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零距離科學:廿一世紀太空競賽(重播)

從第一架飛機出現到現在,只有短短一百年,但太空旅行似乎已近在咫尺。科技是如何進步至此?太空旅行究竟只是有錢人的玩意,還是人類未來的關鍵?拜仁‧確斯教授會參觀全球首個商業太空基地,和私營航天公司維珍銀河的總部,又會親身見證太空船試飛,他亦會拜訪維珍銀河的創辦人李察.布蘭森和Blue Origin公司的傑夫.貝索斯,請他們分享他們的抱負與擔憂。

時間:2019.07.20(六) 11:00~12:00
頻道:港台電視31 及 港台電視31A
此活動由香港電台TV主辦。…

零距離科學:太空任務- 尋找(重播)

一連四集,將會透過一個虛擬無人機的未來星際旅程,以及新一代天文學家、科學家的研究,解答關於系外行星系統的秘密。自人類第一次發現天體存在,到現時21世紀,我們從未停止探索天文。而近年其中一個重要的發現,就是成功證實系外行星存在。

時間:2019.07.20(六) 00:00~01:00
頻道:港台電視31 及 港台電視31A
此活動由香港電台TV主辦。…

月月讀書樂:漫遊外太空

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月月讀書樂」月會

時間:2019.07.20(六) 16:30~17:30
地點:長洲公共圖書館
對象:已參加該計劃之高小組
此活動由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https://www.hkpl.gov.hk/tc/extension-activities/event-detail/157417/monthly-meeting-of-joyful-reading-of-reading-programme-for-children-and-youth-space-travelling-…

專題講座:新一輪登月競賽

五十年前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成爲第一個到達月球的人,完成了人類第一次駐足地外天體的壯舉。以後三年,人類接續到訪月球5次,最後一次在1972年12月的阿波羅十七號(Apollo 17)任務,此後對月球的興趣好像就突然消失了。2010年美國總統奧巴馬(Obama)還停止了一個在進行中的載人登月計劃。差不多在同一期間,歐盟、日本、中國、印度、以色列等相繼顯示了對月球的强烈興趣,紛紛訂立了宏大的探月、登月藍圖,一輪更熱鬧的航天登月競賽重新展開。 我們將會從歷史、科學、技術…

點亮星辰- 下一個足印—人類登月50年

日期:2019.07.20(六)
地點:澳門孫逸仙大馬路 澳門科學館天文館
講者:許浩強(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語言:粵語

免費活動,惟參加者必須於當日講座前先到售票處領取門票
此活動由澳門科學館主辦。…

火星任務2025

天文學II課程(程度四)﹕火星任務2025 (SCIS2034)

The rise of private space enterprise and new rocket development have made the human mission to Mars closer to reality than ever. This course provides a guide to designing a manned mission to Mars using laws of physics …

天文學入門(理論課.3)

天文學入門- 認識各種天文現象和解釋其成因

不少人有些錯覺,認為天文學內容高深,研究的都是些遙不可及的事物,其實最初人們留意日月的位置變化和出沒規律,為的只是農耕和預防河流氾濫等生活需要,但由此發展出日、月、年的時間觀念,成為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本課程會運用生活化的例子,從星座和以星星辨認方向等開始講解天文學的內容,又會從近年傳媒熱衷報導的藍月、流星雨等帶領參加者正確認識各種天文現象。

時間:2019.07.19(五) 19:00~22:00
地點:土瓜灣 馬頭涌50…

零距離科學:太空任務- 尋找

一連四集,將會透過一個虛擬無人機的未來星際旅程,以及新一代天文學家、科學家的研究,解答關於系外行星系統的秘密。自人類第一次發現天體存在,到現時21世紀,我們從未停止探索天文。而近年其中一個重要的發現,就是成功證實系外行星存在。

時間:
  ●2019.07.19(五) 21:30~22:30
  ○2019.07.20(六) 00:00~01:00 (重播)
  ○2019.07.22(一) 12:00~13:00 (重播)
頻道:港台電視31 及 港台電視31A
此活動由香港電台TV主辦。…

進階天文班 課程乙(理論課)

第1屆進階天文班(課程乙)

天文學是人類最古老的科學,從古人觀望星空開始到現代,人類已有能力踏足月球,人造航天器已能到達太陽系的邊緣。但人類對宇宙的好奇不單單局限於太陽系內,由恒星的一生、銀河系、甚至宇宙學我們都會想了解更多。目前人類對宇宙的理解,有賴歷代天文學家對星空無數的觀測及分析,從而得出天體運行的法則和理論。天文研究同時亦是少數業餘人仕能參與的科學。你,可曾嘗試猶如天文學家一般,對天體進行測量、紀錄並分析數據,從中找出天體的規律呢?

整個進階天文班教程共有兩個部分,本班為第二部分。本課程…

美國天文學家愛德華·皮克林誕辰

愛德華·皮克林(Edward Charles Pickering,1846年7月19日-1919年2月3日),美國天文學家。1876年到1918年期間擔任哈佛大學天文台的台長,對19世紀末期美國的天文學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擔任哈佛大學天文台台長期間,皮克林積極鼓勵女性從事天文研究,招募了一些聾啞女性對天文台拍攝的照相底片進行測量和分類工作。她們當中很多人都在天文學上取得了重要的發現,其中包括主持恆星光譜分類的安妮·坎農(Annie Jump Cannon)、發現造父變星…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