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現象及活動

巨蟹座δ流星雨極大


相關流星群:巨蟹座δ流星雨群組 (DCA)
出現日期:
1月1日至1月24日
極大日期(香港時間):
1月17日(星期二)12時02分
月閃高峰期:早2.5小時

天頂每時出射率 ZHR:4 顆
速度:每秒 28公里(慢速)
流星群亮度指標:3.0 (暗淡)

輻射點 (曆元 2000):
赤經 8.7時/130°赤緯 20°

有關今次天象更詳細資料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

http://forum.hkas.org.hk/thread-9565-1-1.html

美國天文學家威廉·摩根誕辰


威廉·威爾遜·摩根(William Wilson Morgan,1906年1月3日-1994年6月21日)是一位美國天文學家,主要的研究是恆星和星系的分類。

摩根和菲臘·基南(Philip Keenan)發展了將恆星光譜進行分類的摩根-基南光譜分類法。他也發展了數個星系分類系統,包含了第一個以星系物理特性分類的系統,而非愛德文·哈勃(Edwin Hubble)的以肉眼觀察星系型態分類的系統。他提出了cD星系分類法,該分類法現在常用於星系團中心的巨大星系。

他在葉凱士天文台工作。他和當奴·奧斯特布羅克(Donald Osterbrock)以及史超活·沙利斯(Stewart Sharpless)一起量測了O型和B型恆星,發現了銀河系中旋臂的存在。

【圖:互聯網;資料:維基百科】

解構H.E.S.S. – 從觀測到數據處理


位於非洲納米比亞的切倫科夫望遠鏡High Energy Stereoscopic System(H.E.S.S.)是現在世界上三臺僅有的切倫科夫望遠鏡之一。由於在地面以間接形式接收極其微弱的切倫科夫光子,切倫科夫望遠鏡需要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把接收到的光子轉換為源的伽馬射線強度。要最終處理數據,除了觀測,還需要大氣監測,中央控制軟件,定標等等步驟。本講座目的是解構H.E.S.S.,看看這個望遠鏡從觀測到數據處理中間的每一步。

時間:2017.01.03(二) 19:00 ~ 20:3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 R502
講者:潘凱琳 博士 (東京立教大學物理系)
語言:粵語

此活動由香港天文學會主辦。

兒童書籍介紹:奇妙的宇宙


日期:2017.01.01(日) ~ 2017.01.31(二)
時間:圖書館開放時間
地點:荃灣公共圖書館

歡迎公眾參加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

2017年元旦行大運


2017年元旦行大運 (Ref : 20170101hike)

活動主題 :〝石崗甲龍入清潭〞。
日期:2017年1月1日(星期日)
集合時間:上午十時正
解散時間:約下午三時
費用:全免(請自備車資及粮水)
名額:30人(只限香港天文學會會員及親友)

報名方法:
1.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 或

2. 請把中英文姓名、性別及聯絡電話,電郵至[email protected],電郵主旨請註明“0101hike”。
報名後要收到工作人員電郵/電話 回覆確認,才作為成功報名。

截止報名日期:2017年12月28日

查詢: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主旨請註明〔20170101hike〕
   致電或what's app +852 52143292 (請留言, 待工餘時間回覆)
   或致電本會電話錄音25474543留言

備註:
1. 今次活動為私人發起性質,以促進會員間的交流,一切活動風險均由參加者自行負責。
2. 活動期間請遵守領隊及導賞員指示。
3. 18歲或以下參加者建議由家長陪同出席,如單獨參加需於報名後簽回家長同意書才可出席是次活動。
4. 鄉村內請保持安靜,尊重村民的生活習慣。
5. 沿途可能沒有糧水補給,參加者宜自備充足飲品及食物。
6. 請穿著適當衣物,帶備蚊怕水及晴雨用具。

此活動由香港天文學會主辦。

https://goo.gl/forms/vrWf2OzyG9SUvqez2

會址開放


會址:九龍觀塘創業街36號 華基中心610 室
電話: 2547 4543

開放時間:逢星期日下午二時至五時

會員可於開放時間上會借閱天文書籍、天文期刊及天文雜誌

購買本會出版《觀星手冊》、《旋轉星圖》、記念品

以下物品須先預訂及查看是否有貨
7×50雙筒望遠鏡

此活動由香港天文學會主辦。

坐井會成立45週年


坐井會成立於一九七二年,並於一九七六年正式獲香港政府批准註冊為非牟利學術團體,是香港第二個註冊的公開天文會社。

216年前今日發現第一顆小行星


穀神星(Ceres),是在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小行星,並且是唯一位於主帶的一顆矮行星。它于1801年1月1日由朱塞普·皮亞齊(Giuseppe Piazzi)發現,有長達半世紀之久的時間被稱為第八顆行星。它的名稱源自刻瑞斯,是掌管植物生長、收穫和慈愛的羅馬神。

穀神星直徑大約950公里,是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和最重的天體,它的質量佔小行星帶總質量的三分之一(32%)。最近的觀測顯示它外表呈現球狀,這不同於其它較小且重力較低而呈現不規則形狀的小行星。穀神星的表面可能是各種水冰和水合礦物(如碳酸鹽岩和黏土等)的混合物。穀神星也出現了分化,有岩石化的核心和以冰為主的地幔,表面可能有在液態水海洋下形成的海灣。

從地球看穀神星,它的視星等在6.7至9.3之間變化着,這種光度太暗以致於不能用肉眼看見。在2007年9月27日,美國太空總署發射了黎明號太空船前往探測灶神星(2011年7月抵達)和穀神星(2015年抵達)。

【資料:維基百科】

兒童書籍介紹 – 神秘的宇宙


日期:2017.01.01(日) ~ 2017.01.31(二)
時間:圖書館開放時間
地點:香港仔公共圖書館

【訊息由張詠倫提供】

此活動由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