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52年前今日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多名太空人的太空船


日出一號(Voskhod 1)是前蘇聯發射的一艘載人太空船,屬於日出計劃的第一次飛行。這次飛行一共有三名太空人,實現了第一次多人太空飛行。在日出一號之後一年,美國的雙子座計劃才實現了兩人飛行。除了第一次多人飛行外它還實現了多個第一,第一次沒有穿太空衣服的飛行,第一次沒有使用彈射座椅的飛行。第一名並非飛行員的乘客:在三名乘員中,除了飛行員外的另外兩人分別是太空船的設計師以及一名醫生。太空船其實是在東方號(Vostok)太空船的基礎上修改而來的,雖然座椅的位置轉了90°,但實際上儀錶盤位置沒有變,因此乘組不得不扭過頭來才能進行操作。本次任務的主要目的是測試新的太空船,除此以外還進行了一些物理、技術實驗並展開了生物與醫學實驗。總體來說,本次任務取得了成功。

【資料:維基百科】

LIGO聽到的,是原始黑洞的併合嗎?


Seminar:- Did LIGO Hear the Coalescence of Primordial Black Holes? 
 
We use Planck data released in 2015 to constrain the abundance of primordial black holes (PBHs) in dark matter in two different reionization models (one is the instantaneous reionization and the other is the asymmetric reionizatio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xisting upper limits on the abundance of PBHs by around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Furthermore, we estimated the event rates of mergers of PBH binaries and concluded that the gravitational-wave event GW150914 is very unlikely produced by the merger of a PBH binary. 
 
時間:2016.10.12(三) 15:30 ~ 16:15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 科學館北座 G26 
講者:黃慶國 博士 Dr. Qing-Guo HUANG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免費會議,歡迎參加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主辦。

中型黑洞


講者會從高能天體物理的角度,深入淺出地解釋中型黑洞的一些特徵。內容傾向大學程度

時間:2016.10.11(二) 19:00 ~ 20:15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 Y303
講者:鍾偉強 教授 (理論組前組長)

此活動由香港天文學會主辦。

天文嘉年華


讓觀眾可於配備了先進星象投影系統的何鴻燊天象廳裡,欣賞各有特色的四季星空。此外亦有專業導師將遠在天邊的八大行星帶到太空館內作介紹,讓大家近距離欣賞行星表面的細節。甚至可以透過天文望遠鏡,親眼窺探月球、行星及其他天體的廬山真貌。

時間:2016.10.11(二) 19:00 ~ 21:00
地點:香港太空館 何鴻燊天象廳、演講廳及天台
主持:(星空文化館)

免費活動,歡迎公眾參加
候備:如天氣欠佳,活動內容將作調整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太空館主辦。

第八屆學界天文營回顧

8th Summer Astronomy Camp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簡介:方煒壹 整理:黃嘉軒   本營已於今年8月4至6日假香港小童群益會白普理營順利舉行,共有81名同學報名

170年前今日發現海王星的衛星海衛一


海衛一是環繞海王星運行的衛星中最大的一顆,它也是太陽系中最冷的天體之一,具有複雜的地質歷史和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年輕的表面。1846年10月10日威廉·拉塞爾(William Lassell)發現了海衛一(這是海王星被發現後第17天)。拉塞爾以為他還發現了海王星的一個環。雖然後來發現海王星的確有一個環,但是拉塞爾的發現還是值得懷疑,因為實際上海王星的環太暗了,不可能被拉塞爾用他的儀器發現。

在所有太陽系的大衛星中海衛一的軌道特別,它有一個逆行軌道(軌道公轉方向與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反)。逆行的衛星不可能與其行星同時在太陽星雲中產生,因此它們是後來被行星捕獲的。海衛一可能是被海王星捕獲的古柏帶天體。

【資料:維基百科】

布拉格天文鐘落成606週年


布拉格天文鐘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中世紀天文鐘,座落於老城廣場的老城市政廳的南面牆上,是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機械鐘和天文錶盤是布拉格天文鐘最古老的部分,1410年10月9日由鐘錶師傅Mikuláš of Kadaň和Jan Šindel製做,後者是查理大學的數學和天文學教授。。大約在1490年,天文鐘加了日曆錶盤,外觀上加了歌德式的雕塑。

天文鐘是一種機械式的星盤,在中世紀是一種天文學的設備。另外,也可以將布拉格天文鐘當成是一個原始的天象儀,顯示目前的宇宙狀態。天文鐘的背景顯示出地球和天空,圍繞著它有4個主要的移動元件:黃道環、一個旋轉的外環、代表太陽標幟的圖示、代表月球標幟的圖示。

【資料:維基百科】

412年前今日發現刻卜勒超新星


刻卜勒超新星(SN 1604)是位於銀河系內的一顆超新星,位置在蛇夫座內。到目前為止,SN 1604是銀河系內最後一顆肉眼可見的超新星,距地球僅4,000秒差距(約13,000光年)。高峰時曾成為全天最亮的恆星,也比金星以外的其它的行星光亮,視星等為−2.5。

超新星在1604年10月9日首次發現。到10月17日,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發現是次現象,他深入研究後寫了一本書鉅細無遺地記錄此事,書名為《De Stella nova in pede Serpentarii》(蛇夫座足部的新星)。

中國《明史》志第三 天文三(卷27)對此次超新星爆發也有記載:

「(萬曆)三十二年九月乙丑,尾分有星如彈丸,色赤黃,見西南方,至十月而隱。十二月辛酉,轉出東南方,仍尾分。明年二月漸暗,八月丁卯始滅。」

【資料:維基百科】

附圖是刻卜勒超新星爆發後的遺骸

月掩畢宿五


2016年10月9日(星期日)19時05分,月掩人馬座5.8等恆星建增八,月齡初九。掩始現象,恆星由月球暗面消失。

掩始時月球仰角 49度,地平方位192度

有關今次天象更詳細資料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

http://forum.hkas.org.hk/thread-9452-1-1.html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