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零距離科學3:超想像系列:外星生命.上集(重播)

太陽系其他星體看似一片死寂,但多得近年的太空任務,我們終於知道,太陽系有其他星球也適宜生命存活,更很可能已存在生命。本集將探究以上發現,並解構將前往木星與土星的衛星,以及火星的探索計劃。

時間:2019.07.23(二) 04:30~05:30
頻道:港台電視31 及 港台電視31A
此活動由香港電台TV主辦。…

大暑

10時50分大暑,太陽黄經120度

正值中伏前後,一年最炎熱時期,喜溫作物迅速生長;雨水甚多。

24年前今日兩位業餘天文學家發現上世紀末海爾-博普大彗星

1995年7月23日,美國的艾倫·海爾(Alan Hale)和 湯瑪斯·博普(Thomas Bopp)分別獨立發現該彗星,它是眾多由業餘天文學家發現的彗星當中,距離太陽最遠的(於木星軌道外被發現)。與哈雷彗星比較,若把兩顆彗星放在同一軌道上,海爾-博普彗星的亮度會超過前者千倍。

通常彗星在木星軌道外會比較不顯眼,但海爾-博普彗星則例外,該彗星過近日點時光度為-1.4等,縱使在城市中亦能以肉眼看見,是自1975年最亮的彗星,因此它成為了上世紀末最壯觀的彗星之一。根據哈勃太…

大潭和港大3米射電望遠鏡工作的進展和困難

時間:2019.07.23(二) 19:00~20:30
地點:理工大學BC203室
講者:陳錫康先生、梁振聲博士
語言:粵語

内容簡介:除著今年2月中旬開幕的大潭天文顴測中心,當中的3米射電望遠鏡從安装到測試已經有一年多。當中有很多有趣和困難的經驗,好想和聽衆分享,另外香港大學物理系天文台也安装了3米射電望遠鏡,當中也有很多挑戰和困難,講者們想借此機會分享一下當中的經驗,也教大家在家如何處理這些3米天線的數據,如何遠程射電觀測等,好樣大家多認識香港射電的天空和日後安装更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做準備。此…

零距離科學:太空任務- 尋找(重播)

一連四集,將會透過一個虛擬無人機的未來星際旅程,以及新一代天文學家、科學家的研究,解答關於系外行星系統的秘密。自人類第一次發現天體存在,到現時21世紀,我們從未停止探索天文。而近年其中一個重要的發現,就是成功證實系外行星存在。

時間:2019.07.22(一) 12:00~13:00
頻道:港台電視31 及 港台電視31A
此活動由香港電台TV主辦。…

中學生天文計劃(迎新日)

中學生天文計劃 2019

◎迎新日
日期:2019.07.22(一)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

◎宿營
日期:2019.07.25(四) ~ 2019.07.27(六)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 聯合書院陳震夏宿舍

對象:來屆中三至中六、應屆中六學生
名額:48

收費活動,參加者必須報名,2019.06.20截止
協辦: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天文學會
此活動由香港中文大學天文學會主辦。…

德國天文學家白塞耳誕辰

德國天文學家及數學家白塞耳(Friedrich Wilhelm Bessel)1784年7月22日在德國出生。他出身貧寒,少年時只讀過四年書,十五歲在商行當學徒,尤其對國際貿易感興趣。此後,他逐漸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開始自學數學和天文學。他精確測定了歲差常數和恆星視差,又預測天狼星B和南河三B的存在。1810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 Frederick William III of Prussia)任命他為柯尼斯堡天文台(Königsberg Observatory)…

天文課程:天文望遠鏡製作(實習)

光學望遠鏡的原理及構造、反射式望遠鏡的磨製和測試、赤道式天文望遠鏡腳座和附件的製作與調校等。在實習期間,學員將會學習製造一具12厘米口徑的反射式天文望遠鏡。

時間:2019.07.21(日) 10:00~12:30 或 14:00~16:30
地點:香港太空館活動室
主持:
  ●黃隆(資深天文導師)
  ●蔡建華(資深天文導師)
  ●黃永藍(資深天文導師)
  ●苑向華(資深天文導師)
名額:30
對象:15歲或以上

收費課程,2019.04.01起,參加者必須報名,先到先得
此活動由香港太…

登月50周年工作坊

50年前,人類成功登陸月球,寫下人類文明歷史的重要一頁。香港太空館將在暑假期間舉辦一連串的小型工作坊,配合「登月五十年」展覽,向觀眾介紹當年阿波羅任務的登月方法,並會利用樂高顆粒拼砌簡單衞星模型,學習太空科學知識。

日期:2019.07.21(日)
時間:
  ●14:00~14:30
  ●15:30~16:00
  ●17:00~17:30
地點: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名額:80每節
語言:粵語

免費作坊,歡迎參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此活動由香港太空館主辦。…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