過天文望遠鏡,窺探月球和行星的真面目,感受伽利略當年發現一幕震驚世界的景象時的心情。

時間:2018.04.25(三) 19:30 ~ 21:…

法國天文學家佛科留斯誕辰

熱拉爾·亨利·德·佛科留斯(或翻譯為伏古拉爾,法語:Gérard Henri de Vaucouleurs,1918年4月25日-1995年10月7日)是一位法國天文學家。

佛科留斯生於法國巴黎,早年是一位業餘天文學家,1939年在巴黎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之後重新學習天文學。佛科留斯能說流利的英語。1949到1951年間他在英國工作,1951到1957年間則是在澳洲斯壯羅山天文台 ;之後1957到1958年是在美國亞利桑…

17年前今日中國成立國家天文台

2001年4月25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 NAOC)在北京成立,這標誌著中國天文學發展進入一個里程碑式的新階段。

國家天文台由原北京天文台、雲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原烏魯木齊天文觀測站)、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等台站及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於2001年合併而成,總部位於原北京天文台總部,在河北省興隆縣建有觀測基地,該基地擁有一台直徑2.16米的光學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

香港太空館展覽廳更新後重新開放

兩個新展廳為「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合共面積1600平方米,當中設置約一百件新展品,其中約有七成屬互動展品。展覽透過有趣的互動展品和先進儀材,配合燈光效果和環境布置,介紹天文及太空科技新知。

地下的「宇宙展覽廳」展示探索宇宙由近至遠的概念,從我們身處的太陽系開始,再推展至恆星,銀河系及更遙遠的星系,以至探索宇宙的演化及相關的科學。當中的「極光」展品讓觀眾調校真空管內太陽風的強度,在地球模型上產生極光。「冰封天體」利用乾冰製成彗星,模擬彗星的噴流及運動。「宇宙演化劇場」展示宇宙從大爆炸至…

宇宙生與死(重播)

Jim Al-Khalili教授以一連串關鍵的觀察和實驗,解答千古大難題:宇宙,並就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帶來根本的改變。

時間:2018.04.25(三) 01:05 ~ 02:00
頻道:TVB 財經資訊台 CH085
此活動由TVB主辦。

中國航天日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關於設立「中國航天日」的請示已經國務院同意,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具體工作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選擇4月24日作為「中國航天日」,是因為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48年前今日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

「東方紅一號」是中國大陸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同時也是東方紅人造衛星系列的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繼前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資料:維基百科】

28年前今日哈勃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

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簡稱 HST),是以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為名,在地球軌道的望遠鏡。哈勃望遠鏡接收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並將各種觀測數據通過無綫電傳輸回地球。由於它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因此獲得了地基望遠鏡所沒有的好處:影像不受大氣湍流的擾動、視相度絕佳,且無大氣散射造成的背景光,還能觀測會被臭氧層吸收的紫外線。於1990年發射之後,已經成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它成功彌補了地面觀測的不足,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了許多天文學上的基本問題,使得人類對天文物…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