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活動星系核緻密射電源也會像星星一樣眨眼

(左)日變源變化的情況(右)類星體圖像
新疆天文台劉祥研究員帶領科研團隊,從2006年起申請烏魯木齊南山25米和德國100米射電望遠鏡觀測時間,通過對幾個經典強日變源進行四年多的監測和後續巡天,證認了活動星系核緻密噴流輻射經過銀河系的星際介質會散射並發生閃爍,如同夜晚星星一閃一閃的景象(恆星的光經過地球大氣後會發生閃爍),且閃爍的時標在幾小時到兩天左右,這被稱為日變源(Intraday Variability,簡稱 IDV)。

活動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簡稱 AGN)的這種快速流量閃爍變化最早在1985年被觀測到,有兩種觀點來試圖解釋,一種認為是射電源自身的變化,另一種認為是射電輻射在傳播過程中經過不均勻的介質引起。但要證認哪一種起主導作用卻十分困難,需要花費大量的觀測時間。劉祥研究員所帶領的團隊多年對若干個強日變源追踪監測,通過數據分析監測到五個源有星際閃爍(Inter-Stellar Scintillation,簡稱 ISS)的標誌,為流量變化時標的周年調製,這是由於星際介質離我們較近(約200秒差距),從而地球繞太陽公轉會年復一年重複這種效應。

但有一個源為類星體0917+624,它的強日變源沒有被觀測到。研究人員詳細收集了歷史上該源的觀測數據,並分析其超長基線陣列(Very Long Baseline Array,簡稱 VLBA)噴流子源的發生和運動情況,認為該源以前強日變源及後來的消失與其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簡稱 VLBI)緻密結構的演化無關,從而說明先前的日變源是由星際閃爍引起,主要是星際閃爍介質性質的變化(可能略微移開了觀測視線)導致了它後來日變源的消失。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刋

室女座雙黑洞預計十萬年內發生碰撞遠超先前預測

星系中央存在著兩個互相旋轉的黑洞
今年早些時候,天文學家發現一對超大質量黑洞相互盤旋,其強度似乎會產生引力波,穿越時空,令時空的結構發生變革。

最近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家丹尼爾·德奥拉齊奥(Daniel J D Orazio)與佐爾坦·海曼(Zoltán Haiman)的硏究團隊利用美國太空總署星系演化探測器(Galaxy Evolution Explorerer,簡稱 Galex)太空望遠鏡和哈勃太空望遠鏡追蹤過去二十年這顆類星體的周期性光度變化,發現室女座的一對黑洞相互緊密環繞,引致類星體PG 1302-102發出有節奏的閃光。

基於對這對黑洞系統的計算,研究人員認為這對相距僅有一光周(light week)身處室女座的黑洞,在未來的十萬年內會發生碰撞,而產生的能量將會超過一億顆超新星同時爆炸。

【圖:哥倫比亞大學;文:林景明節譯自每日科學網頁】研究全文發表於本月16日出版的《自然》雜誌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計劃發射四千顆衛星提供免費互聯網服務

伊隆·馬斯克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計劃投資百億美元(港幣780億元),開發太空互聯網。該公司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申請,通過發射四千顆近地軌道衛星,提供免費的衛星互聯網服務。

利用低軌道衛星提供的互聯網服務,減少訊號延遲,亦可以覆蓋許多偏遠地區。同樣技術也可以用於未來的火星探索。馬斯克希望,當人類登陸火星時,太空互聯網技術可以將服務覆蓋到火星的基地。

業內人士預計,如果該計劃成功,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將從一間純火箭公司轉變為一個大規模高速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如果一切順利,這些衛星在未來五年內即可向全球提供免費的衛星互聯網服務。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立方體衛星將影響未來的行星探索

畫家筆下的立方體衛星
美國太空總署亞軌道研究高級項目主管大衛·皮爾斯(David L. Pierce)表示,立方體衛星(Cube Satellite,簡稱 Cube Sat)是正在改變太空探索發展的技術,立方體衛星是一種小型平台,它可以讓下一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在學生時代就完成各種太空任務。立方體衛星過去用於教學和技術展示,現在已經有潛力去執行重要的太空探索任務。

據美國太空總署網頁介紹,立方體衛星是按照1單元(1U)的技術標准設計的,每1U相當於10立方厘米,它們的體積可以被設計為1U、2U、3U或6U,每1U的重量為1.36千克 。它們通常作為輔助載荷載在火箭上送上太空軌道,大大減少了火箭發射的成本。而且由於荷載較輕,價格更低,立方體衛星也顯著降低了太空試驗的成本。

立方體衛星不僅成本低,且從概念研究到發射的周期較短(一般是兩到三年),可以讓學生以及越來越多的群眾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探索任務中。通過為學生和老師們提供親身實踐的機會,美國太空總署的立方體衛星吸引了更多學生選擇並留在了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強化了該局甚至整個美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未來人才儲備。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美國太空總署發現土衛二冰層之下整體被海水覆蓋

土衛二冰層下全部是海洋
美國太空總署9月15日公佈,根據卡西尼號太空船的探測數據顯示,土衛二(Enceladus)的冰層之下。存在一個巨大的地下海洋,將整個衛星包裹著。 原來科學家一直以為海洋只是存在土衛二局部的地下區域。而如今探測發現土衛二有大量液態水存在,由此生命體存在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土衛二是一個直徑約五百公里的星球。美國太空總署認為,土衛二的構造應該是,中心部分有一個岩石質的核,核的周圍有海水和冰層,這些海水和冰層像外殼一樣把內核包裹起來。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高性能便攜式自適應光學首次在望遠鏡實測成功

HPAO放置在2.16米望遠鏡折軸平台的實物照片
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繫外行星探測技術團隊與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合作研製的高性能便攜式自適應光學裝置(High Performance Portable Adaptive Optics,簡稱 HPAO)首次在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基地2.16米望遠鏡上進行了試觀測並獲得成功。實測結果表明該套HPAO已能夠穩定校正最暗至3.8等星,並具有進一步優化升級的潛力。

下一步將HPAO改造為安裝在望遠鏡卡焦端,並針對通光效率採用優化設計的光學元件,有望將觀測目標拓展至暗於8等星,從而能夠真正為科學觀測服務。針對2.16米望遠鏡的使用情況,HPAO可以用於褐矮星直接成像探測,系外行星間接探測結果的驗證觀測,太陽系內目標觀測以及其他有高分辨成像需求的科學研究。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太陽及太陽風層探測器發現第三千顆彗星

太陽及太陽風層探測器第三千顆彗星發現照片
美國太空總署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簡稱 SOHO)在星期日(9月13日),發現了它的第三千顆彗星,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彗星發現者。第三千顆彗星是由泰國的中部的夜功府(Samut Songkhram)天文愛好者 Worachate Boonplod 從照片中發現。

在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1995年發射升空之前,只有十幾顆彗星由太空望遠鏡發現;其餘由地面發現的有九百多顆。現時單獨由SOHO衛星,已經發現了三千顆彗星。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原行星盤

蒼蠅座HD 100546的原行星盤照片
英國利茲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eeds)天文學家伊格納西歐‧蒙迪古蒂亞( Ignacio Mendigutia)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使用智利天文台的超大型望遠鏡干涉儀,觀測蒼蠅座編號HD 100546恆星。這顆恆星距離地球325光年,是顆誕生了只有一千萬年的年輕恆星,它的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k)正在形成至少一顆行星。

照片是利用由四台8.2米望遠鏡組合而成,分辨率相當於一台130米直徑的大型望遠鏡干涉儀拍攝。這是首次觀測到環繞該恆星的氣體盤向外太空輻射物質和能量。天文學家希望通過觀測HD 100546恆星系統,來深入了解太陽的形成。

【圖、文:節譯自利茲大學新聞公佈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OdZQJbr1M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安裝火星地震儀

畫家筆下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
美國太空總署計劃在下一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為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安裝火星地震儀,用於檢測火星上的地震情況。

早在太陽神(Apollo)任務期間,美國太空總署就通過留在月球的太陽神16號任務地震儀,記錄了1972年至1977年共210次月球地震,由於數據沒有完全保留,只有一小部分的數據被留存。這些數據有助於科研人員了解月球遭遇天體撞擊的現實,以及月球內部的構造。

月震儀記錄到與誒去遭遇流星體撞擊後產生的震動,科學家發現月球存在來源不明的地震。月震儀的設計來自當時較為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可以記錄月震的基本參數。來自哥廷根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 ​​所的科學家布里吉特認為,月震儀的技術可以用於火星地震的研究,目前她的團隊已經開發了一種算法,可以記錄火星上的地震情況。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天文學家發現有著暴動內心的罕見星系團

編號SpARCS1049+56星系團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Tracy Webb等人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發現一個巨大星系團的中心區正在大量誕生新恆星。這個現象相當罕見,因為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大質量星系團核心處的龐大星系,能藉著從其他星系偷來的氣體為食而快速成長。

星系團是星系被重力束縛而聚集在一起的團體。我們的銀河系屬於本星系群(Local Group)一這個比較小的星系團體,而本星系群又屬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Laniakea supercluster,或又稱為Local Supercluster本超星系團)的一員。星系團中心的星系通常是由化石級的恆星所組成,這些恆星因年老而偏紅,甚至已經死亡,所以星系團中心通常呈現死寂荒漠狀態。

然而,天文學家卻發現在編號SpARCS1049+56的星系團中心的最亮屬團星系(brightest cluster galaxy,BCG)似乎逆勢操作,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製造新恆星,每年產出800顆新恆星,與我們銀河系每年2顆新恆星的速率相較之下,便可知道這樣的產出率有多高。SpARCS1049+56星系團距離約98億光年,至少擁有27個星系,總質量相當於400兆倍太陽質量。

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在星系團中心處發現星系濕合併。天文學家先前曾利用哈伯發現另一個近一點的星系團有濕合併事件,但新恆星形成速率不若SpARCS1049+56星系團的中心星系那般活躍。其他星系團則確定是透過乾合併(dry merger),或是用虹吸方式從外圍吸取氣體至中心等而方式來增長質量。例如:鳳凰座星系團(Phoenix Cluster)這個異常巨大的星系團就是透過啜吸而將氣體導入中心的方式成長的。(註:乾合併是兩個缺乏氣體的星系合併事件,僅混合了它們的現有恆星,並不引發新恆星誕生。)

【圖、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