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快閃不過夜觀星活動:夏季及秋季星座


好天啦!好天啦!難得星期五預報有天朗氣清的機會,我地又可以出動啦!快閃不過夜觀星活動通常無需報名,人數不限,參加者可自行到場參與,更歡迎會員帶來天文望遠鏡分享,與眾同樂。

主題:夏季及秋季星座
日期:2016年11月4日(星期五) (初五)
時間: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
地點:西貢清水灣大坑墩燒烤場觀景台(自行前往)
   (清水灣郊野公園 大坳門)

由於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下車後需步行半小時路程才可到達觀星位置,不熟路會員可考慮跟隨以下時段集合小組一齊出發。

1. 1900集合小組
聯絡人 :林曉怡(Christy)65715360
集合時間:晚上7 時正 (敬請準時, 逾時不候)
集合地點:港鐵坑口站A出口

此活動由香港天文學會主辦。

作為測試廣義相對論案例的繞攏雙黑洞系統OJ287


Seminar:- The Inspiralling Black Hole Binary in OJ287 – As A Test Case For General Relativity 
 
At the centenary of Einstein's General Relativity, November 25, 2015, a huge brightening was observed in the quasar OJ287. Based on a binary black hole model, it had been predicted to peak on December 6, but in fact the peak brightness occurred a day earlier. At that time it was one of the brightest objects in the universe. The huge optical outburst confirmed the binary black hole nature of OJ287, and allowed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energy loss to gravitational waves within 2% of the calculated value. Also the dimensionless spin of the primary was determined very accurately, since the exact time of the brightening is spin-sensitive. The value obtained is 0.313 +- 0.01, while the mass of the primary is 1.829 +- 0.001 times 10^10 solar mass. The orbital speed of the secondary exceeds 1/4 of the speed of light at present. This system allows many tests in the strong field General Relativity which are not possible in other known systems. 
 
時間:2016.11.04(五) 16:00 ~ 17:0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 科學館L2演講廰 
講者:Prof. Mauri VALTONEN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Turku, Finland) 
語言:英語 
 
免費會議,歡迎參加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主辦。

講座系列:從天體觀測及發現談到地外生命


自望遠鏡發明後,人類於天體觀測及發現展開了新一頁,及後互聯網日漸的興起及電腦軟件的發展,不論職業或業餘的天文學家均可透過自動化天文台來進行天文觀測及天體發現。隨著不同的觀測技術日漸成熟,利用天體測量學及光度學也可以觀測到不同類形的天體,從而引伸一連串與地外生命相關的研究課題。本講座將一連三講為各位介紹就算是一般業餘的天文愛好者亦能涉及的自動化遙控天文觀測技術,小行星與系外行星天體的發現及觀測,以及有趣的地外生命探討等課題。

地外生命
時間:2016.11.03(四) 19:00 ~ 20:30
地點: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講者:梁威恆 (香港天文學會委員)

免費活動,觀迎公眾參加,先到先得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太空館主辦。

觀星活動


活動期間將有專人介紹當晚星空及指導觀星技巧

時間:
2016.11.03(四) 19:00 ~ 21:00
2016.11.10(四) 19:00 ~ 21:00
2016.11.17(四) 19:00 ~ 21:00
2016.11.24(四) 19:00 ~ 21:0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圖書館頂層 科普中心

免費活動,歡迎參加
如遇當日黃昏時分下雨或天氣惡劣,活動取消

查詢詳情請致電3943 4047。

此活動由崇基學院鄧雁玲科學普及教育中心主辦。

天眼


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利用貴州喀斯特地區的窪坑作為望遠鏡台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擁有30個標準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FAST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全新的設計思路,加之得天獨厚的台址優勢,使其突破了望遠鏡的百米工程極限,開創了建造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新模式。

時間:2016.11.02(三) 10:00 ~ 11:30
地點:九龍旺角道33號凱途發展大廈17樓 教聯會會所
主講:謝曉堯 教授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貴州省大數據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及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貴州省最高科學獎獲得者)
對象:教職員

免費講座,惟參加者必須報名

【訊息由余甘楓、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辦。

天象節目《暗黑宇宙》


宇宙的奇妙遠超我們的想像。

恆星、行星、以至我們的身體都是由原子組成,但它們構成宇宙整體不足百分之五。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五是不可見而又神秘的暗物質。它提供了令星系連在一起所需要的引力。餘下的百分之七十稱為暗能量,它令宇宙加速膨脹,並限制了人類可以觀測到的宇宙大小。有些天文學家推測,倘若把可觀測宇宙比作天象廳球幕般大小,則整個宇宙可能會比地球更大,甚至有人認為它可能是無限大的。

在天象節目中,觀眾被迅速帶離銀河系,又隨著降落傘闖進木星大氣層,搜索宇宙在遠古時期的歷史證據,甚至直抵大爆炸後的早期宇宙。節目更會介紹天文學上的突破,讓我們能更詳細準確地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變。一場穿越已知世界通往未知宇宙之旅,在暗黑宇宙中盛大展開。

映期:2016.11.02(三) ~ 2017.04.30(日)
地點:香港太空館 何鴻燊天象廳
片長:36分鐘

收費電影,觀眾必須購票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太空館主辦。

講座系列:天文旅遊專輯


去旅行想集娛樂與天文學術於一身,但又不知從何入手?天文匯將一連三講為你介紹數個旅遊熱門國家的觀星熱點,讓你輕鬆踏上「摘星之旅」。

●澳紐之最 – 介紹澳洲及紐西蘭觀星好去處
時間:2016.10.17(一) 19:00 ~ 20:30
●美加傳奇 – 介紹美國本土及加拿大觀星好去處
時間:2016.10.24(一) 19:00 ~ 20:30
●新「星」- 介紹夏威夷觀星好去處
時間:2016.10.31(一) 19:00 ~ 20:30

講者:
◎彭栩怡 (天文匯主席)
◎龍嘉穎 (天文匯資深會員)
地點: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免費活動,觀迎公眾參加,先到先得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太空館主辦。

來自累積毫秒、過渡毫秒、紅背及黑寡婦脈衝星的伽馬射線


Seminar:- Gamma-ray Emission from Accreting/Transitional Millisecond Pulsars, Redbacks, and Black Widows 
 
The discovery of millisecond pulsars switching between states powered either by the rotation of their magnetic field or by the accretion of matter has recently proved the tight link shared by millisecond radio pulsars and neutron stars in low-mass X-ray binaries. One of the most amazing aspects of such switching is that transitional millisecond pulsars. 
 
In this talk, the speaker will introduce observational results regarding the gamma-ray emission from accreting/transitional pulsars, redbacks, and black widows. On the one side, he will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search for state transitions from all 12 Red backs and all 18 confirmed Black widows known. 
 
On the other hand, the speaker will also report on the detection of a possible gamma-ray counterpart of the accreting millisecond pulsar SAX J1808.4-3658 using 7 yrs of data from Fermi-LAT. 
 
時間:2016.10.31(一) 16:00
地點:香港大學 莊月明物理樓 522室
講者:Dr. Jian LI (Institute of Space Sciences (IEEC-CSIC)) 
語言:英語

免費會議,歡迎參加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大學物理學系主辦。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